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審計項目研究分析組
籍貫:審計署武漢特派辦
專業:多學科(全能多面手就是我)
性格:宜靜宜動(靜則潛心深思,動則雷厲風行)
愛好:鑽研審計業務(沒錯,我就是愛思考愛動腦愛審計!手動加雞腿!)
一個小目标:
以審計項目為依托,通過宏觀政策分析和重大問題研究,提升幹部能力素質,同時為審計項目提出有價值的、獨創性的審計思路,出精品、出特色,最終為提升審計成果做出貢獻。
兩個基本情況:
成員構成:辦領導和業務骨幹人員。
運轉規則: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滾動管理。
三種工作方式:
政策研究、案例交流、頭腦風暴。
政策研究。我們先後梳理了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及扶貧、财政金融管理、穩就業、區域經濟、減稅降費、放管服、資源環境以及民生等衆多領域的政策資料,及時更新解讀,通過重點選、重點學、重點講,幫助審計人員把握工作方向,提升政策敏感度。
案例交流。我們把案例交流和專家講座相結合,開拓視野,相互借鑒。先後邀請行業專家和辦内業務骨幹開展了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學習交流、結合挂職工作情況交流經責審計體會、優秀審計案例交流等。
頭腦風貌。我們定期講解傳達審計署最新要求,進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在每季度的會議上,每位參會人員認真準備,提出問題疑惑、熱烈開展讨論、積極思考探索,問題越辯越明、思路越說越清,“集思廣益”就是對會議最真切的寫照。
四項工作成績:
搭建學習交流平台。我們通過建立定期會議交流機制,在辦内搭建學習交流的平台,先後梳理講解政策8大類、147項,講解傳達分析多篇信息,讓思維碰撞出火花。
鍛煉審計幹部思維能力。在每季度的會議上,大家認真準備,積極發言,踴躍提交經過思考研究的讨論材料,頭腦風暴言而有物。
形成研究型審計氛圍。從第一次團隊會議至今,我們已召開了7次會議,開展了4次專題講座和案例交流,每一次會議和交流都讓大家有所收獲,全辦研究型審計的氛圍也愈加濃厚。
助力提升審計成果。通過思維交流碰撞,經會議讨論後上報的相關業務材料思考深度更深、切入角度更準、關注範圍更廣、整改措施更有針對性,對審計工作的指導性和實用性進一步增強。
五個積極轉變:
為更好适應新的項目組織方式以及紮實開展研究型審計的要求,我們還主動尋求更好發展模式,實現五個轉變。
關注點的轉變。從主要關注湖北、江西兩省政策跟蹤,轉變為關注經濟責任、财務收支等重點大項目。
研究時間的轉變。從在項目間歇期開展研究,轉變為項目全過程開展研究,即項目前梳理政策、項目中關注實施、項目後跟蹤整改。
研究方法的轉變。從以宏觀分析研究為主,轉變為宏觀分析和具體問題查處方法研究并重,重點難點問題集中攻關,形成方法庫。
研究人員的轉變。從以“單打獨鬥式”個别人員開展研究為主,轉變為覆蓋面更廣的“全員參與式”,開展研究型審計已經成為審計組參審人員的自覺行動。
研究成果的轉變。從以某些特定領域的宏觀分析研究,轉變為服務審計實踐、推動審計實踐、與審計實踐深度結合的多種類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包括但不局限于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
自我評價:
最後,再做個自我評價吧!
審計項目研究分析組以審計項目為依托,通過“頭腦風暴”等方式,促進審計人員圍繞項目實施方案、重點難點和突破方法等進行深入研讨,同時加強對國家宏觀政策的梳理總結和學習分析,總結審計查處方法和經驗,幫助審計人員不斷拓展思維拓寬視野,提高審計工作前瞻性。經過2年多的運行,目前,審計項目研究分析機制逐步成熟,帶動全辦開展研究型審計的氛圍日益濃厚。(吳昊、熊瑩)
來源:審計署武漢特派辦
(責任編輯:李亮 宋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