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HiFi圈裡的發燒友聊天,簡單的聊了聊一些對于聲音和品牌的個人看法和認識。他說我應該多做做科普文章和内容,說來慚愧我知道我最近寫文章越來越少了,是因為我不關注了,不是個發燒友了嗎?其實正相反,我依然在玩,并且相對從前來說,現在越玩越深了。但對于想給别人分享我對發燒也好音頻相關知識也好的認知也好的這類文章,我卻越來越不想寫了。其實主要分為兩個原因吧。
第一:現在的燒友圈子其實個人覺得大部分人已經不算是我理解的發燒友了,相對比較浮躁一些,或者說隻是一些買了高價産品的高端消費者而已。但是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怎麼定義“發燒友”這個詞,這個詞很複雜,可能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吧, 但我個人更願意把這些人定位為必要條件是:1.熱愛音樂、2.喜歡研究自己喜歡的音樂相關的這些器材哪怕是淺薄的知識的人。但現在其實很多所謂“發燒友”并不符合這兩點,我最近幾年在各種群以及線下見到了太多突然冒出來的,買一大堆貴價器材,貴到這一套可能我至今都不敢奢望的頂級Hi-end器材,然後又在一年之内都出掉退燒的人,這些人算是發燒友嗎?對不起至少在我的認知裡我覺得不是。
第二:因為這些年自己一直在繼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了解音樂和器材,曾經自己更像個器材發燒友,這兩年越來越偏向音樂本身了。但在器材方面也沒有停止學習,也沒有停止升級自己的器材。随着自己接觸的器材越來越多,相對于曾經也越來越高端,對音樂也有了淺薄的一點點了解之後。這并沒有讓我覺得自己行了,反而讓我變得更加謙卑。越來越覺得自己曾經很膚淺,曾經覺得自己了解一定都是正确的,覺得什麼事就一定是什麼樣的。這些年不斷的學習和折騰讓我越來越覺得曾經自己的幼稚。現在越來越不敢給自己不完全了解事情下定論了。
綜上所述,我越來越少去分享自己的認知或者想科普給我的讀者,自己的圈子也越來越小,畢竟能讓你吸取養分的人在認識的人中越來越少,當然也不斷的認識更厲害的人。
好了,自己越來越懶的借口寫了這麼多,下面來說說我最近的一些認知吧。
首先說說關于品牌的
對于音頻行業的品牌來說,我個人一直覺得可以把一個品牌是否成功理解為一種“運氣”。如何理解這個運氣?其實就是如果決定聲音的這個人(對于HiFi品牌一般起步都很小,這個人基本都是老闆)喜歡的聲音是行業内大部分發燒友和消費者喜歡的聲音,那麼這個品牌就會受到歡迎、得到不錯的銷量。如果這個人追求的聲音相反,那麼品牌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從某種方面來說,一個HiFi品牌能否成功,基本是運氣決定了第一步。
但是,還是有但是的,如果一個人聽過的器材足夠多,對音樂的理解足夠深入。那麼他對于聲音的理解則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能會有一點點的風格取向,但正确的聲音這件事兒我個人覺得到達頂端的時候,任何風格都一定是殊途同歸的。所以也可以說,如果你是一個品牌老闆,聽了倆耳塞就想成立品牌,那麼死翹翹的幾率非常高。如果你在圈子裡泡了多年不論是發燒友也好業内人士也好,對于聲音的判斷有一定積累之後再去做一個自己追求的聲音的品牌,那麼“運氣”很容易好很多,也很容易成功,這樣成功的案例在行業裡也并不少。
再說說個人對于HiFi這個極其抽象的詞的理解吧。
無數人問過我,不論是線下活動我作為嘉賓下面的觀衆,還是平時跟我聊天好奇我這個對于聲音的奇怪追求的朋友和同事。但是我可以先說,我現在要說的,也僅僅是在發燒路上走了大概15年,今年30歲出頭的我的認識,也許明年,也許下個月,我的看法又會因為我的學習或者接觸的器材和音樂發生變化。
什麼是HiFi?我現在覺得絕不是簡單的高保真,它是高于高保真的,也就是并不那麼保真,而是保好聽,很多時候HiFi系統是比現場要好聽的,錄音是比現場要清晰的,很多現場作曲家和指揮家就不想讓觀衆聽見的細節觀衆就是聽不到。然而在錄音、系統的回放中,用戶可以清晰地聽到。這是對是錯?在我看來,HiFi最終的追求是個人化的,是自己喜歡的好聽,而非真實,當然好聽也是相對的,在相對真實的情況下盡量好聽,這應該是大部分發燒友追求的吧。
對于HiFi器材,我如何認為?
其實這個分段标題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起,隻能這樣說了吧,對于HiFi器材種類千差萬别浩如煙海,很多品牌的風格也完全不同,如何看待這些區别?或者說對于不同的發燒友類别來說,我們總能看到技術流和一些聽感流之間的争論,我曾經也在這兩個人群中搖擺,但現在更多的還是在中間的位置上,不偏不倚。
我覺得這兩種類型的發燒友都有他們正确和堅持的,但如果能融合其實更好。我簡單來說覺得這兩種人對器材最終聲音的認識就是區分為器材發出的聲音是音樂藝術的延伸,還是一個技術參數的感官化。而這兩種其實都沒有什麼錯,但也更不都全對。
比如這兩年我開始折騰黑膠唱盤,對于模拟音樂,我覺得就是比數字的好聽很多,但我一樣認同有錄音師朋友告訴我的數字音樂在發展的這些年,現在就是全面的比模拟時代更好,不論是頻寬、動态還是所有的方面。但我依然覺得模拟更好聽,這不是看起來很矛盾嗎?但我個人更願意自己理解為:至少黑膠來說,因為唱盤、唱臂、唱頭、唱放這四者千變萬化的搭配,會帶來一種特殊的失真,而這種讀取過程存在的失真是依靠前級放大、功率放大、數模轉換、數字時鐘等等等等數字音樂相關系統的所有環節都無法刻意和無意(比如設計爛)制造不出來的一種失真。當然這也是我淺薄的一點個人理解而已,完全不保證我理解的正确性。
最後說說關于玩笑的
在消費者理解的發燒友圈子裡,有幾個經典的玩笑,什麼火電水電、買音箱換房子等等。但是其實我想說有一些并不是玩笑,比如音箱最大的附件就是房子啊。還有一些确實是誇大的玩笑話,比如水電火電,因為發燒友比較重視電的質量,所以也就成了誇張的玩笑,但這些年越來越覺得,也許這也不是玩笑?至少我還沒玩得那麼高端,我不敢确定。
我去年搬家了,家附近剛開通了北京地鐵新的一條線路,因為家樓下過地鐵,所以聲音一下就變得差了很多,隻有晚上12點之後地鐵停運了,才能得到相對比較好的聽感。一年過去了,新線路的地鐵和鐵軌之間也基本磨合開了,震動頻率更加穩定也煲開了一些。在12點之前的聲音也比這條線剛剛開通的時候好了很多。
你看,作為發燒友,寫個段子不是信手拈來,以此結尾博君一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