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海南格外的冷,不知道是不是我把冷空氣帶來的緣故,幾乎每次來海南都會趕上特别冷的時候,2016年那次超級大寒潮,最冷的那天我在三亞,氣溫将近5度,實際上體感溫度更低,在海南的大街上甚至能看見行人穿着貂的魔幻場景。
說到冷,今天去潭門鎮感覺那裡的寒意更濃一些。潭門鎮人的祖先最早下南海捕撈砗磲、海柳、珊瑚、玳瑁等海珍,所以對南海諸多珊瑚礁了如指掌。也正是他們的最先發現和命名,所以我們才對那些島嶼擁有無可辯駁的主權。
或許是樹大招風,越來越多的質疑聲圍繞在小鎮的上空,砗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怎麼可以加工成工藝品出售?同時反對的聲音也出現了,現在出售的砗磲都是死亡千萬年的化石,活體砗磲因為質量不夠好,所以很少采用。但又有環保專家指出采挖砗磲對珊瑚礁環境破壞太大,必須叫停等等。
終于自2017年1月1日起,海南省工商部門将在全省範圍内嚴厲打擊經營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的違法違規行為。全面禁止出售、購買、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砗磲為原材料制作旅遊紀念品、裝飾觀賞品或者其他制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碎體燒制石灰或者作為其他建築材料;禁止網絡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場所,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提供交易服務。
時過一年,我又來到了潭門,發現原來鱗次栉比的工藝品商戶,現在基本上都已經關門歇業,偶爾有開門的,裡面也都是在賣海螺等标本。
當地最大的交易市場禹潤,原來上百家商戶,現在萎縮到十幾家,都是在賣珊瑚玉或水晶制品,沒有一家在賣砗磲工藝品,至少沒有擺出來在明面上來。
又往下走了幾條巷子,裡面的商戶依舊還在營業,隻是聽不見工廠開工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臨近春節的原因。從個别還沒有關嚴的工廠門縫看到院内還是堆着不少砗磲原石。
開在這裡的商鋪比較隐蔽,更加有意思的是每家都做了一個藏寶室,從外面是看不到裡面都有什麼東西的,主人邀請你進去的話就能看見滿滿一屋子都是砗磲工藝品。
物流公司門口也都貼着告示,說不托運砗磲質品,但實際上隻是針對航空件,有關系的話陸運還是可以發得出去的。
不過我們還是能感受到,整個小鎮轉型期的陣痛,不少人都轉移到了網上交易,或去島外去做發展。那裡的環境相對更寬松些。不過也隻是得過且過。
透過砗磲,我們看見一個行業在如鐵的意志面前,盛極而衰的過程,由此可見這條路将來海柳、珊瑚、玳瑁、甚至象牙在未來一定也會經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