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陸小曼在經曆了重重阻礙後,在1926年10月3日,在北海公園舉行了結婚儀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婚後的生活,并沒有婚前他們所設想的那樣子浪漫,雖然不能說一地雞毛,但是可充滿了煩惱和矛盾。
陸小曼婚後還是沒改掉之前鋪張浪費的生活作風,但是失去了父母的經濟支持,強大的經濟壓力就落在了徐志摩的肩上,徐志摩隻能多處兼職,來回輾轉于京滬等地。
在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飛機在濟南黨家莊附近遇上大霧,飛機誤撞山頭,機身着火,徐志摩遇難,終年35歲,徐志摩遇難後,陸小曼得知後不願意相信,不願意前往收屍,還是張幼儀料理了徐志摩的後事。
徐志摩飛機遇難,送給他免費飛機票的航空公司主任保君健親自到徐家給陸小曼報噩耗,但是陸小曼不能相信這是真的,她把報噩耗的人擋在了門外,推出了自己的家。
保君健隻能去找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因為當時徐志摩的父母以及兒子是和張幼儀一起生活的,張幼儀聽到徐志摩遇難的消息後,悲痛萬分,但是又很慶幸,畢竟她還生下了徐志摩的兒子,保住了徐家的血脈,當時的陸小曼根本無力操持喪事,張幼儀很冷靜地處理了這一悲痛的事件,她派13歲的兒子徐積锴和哥哥去濟南事故地點去認領屍體。
徐積锴和張幼儀的哥哥張嘉鑄,從上海趕到了濟南,當天晚上八點半,靈柩裝上了一輛敞篷車,由徐積锴、張嘉鑄等人護送回上海,徐志摩的靈柩運到了上海萬國殡儀館,上海文藝界在靜安寺設奠,并且舉行追悼儀式,前來吊唁的人絡繹不絕,大多是青年學生,這期間張幼儀強忍着悲傷的心情,給徐志摩準備了中國傳統的壽衣和棺材,有條不紊地為徐志摩操辦了整個喪事。
喪事過去以後,張幼儀又把徐志摩未盡的責任全部承擔了下來,服侍他的父母,撫養年幼的兒子,管理徐家的産業,甚至寄錢接濟陸小曼。
徐志摩朋友中的很多人都認為徐志摩之死和陸小曼脫不了關系,所以在徐志摩死後,陸小曼受到了冷眼和指責,同時因為她拒絕認領屍體,張幼儀也質疑她對徐志摩的愛。
其實不認領徐志摩屍體,并不是陸小曼不愛徐志摩,恰恰是太愛,因為在她眼裡,不相信徐志摩會死,直到徐志摩的死訊得到證實後,陸小曼一下暈厥過去了,醒來後也悲痛到了極點,在徐志摩的所有親人和朋友中,數她最痛,本來就病弱的她一時無法承受,茶飯不思,不眠不休,根本無力料理徐志摩的喪事,隻能交給徐志摩原配妻子張幼儀。
可能徐志摩不會想到,他一生追究的浪漫以及愛情,到最終終究抵不過現實,在人生的盡頭的時候,還是曾經自己最嫌棄的原配妻子給他收屍并且料理後事,不得不讓人唏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