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一個集權式國家體制,帝王要想有效地行使權力,必然要有一大批下屬官吏供他使喚,為他服務。而下屬中又分為三六九等,擔任不同的官職,執行不同的任務。其中為首的那個人或幾個人,地位很高,權勢很大,稱作宰相。
自古以來,宰相就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說,任務是輔佐帝王,統領百官,總攬政務。他們是帝王的直接助手,幫助帝王發号施令,其思想、品質、才學和執政方法,對于國家的盛衰興亡,都有着很大的關系。因此,學習中國曆史,就不能不研究宰相,因為從他們身上,不僅可以看到帝王的功過得失,也可以看到中國曆史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特異現象。
中國的官制始于夏朝,經曆商朝到西周,大體趨于完備。夏代在中央設有三老、五更、四輔、四嶽之官,輔佐國王,以備顧問咨詢。擔任這些職務的都是當時最有學識經驗和享有很高社會聲望的人。所以國王“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同家遇有大事,或委派大臣,都要首先去請教四輔、四嶽等人。
夏代設有六卿政務官,下設司空以總領百官,為六卿之首,後稷掌管農業,司徒主管教化,土或大理主刑獄,共工管百—I:營建,虞人掌管山澤畜牧。
“宰”,是主持的意思;“相”,是輔佐的意思?
其實,古代的官職:蔔并沒有“宰相”一職,它隻是個統稱,專指那些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最高行政長官:
“宰”的本義是指奴隸主家中掌管家務的總管,後移用作官名:奴隸社會的國家性質是“家天下”,輔助管理這個“家天下”的官員稱“宰”,十分貼切。
“相”的含義很多,其中之一是星名。據《星經》記載:“相星在北極鬥南,總領百司。”帝王被稱作“天子”,以此對應天上的星官,處于北極的中樞位置,其他各星呈屏藩狀。于是,“相”也被用作官名。春秋時齊國置左相和右相。後來的典籍明确地說:“相,百官之長也。”
(《呂氏春秋·舉難》)最早把“宰”和“相”組合成“宰相”一詞的,是戰國末期的韓非。《韓非子·顯學》中載:“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這裡的“宰相”隻是泛指那些高級大臣。
後來,人們便自覺不自覺地把那些“百官之長”稱作宰相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