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國發病率居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三位的惡性腫瘤,術後腫瘤複發,是影響胃癌患者術後療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對于進展期胃癌手術患者來說,避免甚至減少術後胃癌複發,才是提高胃癌療效的關鍵!但要做到避免術後胃癌複發,我們就要知道進展期胃癌手術後複發的原因,總結起來,導緻胃癌術後複發,大概有以下原因:
胃的解剖特點,讓進展期胃癌容易發生淋巴轉移與血行轉移。胃粘膜下層有着豐富的淋巴管網,在胃近端它與食管淋巴管網連接,在遠端它與十二指腸淋巴管網連接,胃周淋巴結多達16組,加上胃癌的發病部位是多種多樣,這樣一來,盡管胃癌淋巴轉移最常見的胃回流鄰近淋巴結,遠處跳躍轉移也不鮮見,這就導緻胃癌的淋巴轉移變得更加複雜。
胃的解剖
與此同時,胃粘膜下層也有豐富的血管網,其中胃的靜脈血是通過門靜脈系統至回流至肝,故肝髒是最容易發生轉移的血行轉移器官,除此以外,通過血行轉移,胃癌細胞還可以轉移到時肺、腹膜、腎上腺、腎、腦、骨髓等地方。
胃的這些解剖特點,加上進展期胃癌已經侵入了胃粘膜下層,發生淋巴與血行轉移基本上已成事實,但由于癌細胞未增殖長大為腫瘤時,限于目前的醫學科學技術水平,我們根本無法發現轉移的癌細胞是發生在胃壁内,還是在哪一站的淋巴結或血行轉移到遠處什麼器官?這也讓我們對進展期胃癌的診治,增加了非常多的不确定性。這也是進展期胃癌術後容易複發癌症的重要因素。
導緻進展期胃癌發病的原因,也是胃癌術後複發的原因。
胃癌
大家看過我文章的人都知道,胃癌是慢性疾病之一,導緻胃癌發病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幽門螺杆感染、長期食用富含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緻癌物的食物有關。這些長期緻癌因素對胃粘膜細胞的影響,不是作用于胃局部粘膜細胞,而是會影響所有的胃粘膜細胞。因此,一旦某處胃細胞癌變,也意味着其他部位的胃粘膜細胞,也成為胃癌病變進程中的病變細胞之一。并且,這些緻癌因素,并不會因胃癌的手術等治療而消除。如果做過胃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術後未能消除緻癌因素的危害,說起來也是難以完全消除胃緻癌因素影響,這主要與胃長期要承擔人體食物容納、研磨、輸送與消化功能有關,因為食物不可能絕對無菌與不會損害胃粘膜細胞。因此,進展胃癌術後患者的病變胃細胞,繼續受到這些緻癌因素影響時,就容易導緻術後新發胃癌的出現而影響療效。
胃緻癌因素:幽門螺杆菌
進展期胃癌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是導緻術後胃癌“複發”的原因進展期胃癌與早期胃癌不同的是,由于進展期胃癌病變時間更長,導緻胃細胞受緻癌因素的危害更大,從而讓患者出現胃癌前病變風險更大,甚至出現同時異位癌與異時癌的可能性也大。而這也為胃癌術後的複發,帶來兩大危險因素:一是術後緻癌因素更容易導緻胃癌前病變進展為胃癌;二是難以發現與治療的微小異位癌與異時癌風險因素,未能得到有效的胃癌根治術治療。另外,進展期胃癌比早期胃癌癌變時間更長,導緻患者出現胃癌細胞出現癌基因變異的風險就更高,由此,導緻患者胃癌出現免疫逃逸與微轉移的風險加大,這些微轉移的胃癌臨床上又難以檢查發現,這也是術後胃癌“複發”的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