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還能回到學校念書嗎?我想我的同學和老師了。”在河北涉縣遼城鄉韓家窯村,8歲的男孩韓濤蜷縮在爺爺韓永年懷中弱弱的問道。從他4歲起每日陪伴他的就是大把大把的藥片,因為身患腎病綜合症家裡治病欠下的外債高達11萬多,如今不堪負重的家人隻好将韓濤接回家中苦苦支撐。
-大山裡的男童身患腎病綜合症
韓家窯村地處深山,土地貧瘠,距涉縣縣城近50裡,小韓濤的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這個村子裡,父親韓付軍常年在外靠打零工養家糊口,母親患有精神疾病難以自理。
在村中外圍的一處簡陋磚瓦房就是小韓濤的家。記者在屋内看到昏暗的燈光下,家中僅有一張大床分外顯眼,電視、洗衣機、電話等這些已經在農村很普及的電器一概沒有,唯一的電器是一台老舊的冰箱,這是為了給小韓濤保存藥物而借錢添置的。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整個屋子四壁,甚至房頂都貼滿了報紙,“一個是孩子能看着這些認認字,另外家裡也沒錢刷牆,貼上報紙看着好看點。”韓永年說。
2010年5月,4歲的小韓濤剛上幼兒園不久,突然感覺腿腳無力,原本活蹦亂跳的小家夥一下子變的蔫起來,有時甚至連小小的書包都背不動。
“當時孩子眼皮浮腫,腿也浮腫,但是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就讓我兒子帶他到醫院看看,也沒有太在意”韓永年說,随後的檢查結果卻像一個響雷打在了韓家頭上,經過兩次确診證實小韓濤身患腎病綜合症。
-一根繩子六旬老人背着孫子求醫問藥
确診後,為了不耽誤給孩子治病,一家人進行了分工。父親韓付軍繼續在外打工掙錢,奶奶和身患精神疾病的兒媳婦留村看家。六十多歲的爺爺韓永年背着孫子開始了漫長的尋醫之路。
“先在縣醫院治了一段,出院後又複發了。沒辦法又去了石家莊、北京、邯鄲,好多有名的醫院都去過了。根治不了。唉!”
這一路上,韓永年吃足了苦頭,由于小韓濤年紀幼小,身邊也沒有可以幫襯的親人,韓永年就用一根繩子将孫子綁在身上,到了大城市為了省錢,能走路的地方絕不坐車,能做公交車的盡量早點下站,節省票錢。吃飯時大人對付一口就行,但是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為了讓小韓濤多吃一口肉,爺爺韓永年會一連兩頓不吃飯。
從2010年小韓濤犯病一直到如今,韓永年背着孫子出了10趟遠門,石家莊省二院、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石家莊腎病醫院等等醫院他都熟門熟路,前後的醫療費用花去了30多萬元,其中貸款5萬元,親朋外借6萬元,讓人遺憾的事,小韓濤的病情卻沒有明顯好轉。
-8歲幼童期待重返校園讀書學習
采訪中,小韓濤一直趴在桌子邊翻看學校(村内小學學前班)發的語文書,還不時小聲地念着課文。“我就在學校上了一個月的學,好多都不會。你看,這是我自己寫的。”說着,他從書包裡拿出了他的字母本,上面有字母有漢字,每個都寫得工工整整。
小韓濤告訴記者,他不害怕治病,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跟别的小朋友一樣,到學校去讀書學習。小韓濤現在身體比較虛弱,不能有太多運動,尤其是不能感冒,否則會加重病情,目前的狀況根本無法進行學校生活。
韓永年表示,小韓濤平均每天需要300多元錢來治病,而能借的錢已經都借了,今年給孩子看病就更為艱難。“要是我得了這病就不治了,可孩子還小啊,他才8歲,我不能眼睜睜看着不治啊,但真是治不起了!”韓永年希望社會上的好心人能夠伸出援手幫幫他們一家。
另據了解,韓濤雖參加了新農合,但治病過程中,有的是在非國家定點的私立醫院,有的是在門診,導緻了很多治療費用無法報銷。為緩解韓永年的困境,當地政府經多次慰問并為其辦理了低保,紅十字會也向韓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次性捐助了5000元的救助金,有關部門也正在辦理大病救助的相關手續。(陳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