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除了遊故宮、天壇、圓明園等著名景點外,串一串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那種吃炸醬面、喝牛欄山的生活也是極好的。當然,除了這些,王府井也是必逛的地方,畢竟有錢沒錢,開開眼界總可以吧。
王府井百貨和重慶百貨、合肥百貨、南甯百貨等,都是老牌零售企業,在天貓、京東等電商的沖擊下,這些老牌百貨企業仍有很強的人氣。但受制于高昂的費用以及收入增長萎靡,王府井隻有通過不斷并購來壯大自己,提升業績。
一、遍地開花的王府井百貨,卻幾乎隻靠成都店支撐
王府井前身是創立于1955年的北京百貨大樓,公司于1994年上市。 目前王府井旗下經營王府井百貨、王府井購物中心、奧特萊斯和超市四大品牌業務,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國開出了52家門店。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王府井共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元,其中80%來自百貨業務,14%來自奧特萊斯業務,其他業務占6%。可見,百貨依舊是王府井主要的收入來源。
那麼開遍全國的王府井到底能掙多少錢呢?2014-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别為183億元、173億元、178億元、261億元和267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别為6.4億元、6.6億元、5.7億元、9.1億元和12億元,實現扣非淨利潤分别為4.9億元、5.7億元、3.5億元、7.5億元和10.7億元。
看到上面的數據,是不是覺的老牌百貨企業依然春光燦爛。可真的是這樣麼?如果業績增長這麼好,公司市值為何從2015年高點以來卻縮水了近120億元?
我們發現,王府井業績從2017年開始大幅增長,而這卻是靠收購實現的,并不是公司的内生增長。2017年,王府井花51億收購了貝爾蒙特公司, 其旗下有11家百貨和2家奧特萊斯,是貴陽乃至貴州地區的百貨龍頭,貝爾蒙特2017年給王府井貢獻利潤2.6億元。
而王府井業績在2018年增長,除了貝爾蒙特貢獻3.3億利潤外,還由于營業外收入以及利息費用大幅下滑導緻的,而這又和王府井在2018年花43億吸收合并王府井國際商業有關。
所以,在扣除掉這兩年的并購産生的業績外,王府井的扣非淨利潤其實并未增長,公司的原有業務經營還是那麼的平淡,所以在資本市場也沒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更尴尬的是,回顧王府井各個門店經營情況,能掙錢的就那麼幾個。2014-2018年,成都王府井實現淨利潤分别為4.64億元、4.33億元、4.16億元、5.05億元、5億元,基本上和王府井整個公司的扣非淨利潤相當,也就是說公司掙錢基本上就靠成都店支撐。
其它如長沙、西甯、武漢、廣州等王府井店多少能掙點錢,别的很多店都是虧損的。說到這裡,小編也不得不佩服成都人的消費能力啦。
二、收入不增長,費用居高不下,是王府井業績低迷的關鍵
王府井這兩年開始并購,或許是因為公司的百貨業務經營,确實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從2013年開始,公司利潤開始下滑,而這主要是以下原因導緻的。
第一,電商沖擊導緻收入下滑。2013年以來,由于淘寶、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等電商快速發展,大大侵蝕了實體百貨行業的空間。而百貨行業又和永輝超市、家家悅、中百連鎖等超市不一樣,消費渠道替代性更強。王府井的營收出現下滑,并且商品越來越難賣了。
從存貨周轉天數就能明顯看到這一變化,從2013年的8.86天,增長到了2018年的14.44。
另外,王府井的商品缺乏競争力,導緻公司毛利率低于天虹股份、百聯股份、鄂武商等其它同類型企業,這使得公司的毛利潤空間更小。
第二,費用居高不下,侵蝕了利潤。在電商沖擊商品不好賣下,王府井為了維持營收,就會大幅增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以期望來拉動營收。公司銷售和管理費用從2013年的21億元和5.8億元,到2018年增長到了29億元和9.8億元。可見增長速度有多快。但是這些大幅增長的費用也沒起多大作用,在營收下滑下費用的高昂反而在大大侵蝕着企業利潤。
在電商沖擊下,王府井大幅投入的銷售等相關費用,也是無奈之舉,盡管侵蝕了利潤,但在促銷下也不至于讓企業收入下滑太厲害。
三、總結
其實,不止王府井一家,很多老牌百貨企業在電商崛起下,都感受到了濃濃的寒意,但有部分企業依然能絕處逢生取得很好的經營業績,或許,這才是考驗企業管理者智慧的時候了。
文末劃重點:有趣又有料的幹貨财經,“小北讀财報”與您共同學習成長!,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