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孕足月呢,
就出現肚子鼓起來,
硬邦邦的症狀。
這些情況常常讓
孕媽緊張得不知所措。
今天金.月.彙來聊聊
【孕晚期宮縮】的那些事。
小雪懷孕7個月了,這兩天偶爾覺得肚子鼓起來,硬邦邦的,過一會兒又好了。焦急的她趕緊去百度了一下,得到的結論是,這症狀跟傳說中的“宮縮”很像啊,據說宮縮還會導緻早産呢,這該怎麼辦呢?
其實很多媽媽在孕中後期都有這種症狀,我們稱為“生理性宮縮”,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假宮縮”。之所以稱為“假“宮縮,是因為這些宮縮并不會引起早産。可是有的孕媽媽宮縮得相對頻繁,甚至多達一天10幾次,那”真假“該如何分辨呢?
1生理性宮縮
生理性宮縮,是子宮逐漸增大以後的一種生理現象,不會導緻早産。
特點是:不規律的下腹部墜漲感、一般無痛感、晚上更容易出現,大小便前後、精神緊張、改變體位時也容易出現,不伴有宮頸管的縮短。
這種情況,多喝水、放松、左側卧位,必要時休息1-2周,可以有所緩解。
2容易導緻早産的宮縮(真宮縮)
真宮縮特點:
有下腹陣痛感,可以摸到子宮發硬,類似于經痛的疼痛感,可能5--10分鐘一次,或者一小時4--5次,可能伴有陰道出血、或者B超測量宮頸管縮短。需要馬上去醫院檢查。
3什麼時候向醫生求助?
如果出現頻繁宮縮(20分鐘≥4次,或60分鐘≥8次),伴有痛感或陰道流血,就應該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如果以前曾經有過早産的病史,出現較頻繁的宮縮,雖然沒達到上述的頻率,也應該早點看醫生。
4B超測量宮頸管長度
這是醫生用于預測早産的一個有效的方法,當出現不能分辨真假的頻繁宮縮時,我們經常會通過B超測量宮頸管的長度,來判斷真假宮縮。
事實上,通過觀察發現,即使宮縮頻繁,但宮頸沒有變短的孕媽媽,僅有18%會出現早産,而醫學專家們認為這些宮縮并不需要醫療幹預。
“
關于宮縮的總結:
一般從懷孕4-5個月左右開始,孕媽時不時會出現下腹部墜脹感,稱為生理性宮縮。是正常的現象。
如果這種感覺加重了,自己分不清是“真”宮縮還是“假”宮縮,此時就需要告訴你的産檢醫生,或者看急診,讓醫生來判斷。
”
參考文獻:
1.《婦産科學》第八版;
2. Fetal fibronectin as a predictor of preterm birth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s: a multicenter trial. Am J Obstet Gynecol 1997;
3.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59: Mannagement of Preterm labor. Am J Obstet Gynecol. 20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