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無相君。
這段時間,相信很多人都刷到了一個博士在求職節目裡的視頻。
節目中,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物理材料專業的劉本良博士,自稱在研究冷聚變能源,據他說這種技術一旦研究成功,一節5号電池大小的設備,就能支撐一個家庭10年的用電量。
此話一出,很多嘉賓對他冷嘲熱諷,甚至有人懷疑他的博士身份。
而且現場提出的問題皆是“能不能說幾句廣東話”、“你讀博士的時候住在香港哪一條路”等。
這種問題自然是羞辱性的,劉本良直接幹脆地說道:自己不知道。
不過在面對這些質疑,他沒有表現出不悅,而且提出了隻要5000元月薪的要求,讓他的家庭渡過當下生活的難關。
并坦言自己的妻子和父親為了他的研究,一直在背後付出。
“自己做科研是為造福人類,不是為了掙錢,但是家庭需要經濟支撐,爸爸和妻子需要生活,5000元足夠了。”
而主持人面對他的坦誠,卻直戳他的痛處:你對不起家人。
無相君後來特地查閱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官網,确實找到了他的名字。
對于這個視頻,網友站成兩隊。
一隊認為,冷聚變是僞科學,所謂的冷聚變,是指不需要高溫(1000度以下)就能進行的核聚變。
但這個理論一直不被主流科學界接納,而且一直沒能被應用。
另一隊認為,劉本良的構想在物理學上确實有根據,而且谷歌也投資重金,開啟了冷聚變的研究。
再者說高端人才上求職節目,被一堆非物理專業的金主嘲笑,也是時代的悲哀。
“偉大的工作總需要一些超越曆史的人來做,特斯拉早年失去助學金連大學都不能順利讀完,進入愛迪生的公司,卻被愛迪生偷了專利,拒付工資,憤恨出走,後來接受JP摩根的資助才完成研究。”
一位網友如是說。
不過,無論如何,事情都已經過去四年了。
為何這件事又被拿出來熱炒?
原因是有人稱,劉本良的冷聚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造出了充一次電能用2.8萬年的超級電池,且劉本良已經被美國高薪挖走,就職于紐約的某個研究所,年薪1.2億美元。
當年愛搭不理,現在卻高攀不起。
一直以來,北大清華的優秀學子大多都選擇遠赴美國深造、就業,很多人把原因歸咎于中國的科研條件不好。
大師在流浪,小醜在殿堂。
在當下芯片産業遇到滑鐵盧,衆多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下。
劉本良的故事,擊中了很多人的心弦。
但可惜,這個故事并不是真的。
8月30日,澎湃記者聯系到了劉本良本人。
劉本良表示,自己目前生活在北京,當年參加完那期節目後,有不少公司主動聯系上他, 最後憑借老同事的牽線,他去了北鬥導航公司的研究院,月薪約為1萬元。
不過,可能是大環境的原因,北鬥導航公司感受到了任正非的寒氣,早在去年就撤銷劉本良所在的研究院,所有人員轉到業務部門。
而劉本良因為完全不懂業務,隻能選擇離職。
目前,劉本良沒有正式工作,仍然在做相關的技術研究,生活來源主要靠曾經的積蓄。
在采訪過程中,劉本良還表示要騎電瓶車去接幼兒園的兒子……
由此看來,劉本良的科學夢還是在路上艱難地掙紮着。
名校的畢業博士尚且如此,更何況當下很多的年輕人。
最近有則新聞,說一位26歲的小夥,月薪不足三千塊,但父母的退休金加起來卻超過8000塊。
不少年輕人出跟帖稱,自己的收入還不如編制内父母的退休金。
人社部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是2987元。在2022年上調4%之後,也才剛剛突破3000元這一關口。
但這隻是平均數據。
我們國家實行的是雙規的養老,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往往是企業退休人員1.5倍-2倍左右。
這還不包括體制内有各種醫療、療養等隐性福利。
這些年,大環境有所變化,過去流行的吐槽語是 "你還守着那份死工資"、"一眼就看到頭的體制人生"。
但現在卻是:“誠覽另一半,要求身高xx,學曆xx……編制内優先。”、"今年将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過去的人才是想進入市場經濟的海洋中,大顯身手。
但現在,更多的博士是想“潤”到編制内,安安穩穩。
年輕人的工作收入還不如父輩退休金,正暴露着社會的一個真實情況——社會中産退化。
過去,逼着父母掏空錢包湊首付的行為,多少還有點啃老的羞恥感。
今天,年輕人談論這個話題,已經幾乎沒有了啃老的指責。
形勢比人強,年輕人靠自己越來越不現實了,啃父母似乎順理成章。而且對不少小鎮做題家來說,父母連基本的養老保險都沒有,不僅沒得啃,就連未來的養老問題,都非常沉重。
劉本良博士1.2億遠赴美國的故事雖然是假的。
但是至今還在啃父母妻子,卻是真的。
一個本應該是中産的人,卻淪落至此,這并不是什麼好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