怎麼樣才能在玻璃上畫畫呢?Wilfred Grootens用視覺錯覺和幾何藝術将微觀世界留在玻璃中。
玻璃藝術家 Wilfred Grootens 出生于荷蘭邊境附近德國鄉村的一個小鎮 Uedem。15 歲時,他開始在附近的凱維拉爾鎮跟随 Hein Derix 學習玻璃和瓷器的繪畫技術,并在那裡當了四年學徒。
①Derix 公司專門從事古董彩繪彩色玻璃窗的修複、大型彩繪玻璃建築裝置和馬賽克項目的創作。
後來,Grootens 離開 Derix 公司,正是在 1980 年代的這段時間裡,他還重新審視了他的玻璃作品,并開始了第一個實驗,這是他作為一名玻璃藝術家的職業生涯的開始。
01
一切的基礎源于學習和創造
Grootens 目前的玻璃作品使用光學浮法技術。他在玻璃層上作畫,并将它們堆疊在一起,将它們層壓在一起以形成立方體形式,立方體被切割和抛光到完美。
該系列中的一件雕塑作品“鲨魚泡泡吹過的地方”由 35 層彩繪玻璃制成。格魯滕斯在每一層薄薄的透明玻璃的表面上畫了一個圓形,由數千種不同色調的非常精細的筆觸組成,繪制的圓圈營造出美妙的水藍色。每一層上的圓圈逐漸後退或擴大,當出現在一起時,形成一個神奇的三維球體,似乎懸浮在立方體中。地球儀反射在立方體的平面上,從另一個角度看,完全消失在令人眼花缭亂的視覺錯覺和幾何藝術展示中。
02
不同的世界觀帶來不同的角度
Grootens用玻璃制作的光滑雕塑中,懸挂着充滿活力的紋理繪畫,凸顯了微小的生物、細菌和其他微觀生物。他在幾十個薄窗格上畫線條和幾何形狀,當它們壓在一起壓成一個更大的複合材料時,會産生被透明材料包裹的三維形式的外觀。根據觀衆的視角,這些作品會變成不同的、超脫俗的生物,有時會完全因為角度的不同而消失。“正是這些畫在它們特殊的分層空間中創造了一個獨立的世界,與外面的現實完全不同,”這位藝術家告訴巨大的世界。
03
“為藝術而藝術,藝術至上主義”
花萼、植物、石頭、貝類、水母和海葵等海洋生物的顔色是他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Grootens 用自己的作品征服了第三維度,在此過程中,他利用了玻璃最重要的特性,即透明性。根據旁觀者的視角,應用于各個玻璃闆的繪畫會以三維體的形式呈現出來。封閉在立方體中并看起來漂浮的結構大多是幾何形狀的,主要是球、箍和環。因為向後交錯排列的各個油漆層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整體。
04
改革與創新帶來新的可能
由于材料的透明性,視野不僅可以被引導到内部,還可以穿過整個立方體。這使得内部和外部同時有形。不同感知層次之間的界限消失了。在“wtsbb”系列的作品中,玻璃所包圍的物體的不同的、新的形象從各個角度出現。為了增加效果,幾何體可以通過添加更多的油漆點向外溶解到漫反射中。讓觀看者從各個方面體驗和感知對象,從而改變自己的觀點。這種全面的觀點源于習慣論。Grootens利用它的可能性,巧妙地運用了繪畫的手段,連接溝通内部和外部、剛性和運動以及外觀和現實的對立面。他用他的作品為玻璃繪畫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傳承傳統技藝,已經不能适應如今的社會發展,隻有不斷進取,改革創新,走出一條新路,開辟新的可能性,才能融入如今飛速發展的新世界,Grootens 憑一己之力将玻璃畫技術推陳出新,帶來新的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