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波黑與比利時的關系

波黑與比利時的關系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3 15:08:10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

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再一次面臨緊張局勢。

當地時間12月10日,因反對波黑加入北約,塞族共和國議會于當日決定從波黑軍隊、司法和稅收系統退出将在6個月内成立自己的平行機構。媒體分析稱,若該決定落地,波黑将面臨解體。

對此,國際社會反應不一。美國和德國威脅稱将對塞族共和國采取制裁措施,還聯合其他西方國家發布聯合聲明稱此舉使“事态進一步升級”。與之相對,塞爾維亞和俄羅斯對這項決定表示支持。

根據1995年簽署的《代頓和平協議》,波黑由波黑聯邦(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自治實體組成,雙方各統領一半的國土,擁有各自首都、政府、國旗、國徽、總統、議會等。

波黑的國家元首為波黑主席團,由波什尼亞克族(穆斯林)、克羅地亞族和塞爾維亞族各選出一人,3人在4年任期裡以8個月為周期進行輪值。現任波黑主席團塞族成員為前塞族共和國總統米洛拉德·多迪克,其領導的政黨在塞族共和國議會上提出了“退出波黑國家機構”的提議。

波黑與比利時的關系(美國人26年前撮合出來的國家波黑瀕臨解體)1

波黑主席團塞族成員米洛拉德·多迪克 圖源:視覺中國

三個民族出來波黑

波黑這少見的“拼盤式”政治體制,與其曆史淵源和美國的介入有關。

1991年6月起,南斯拉夫開始解體。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前南6個共和國之一)中,波什尼亞克族、克羅地亞族及塞爾維亞族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發生嚴重分歧:波族主張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建立波黑穆斯林共和國;克族也主張獨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聯邦制國家;塞族則堅決反對獨立。

1992年2月19日,波黑在境内塞族人抵制的情況下,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民投票。投票結果顯示,約占人口62.8%的波族和克族支持獨立。3月3日,波黑議會在塞族議員缺席抵制的情況下宣布獨立,緻使民族矛盾激化。

1992年4月6日,歐洲共同體(歐盟前身)承認波黑獨立。當日,波黑境内5個塞爾維亞人自治區宣布聯合成立塞族共和國,獨立于波黑之外,但依然留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之内,該行動招緻波黑政府鎮壓,駐紮在波黑境内的南斯拉夫人民軍亦遭到波族和克族武裝部隊攻擊。

同年4月7日,南斯拉夫人民軍出動飛機轟炸了克羅地亞族武裝力量的彈藥庫,武裝沖突驟然升級。沖突由首都薩拉熱窩向外蔓延,釀成全面内戰,即“波黑戰争”。

戰争中,塞族一度取得軍事優勢,到1993年底,占波黑人口31.4%的塞族控制全國約70%的領土,占波黑人口17.3%的克族控制約20%的領土,而占波黑人口43.7%的波族隻控制約10%的領土。

1994年初,北約開始介入波黑戰争,先是對塞族進行軍事威脅,後升級到實施有限空中打擊。随着聯合國安理會正式授權北約開始空襲,塞族部隊逐漸喪失戰場優勢。

與此同時,一度陷入互相攻擊狀态的波族與克族再次結成同盟,共同向塞族進攻,戰争局勢發生改變。

在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總統開展的調停行動下,三族部隊一度臨時停戰。1995年9月下旬,由于塞族部隊完全喪失優勢,被迫同意由南聯盟代表其參加由美國主持的波黑和談。

波黑與比利時的關系(美國人26年前撮合出來的國家波黑瀕臨解體)2

1995年,波黑首都薩拉熱窩 資料圖

1995年11月21日,南聯盟塞爾維亞、波黑、克羅地亞三國總統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達成《波黑和平框架協議》,後稱《代頓和平協議》,并于1995年12月14日在法國巴黎正式簽署。

協議規定,波黑繼續作為統一的主權國家存在,由波黑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組成,波黑聯邦控制51%領土,塞族控制49%,擁有各自首都、政府、國旗、國徽、總統、議會等。

該協議附件四即為波黑現行憲法,其中規定,波黑國家元首為“波黑主席團”,由波黑聯邦選出代表波族、克族的各一人,塞族共和國選出代表塞族的一人,3人在4年任期裡以9個月為周期進行輪值。

波黑議會擁有立法權,分為兩院:人民院有15名成員,每個民族各5名;代表院有42名代表,三分之二來自波黑聯邦,三分之一來自塞族共和國。

波黑憲法法院掌握波黑全國的最高司法權,由9名法官組成,其中4人為波黑聯邦所選出,2人為塞族共和國選出,3人由歐洲人權法院選出,并且不能是波黑或波黑鄰國的公民。

不難看出,美國主導的這一系列制度安排就是通過“形式公平”将三族人強行拼成了一個國家。

而這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都被分成了三份——波族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使用波斯尼亞語;克族人主要信仰天主教,使用克羅地亞語;塞族人主要信仰東正教,使用塞爾維亞語。

波黑與比利時的關系(美國人26年前撮合出來的國家波黑瀕臨解體)3

藍色為波黑聯邦,紅色為塞族共和國,綠色則是直屬國家的布爾奇科區

試圖“搞獨立”的塞族代表

波黑戰争結束後,塞族共和國曾保留自己的軍隊,直到2005年,該國議會才通過法案,使塞族共和國軍隊并入國家層級的波黑軍隊——這項改革也是北約的要求,即波黑欲加入北約的和平夥伴關系計劃的前提條件。

事實上,美國和北約15年來一直試圖讓波黑加入北約,而這也為如今塞族共和國與波黑聯邦的間隙埋下了伏筆。

在2018年10月舉行的波黑大選中,前塞族共和國總統米洛拉德·多迪克代表塞族當選波黑主席團成員。多迪克發表就職演說時表示,他将緻力加強波黑與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等國關系。

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今年10月29日,多迪克宣稱,他打算讓塞族軍隊撤出波黑軍隊。報道認為,這番行動實際上就是要重建波黑塞族軍隊。

截至今年11月底,多迪克已經承諾執行100多項拟議中的立法措施,這些立法将令塞族共和國退出波黑中央政府,成立自己的平行機構。

報道指出,如果多迪克按照自己的提議采取行動,這就意味着《代頓和平協議》的終結,而多迪克的這番做法,應當被視為得到了“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支持”。

原因在于,這兩個國家不僅認為《代頓和平協議》是一種“強加的和平”,還認為波黑加入北約是不可接受的,會對塞爾維亞的國家安全構成攸關存亡的威脅。

2010年,北約針對波黑啟動了“成員國行動計劃”,并提出了“将該國領土上約63處軍事設施移交給聯邦全面控制”的條件。

然而,塞族共和國迄今為止拒絕交出其領土上的23處設施。盡管如此,但北約還是允許波黑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

報道稱,截至目前,多迪克已經通過行使自己的否決權而推遲該計劃啟動,至于他提出的“将塞族軍隊撤出波黑軍隊”威脅,則是防止波黑獲得北約成員國身份的最新策略。

波黑與比利時的關系(美國人26年前撮合出來的國家波黑瀕臨解體)4

多迪克的支持者所制作的宣傳闆

據歐洲新聞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10日,在多迪克所領導的塞族共和國執政黨“獨立社會民主人士聯盟”(SNSD)的推進下,塞族共和國議會決定從波黑軍隊、司法和稅收系統退出。

雖然這項決定對波黑并不具有實質約束力,不過據奧地利《标準報》分析稱,若塞族共和國執行議會的決定,通過新的相關法律,就可以取代國家法律,這也代表着《代頓和平協議》的終結和波黑的解體。

綜合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報道,多迪克在議會作出這項決定後明确宣布,将在6個月内啟動立法工作,重組波黑中央政府“不再有管轄權”的地區(塞族共和國)。

對此,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大使館以及歐盟代表團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塞族共和國議會的此項決定為“使事态進一步升級”,“塞族共和國執政聯盟的成員必須意識到,這種僵局的持續,即《代頓和平協議》受到挑戰,不利于實體的經濟前景、國家和整個地區的穩定,使波黑在歐盟的未來受到威脅。”

不過,俄羅斯和塞爾維亞支持多迪克的政策,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和歐洲許多右翼政黨也對他表示同情。

多迪克的這番做法也招緻了西方國家的威脅,美國和德國官員此前均稱,如果波黑塞族進一步削弱波黑的國家機構,将對此實施更多制裁。

但據英國《衛報》報道,自2017年以來,多迪克一直被禁止前往美國或接觸其在美國的資産,但他依然向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加布裡埃爾·埃斯科巴表示,自己“根本不在乎”采取進一步行動所面臨的(西方制裁)威脅。

“去他的制裁。”多迪克向埃斯科巴表示,“如果你想和我說話,那就别再威脅我了。”

不僅如此,多迪克還暗示自己将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稱自己“不是被選出來當懦夫的”。

報道認為,多迪克長期以來一直反對波黑的“權力平衡機制”,并認為《代頓和平協議》已經被“一個未經選舉的外國人”篡奪。

“這裡所有的狗屎都是由四個未經選舉的外國人制造的。”多迪克表示,“憲法法院的高級代表和三名(由歐洲人權法院任命)法官,外國人,他們都是違反憲法安排的共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