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品牌的鏡頭前帶有一個被稱為“遮光罩”的附件,它看起來想一個短小的(或花瓣形的)鏡筒,固定在鏡頭前方。
别看這個小東西的外型很奇怪,還會為你的鏡頭增添額外重量,但它卻有着幾個頗為重要的用途,不少人甚至一直把它挂在鏡頭上都不取下來。
今天要為您講解的就是遮光罩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項,讓您對遮光罩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它有哪些作用,以及在哪些時候需要不用它。
1. 為什麼要使用遮光罩
要說明遮光罩的用途,我們不妨來進行一個簡單的實景類比。
想象一下,你在一個大太陽天出門散步,忽然前方走來一個人對你打招呼。于是你把手伸到額頭上以阻擋刺眼的陽光,向前張望。
沒錯,就是孫猴子這個經典的标志性動作——“手搭涼棚”:
相機的遮光罩對鏡頭的作用,和“手搭涼棚”或者戴上帽子是類似的效果——遮擋部分光線。
别小看這一點,它能使你的照片在外觀上有相當大的改進,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會導緻你照片“褪色”的特殊光照條件下:
在某些光照條件下,景物會“褪色”,導緻色彩飽和度降低
上述情況的發生,是因為刺眼的強光進入相機鏡頭并且散布在圖像的一部分區域内,相當于在畫面的局部加入高光和“白色”,導緻局部色彩飽和度降低;而遮光罩可以阻止強光直接進入鏡頭,預防這一現象的發生。
可以看到,裝載遮光罩後,畫面的各部分趨于均一,色彩飽和度大為提高;雖然整體顯得很黑,但這在後期環節修複十分簡單——而“褪色”或各部分不均勻,後期環節的工作量則會大得多。
裝載遮光罩後的拍攝效果
幾乎所有的逆光拍攝場合,遮光罩都能派上用場,無論是拍風光,還是拍人像、拍微距。更妙的是,遮光罩的使用沒什麼技術性——基本上,你隻需要把它裝在鏡頭上就可以了。
當陽光很強烈時,對着太陽拍攝可能還會産生另一種效應,那就是眩光——即在畫面中的特定位置上,産生與光圈形狀一緻的光斑;裝載柔光罩,同樣可以有效避免這一現象的産生。
強逆光下拍攝出現的眩光
除此之外,遮光罩還可以從物理上保護你的器材——主要指的是精密、昂貴而脆弱的鏡頭。
在你的拍攝過程中,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這不是說你多麼馬馬虎虎粗枝大葉,而是拍攝題材、對象所限。
比如說,當你需要貼地拍攝你的小狗小貓時,很難保證能夠避免剮蹭、刮擦等物理損傷;從另一個方面說,你的主要注意力是集中在拍攝對象身上的,也顧不上這一點。
除了上述這些“正常使用損耗”之外,“意外事故”類損耗(如跌落、碰撞等)也難以避免;而遮光罩作為鏡頭的外延部分,會替鏡頭分攤大部分的物理損傷。
相信我,每個使用多年的遮光罩上,都和《三國演義》裡東吳的周泰一樣,傷痕累累——這可以說都是“榮耀的傷痕”,記錄着它多少次保護了你的鏡頭。再怎麼說,換遮光罩也總比換鏡頭便宜多了,不是嗎?
用久了的遮光罩,總是布滿“傷痕”
當你用不着遮光罩的遮光效果(或遮光罩增加的額外長度給你帶來麻煩),卻又還想用它來保護鏡頭時,有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轉遮光罩并将其向後擰在鏡頭上。
這樣有助于保護鏡頭,但可能會擋住鏡頭上的一些按鈕,請注意取舍。
既然遮光罩有這麼多用途,是不是應該把它用來“挂機”,一直放着不用取下來呢?事物總有兩面性,不可能隻有優點而沒有缺點。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遮光罩的缺點。
2. 遮光罩的缺點
除了帶來額外的重量(雖然實際上也沒多少)以外,遮光罩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其中最顯著的一條就是暗角。
某些鏡頭,尤其是廣角鏡頭在安裝遮光罩的情況下拍攝,照片中可能會出現暗角:
這種暗角被稱為“機械暗角”,很難正常修複,所幸對畫面的影響并不大,直接裁掉就行——什麼?你問我“如果機械暗角範圍很大怎麼辦”?那你前期拍攝的時候就應該發現了吧!
另外,在使用閃光燈時也要記得把遮光罩拿下來,否則遮光罩的投影很可能會出現在畫面之中:
你當然可以把遮光罩當成“挂機”配件,不過要記得在上述兩種特殊場合裡把它取下來。
另外,當你想制造、利用眩光進行拍攝時,也要把遮光罩取下來。
眩光帶來的也不全是負面效應,有時候還能夠創造特殊氛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