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的詞作,在宋代與李清照齊名。朱熹在《詞林紀事》中就寫道:“本朝婦女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以下這首《菩薩蠻》很能反映她的創作風格,我們一起欣賞:
溪山掩映斜陽裡
由溪字領起,不直接寫山和斜陽,而是寫其于溪中的倒影,使句子更凝煉、更有情韻。
樓台影動鴛鴦起
緊承起句,依舊由溪字展開,依舊寫溪中映像。五代.馮延已《谒金門》有名句:“風乍起,吹趨一池春水。”是借此暗喻思春之婦心中泛起波瀾。但作為一個貴婦人,即使風乍起,也要依舊矜持,所以她寫樓台影動,驚起鴛鴦。
隔岸兩三家。出牆紅杏花。
緊承上句的樓台,目光從溪中移上溪岸的三兩人家。一幅溪景圖呈現眼前。
而隔岸的鴛鴦,隔岸的出牆紅杏,既是畫面的彩筆。也是思春之心的呈現。
上一篇文章,我說過賞析一首比葉紹翁:“一枝紅杏出牆來”成句早的詞,這句是也。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
換拍,依舊由溪展開,視角則從彼岸回到此岸。
楊柳在詩詞中是離别的意象。柳永名句:“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中的楊柳岸,就是指分手時的地方。同樣,綠楊堤下路,也是指分手時的路。
如我們在詩詞中讀到早晚這個詞,大多都不是解作早和晚,而是解作随時,天天。例如,舒亶的《鵲橋仙》:“兩堤芳草一江雲,早晚是西樓望處”。
天天去到分手的地方,無非是表達思念和期昐之情,并沒新意。
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天天去溪邊,已經三年了,離人還未歸來。仍然是平實之語,也無新意。
全詞依溪展開,運筆雅正,詞脈分明。上半阕寫景,清麗自然,别具情韻。下半阕抒情,看似亳不出彩,但卻象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愁而不怨,特顯出一個貴婦人的雍容,也使句子因不出彩而出彩。
這首詞的作者是魏夫人,可能有些人覺得比較陌生,簡單介紹下,魏夫人,名叫魏玩,字玉汝,她的丈夫叫曾布,官至右仆射,魏玩也被冊封為“魯國夫人”。如果還是覺得陌生,那再說兩個大家較熟悉的人,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曾布的親兄。魏泰,《臨漢隐居詩話》的作者,是魏夫人的親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