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寫李白的一首詩?韓愈外号“百代文宗”,是我國古代散文寫得最好的幾個人之一韓愈也寫詩,但是他的詩不如散文有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蘇東坡寫李白的一首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韓愈外号“百代文宗”,是我國古代散文寫得最好的幾個人之一。韓愈也寫詩,但是他的詩不如散文有名。
葉嘉瑩先生批評韓詩說:他“隻從語言形式上争勝”,好為“吐奇驚俗”之語。意思是說韓愈寫詩時常常“以辭害文”,把路子走歪了。
不過,他在晚年因“谏迎佛骨”被貶之後,卻寫下了一首七律名篇。自喻為屈原。詩風盡得李白、杜甫之精髓。沉郁頓挫,用典隐而不晦,情緒真切自然。
一、《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賞析《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詩歌意譯:早上進了一篇谏表給皇上,晚上就被貶到了八千裡外的潮州。我的願望是替聖明天子興利除弊。因此我不惜拿這一副老骨頭,賠上我餘生去努力!
在旅途中回望家鄉,白雲缭繞秦嶺,一眼望不到長安。大雪堵塞了道路,馬兒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千裡迢迢趕來是為什麼,待我死了以後,請把我的骨頭埋葬在江邊。
這首詩的第一句中,以“朝奏”對“夕貶”,“九重”對“八千”。寫出了事件變化之急,與落差之巨。
第二句用一個流水對,說明韓愈對上表之後結果,其實是有一定的預判的。但是為了替明君興利除弊,他心甘情願,搭上自己的餘生去冒險拼搏。
為什麼說自己是老骨頭呢,因為當時韓愈已經五十歲。古代人的整體壽命都比較短,所以許多人過了五十就不行了。
詩的前四句都是在叙述事件發生的經過,用的是賦體。把一個憂國憂民的老臣形象一下子就立起來了,所以讀起來很有杜甫律詩沉郁頓挫的味道。
到了第五、六句開始借景抒情,詩意一下子就出來了。李白曾寫“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韓愈寫“雲橫秦嶺”也是同樣的意思。
因為白雲和山嶺的阻隔,他根本望不到家鄉,也看不到九重天外所在的長安。而立馬藍關,冰天雪地“馬不前”,更道出了行路的艱難。
最後兩句是韓愈對侄孫韓湘說的話,他因為“朝奏”、“夕貶”,事發突然來不及通知家人随行,所以走到半路,隻有韓湘匆匆趕來送他。
但是他覺得韓湘并不是來陪他去潮州的,反倒像是擔心他會死在半道,所以前來準備收屍。于是他說:等我死了,不用那麼麻煩,就把我随便安葬在南方的江水邊吧。
因為詩的第一句中,韓愈借“朝奏”、“夕貶”化用了屈原《離騷》中的“餘雖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詩的二、三句事實上是暗示:自己像屈原一樣盡忠報國,但是未遇明主。所以詩的最後,他也要像屈子一樣,埋在南方的江水邊。
二、韓愈與《論佛骨表》王國維說: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其實作詩也是一樣,一個詩人必定得自己先有了人生感悟,自己先動了情,才能寫出真正打動别人的文章。
韓愈在寫《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之前,因為寫了一篇《論佛骨表》,把自己從“九重天”直接打下了“地獄”。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韓愈任裴度手下的一個行軍司馬,三個月蕩平淮西叛亂。因有功,遷官至刑部侍郎,這是他仕途生涯中的巅峰。
然後不到兩年,他就因為《論佛骨表》直接被貶出八千裡,還差一點身首異處。這一切,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話說唐憲宗元和十四年,皇帝開始幻想長生不老了。他說法門寺裡有佛骨,三十年才出一回世。隻要見到了佛骨,就能保證國家風調雨順。其實,《舊唐書》中說他隻是想拜佛求長生,于是派了人去迎佛骨到宮中供奉。
大臣都知道,皇帝求神拜佛祈長生是“妄想”,但是大家看破不說破。偏偏韓愈犟驢勁兒上來了,非要去說。并且他說的話的方式還非常“打臉”,讓唐憲宗氣得跳腳。
怎麼說呢?全世界都知道唐憲宗迎佛骨是想長生不老。結果韓愈開篇洋洋灑灑三、四百個字,全都在說:中國古代的三皇五帝、周天子,全部都不信佛,可是他們都活了一百多歲。
而那些信佛的皇帝,命都不長。不光自己短命,連國祚都不長。唯有梁武帝當了四十八年皇帝,活了八十五歲。但是他因為信佛,最後還是亡國了,并且還是被人關起來餓死的。
韓愈這一番話讓我想起一個笑話。說是某人生了兒子,所有人都在祝福孩子以後長命百歲,以後升官發财,以後娶如花似玉的老婆。
結果,有人讓座中一個喜歡說“直話”客人也講兩句。他上來就說:這孩子以後會沒了!雖然說的是事實,但是就問主人家聽了氣不氣?
《舊唐書·韓愈傳》中說:“疏奏,憲宗怒甚。間一日,出疏示宰臣,将加極法。”
意思是憲宗看到這篇文章後非常憤怒,但是當時沒有表态,晚上回到宮裡氣得一宿沒睡着,第二天逮着個大臣就說要把韓愈給弄死。
結果遭到滿朝文武和皇家貴族的集體反對,大家都說“事情沒那麼嚴重”,人家韓愈說這些,也是為了國家好。
但是,唐憲宗還是感覺韓愈是故意罵自己。因為兩年前,韓愈給平定淮西戰亂的功臣寫碑文,誇了宰相裴度,結果被朝中反對裴度的人去把碑文磨了。唐憲宗不但不給他主持公道,還換人重寫了一篇。
韓愈是當時唐朝文章的第一人,就算你覺得他寫得誇張了,那也可以讓他修改一下吧。你怎麼能直接退稿,還換了一個來寫呢?這個對韓愈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于是,韓愈在谏迎佛骨之前,就已經對唐憲宗很有意見了。再加上他一直反對佛、道學說,所以上書的時候措辭就很“火爆”。
他本來打算狠打一個耳光,再給唐憲宗一個糖吃。在《論佛骨表》的後面幾段,适當地誇了一下唐憲宗是明君。但是唐憲宗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就知道韓愈想罵自己了。這回拔了他的逆鱗,于是就想把韓愈往死了整。
韓愈朝奏夕貶,匆匆踏上了征程。路上寫詩的時候還在生氣,他說“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其實還是在誇自己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唐憲宗是個不識貨的昏君。
結語韓愈這一首七律,叙事微妙、寫景抒情、詩意盎然。詩的前四句深得杜甫律詩沉郁頓挫之精華。第三句直接緻敬李白,第四句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那種進退不得,英雄末路的感覺。
這一首詩,不但集杜甫、李白的詩風和屈原《離騷》精神之大成,展現出了韓愈的匠心,最牛的是暗用《離騷 》典故,以埋骨瘴江埋邊收尾,自比為屈原,暗中把自己表揚了一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