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啰啰嗦嗦讓人笑掉大牙,從其他角度看,卻又是另類經典
詩詞是洗煉的藝術,要在極短的篇幅裡盡可能涵蓋更多,一般而言,須力避重字,更不容許同義堆砌的現象出現,否則會被認為單調乏味,有害詩境,但凡事物極必反,重複啰嗦到了極緻,反而呈現出另一種景觀。比如下面這首《宿山房即事》。
《宿山房即事》
一個孤僧獨自歸,關門閉戶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時分,杜鵑謝豹子規啼。
這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其《古今譚概》中記錄的一首七言古絕,說是北宋年間某個自稱“大詩人”的詩人留下的作品。
這詩很有意思。初讀你可能覺得還好,隻是“謝豹”是什麼你可能很疑惑。等你發現“謝豹”跟“杜鵑”、“子歸”一個意思,指的是同一種鳥“布谷”的時候,你又會大惑不解,合着一句話就說了一種鳥?
再讀,你會發現,不對呀,“一個”、“孤”不就是“獨自”的近義詞嗎?“關門”不就是“閉戶”、“掩柴扉”,一個意思呀。“半夜”也就是“三更”啊,古代的說法即是“子時”,于是一路跟下來,你發現這首詩的七言句子裡全是重複啰嗦的字、詞、意,真正的堆砌成章。
如此的表達在很多人看來可能笑掉大牙,因為詩完全可以簡化成這樣的四句:孤僧歸,掩柴扉;半夜時,子規啼。
但詩人偏偏四句都這麼弄下來,一首奇特的詩誕生了。
一般來說,這是嚴重違背詩詞創作規律的,詩、詞都是濃縮的精華,講求推敲,往往惜字如金,成文當中會極力杜絕啰嗦重複的現象,這一首卻反其道行之,似乎有意将重複的表達方式推到極緻,反而成就了另類的經典。類似于今天的審美文化,有一部分是“審醜”的,甚至一度熱衷“審醜,表現出對“審美”的反叛。
自稱“大詩人”的人似乎在自我調侃中表達了對傳統、對清規戒律的不屑。這首經典啰嗦詩讀起來也就有了特别的味道。有人還照着有樣學樣,寫出了打油氣質更濃的啰嗦體:
半夜三更子夜歸,關門閉戶掩柴扉。
愛人妻子老婆問:你是那個何人誰?
簡直是啰嗦得可愛有沒有?
但說到底,這類詩還是擺不脫文字遊戲的屬性,品格不高,你怎麼看呢?有即興寫過類似的詩嗎?歡迎評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