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吳怼怼
BJD娃娃,全稱「ball joint doll」,又稱球關節娃娃,指的是關節處由球形接頭連接起來的、可活動的娃娃。
擁有BJD娃娃的玩家,往往自稱「娃媽」或「娃娘」。
她們會為娃娃做衣服,更換眼球、頭發、手腳,甚至會尋找專業的妝師為娃娃定做妝容。當然,耐心的娃媽也會為娃娃配置等比例的小床,精緻的布藝沙發,甚至是一排小巧的衣架。
天氣晴朗的時候,娃媽們會帶着娃娃去戶外拍攝「私養照」,或者和同好們在線下來一次娃聚。
無論是在聚會還是外出,更或者是買到了一件新的娃衣,娃媽們都會熟練運用微距攝影技術,記錄下娃娃的每個姿态,最終在社交媒體上「驕傲」地Po出來。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娃媽們對待BJD娃娃,遠比所有曾經迷戀芭比的小女孩要更認真。或者說,在娃媽們看來,這種拟人的樹膠玩偶,在某些時刻,達到了她們理想中的完美。
在BJD江湖,模拟人生時刻上演。
「亞文化裡更小衆」
「養一個BJD娃娃真的值得嗎?」知乎上有人提問。
29個回答裡,隻有一個匿名用戶旗幟鮮明地表示不值得,其餘28個回答,皆是圍繞「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個中心思想而進行的不同表述。
最近幾年,這種起源于歐洲,興盛于日本的人偶娃娃,因為可塑性高,在年輕一代中頗受歡迎。
一隻普通的68厘米高的3分BJD娃娃,不含妝面,價格可達2500元。如果包含妝面、官服、眼珠,售價則可以達到3800元。
這種價格的BJD娃娃在娃圈尚且隻是入門款。韓國産的BJD娃娃相對平民,價格鮮少過萬,而日本知名娃社Volks所生産的BJD娃娃,價格則一律3000起到幾萬不等。
但這隻是購買一隻BJD娃娃的價格,學生黨咬咬牙也可以買下來一個大衆款,真正難的是,如何養?
在一個1800人的BJD娃娃交易群裡,每分鐘都有人發送交易信息,她們有的出售娃衣,有的僅僅是賣一對眼珠。求購信息也很頻繁,娃媽們會蹲守性價比高的娃衣、配飾,或者是絕版的娃娃。
有這樣一個調侃流傳在娃圈:别問我在幹嘛,我不是在準備二轉家裡的BJD,就是準備買二轉的BJD。
在娃圈,以物易物式的二手交易非常頻繁。原因無他,養娃所費巨靡,如果你沒有一雙靈巧的雙手,那麼大概率要靠氪金才能養的好娃。
「就算是氪金,你也未必蹲守得到靠譜的妝師。」
一個因為蹲不到心水的妝師而萌生退圈想法的BJD玩家小鹿這樣抱怨。
到今年7月,小鹿入娃坑就滿一年了。她自述養了5個娃娃,最貴的是一個來自龍魂人形社的3分娃。
在她拍攝的「私養照」裡,這隻來自龍魂人形社的娃娃,有時穿着銀灰條紋的西服,有時穿着燈芯絨的大衣。而每一條微博裡,娃娃頭發的顔色、長短也常常不同,有時是淺栗色的短發,有時是銀灰色的長發。
如果你足夠細心,還可以發現每組照片中連娃娃瞳孔的顔色都不盡相同。
湛藍色、橘金色、茶褐色,娃娃眼睛的顔色其實搭配着發色而改變。
路人不知道的是,在BJD娃娃身上,從衣服、眼球、手指的造型,到嘴唇腮紅都是可以改變的。
相比起娃衣和配件,在漫漫養娃路上,更讓小鹿頭疼的是娃娃的妝容。
BJD娃娃多為樹脂材料,很容易吃色。陽光直曬、高溫、重色衣物,或者是濕了水,都會加速樹脂老化、泛黃。
如果妝畫壞了,導緻妝容吃色就更慘了。
BJD娃娃一般半年到一年就要換一次妝,如果化妝品長久不卸,就會滲入到樹脂裡,對娃娃造成永久損害。而一旦吃色嚴重或是發黃,就意味着這個娃娃「養死了」。
小鹿坦承,在娃圈,雖然妝師很多,但優秀的妝師可遇不可求。倒不是說普通妝師畫的有多不好,隻是娃媽們總想給自己的娃娃找到最合心意的妝師。
「手藝高超的妝師很難投中,抽選又容易墜機。」
不同于手辦、盲盒等漸成産業化的運作模式,在BJD娃圈,妝師們往往是個人排單接活,連成型的工作室都很少見。
在小鹿看來,BJD娃圈的狀态可能是「亞文化裡更小衆。」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由于這種玩家間流動性極高的小衆才能令BJD娃娃自成圈層。
靈魂黨娃媽們
雖然在普通人看來,BJD娃娃與芭比娃娃或者是人形手辦似乎也沒什麼不同,但靈魂黨娃媽們不這樣覺得。
在娃圈,制作BJD娃娃的手工藝人被叫做人形師,而他們制作的玩偶,在購買者看來,不僅僅是孩子的玩具,更是「靈魂的載體」。
因此,在娃圈,娃媽們很少說「購買」,往往冠之以「接」。平日裡把玩娃娃,是「養」。退圈的時候,出二手,随之贈送的配飾、配件被叫做「嫁妝」。如果訂購了娃娃,但娃娃又還在工期制作中,娃媽則會自稱是在「孕期」。
一個合格的娃媽出門的時候,會帶上面罩、棉墊以及外出包。面罩用來保護娃娃的妝面、睫毛,棉墊一般是淺色的棉包,用來配合外出包,起緩沖作用。
除此以外,還有諸多日常的保養貼士。比如,假發不能用70度以上的熱水清洗,要陰幹;觸碰娃娃時要雙手潔淨,不能碰到妝面,還要适當使用消光劑來預防吃色和關節磨損。
楠楠是一個擁有8隻BJD娃娃的工作黨,在她看來,投入地養BJD娃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購買到把玩處處都是坑。」
入坑之初,楠楠曾不小心買到一隻D娃。所謂D娃,指的是盜版娃,非娃社官方出品。與D娃相對的是Z娃,指的是娃社官方設計研發的娃娃。
因為是雕塑專業出身,楠楠在養娃上并不依賴妝師,她購買了一整套工具,刷子、丙烯顔料、稀釋液、消光劑、噴筆、光油等,開始親自改妝練手。
縱然有繪畫的底子在,楠楠還是不敢直接在BJD娃娃上改妝。她在淘寶上買回幾個練妝頭,對着視頻一點一點練手,練的很熟悉了之後,才敢給新買的娃娃改妝,但令她沒想到的是,第一次曬出「私養照」就慘遭滑鐵盧。
那隻盜版D娃花了她将近三分之一的工資,她給娃娃做衣服,對着視頻學習妝面,卻在曬出了私養照後,被人指出這是一隻盜版娃娃,并因此而遭到圍攻。
在BJD娃圈,山正之争的嚴苛程度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幾乎每一個BJD娃娃交流群都會在群公告上打出「不接受D娘或DZ混養」。
這一部分是小衆圈子裡的慣性使然,而另一部分則與BJD娃圈獨特的生态有關。
BJD娃娃的價格是公認的高昂,同時又極其依賴妝師,玩家間實物交流、求購是常态,在這種環境下,娃娘們入坑在山正上翻車再輕易不過了。
混圈一段時間後,楠楠漸漸明白BJD娃圈的種種知識,分得清什麼是普肌,什麼是日燒,也學會分辨該去哪裡找老字号的娃社代理商。
而那個讓她翻車的D娃,則永久地黑箱了。
極度逼真的另一面
「你是在養小鬼嗎?」
不論是入坑不久的萌新,還是資曆深厚的娃娘,聽到這句話幾乎都要翻個白眼。
但現實是,無論是在互聯網還是在真實世界中,都有不少娃娘遭受過這樣的诘問。
在知乎上,有一個BJD玩家曾一本正經地提問:我如何跟别人解釋BJD不是養小鬼?
回答裡也有用戶一本正經地給出了解決方案:「如果是不太親近的同學什麼的盡量不讓他們看到、接觸到你的娃娃就好了,我個人覺得沒必要解釋什麼,有些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可能對于真的信的人來講會越看越覺得恐怖。」
這則回答從字面上來看十分通情合理,但一細思反而極恐了。
得益于恐怖電影中由來已久的洋娃娃恐吓,很多人在面對人形娃娃時,會天然地不自在,這種不自在叫做「人偶恐懼症」,又稱恐怖谷效應。
BJD娃娃造型極度拟人,膚色、瞳孔都異常精緻,而玩家們又比較喜歡用拟人化的社會關系來稱呼娃娃。
而有些特體的BJD娃娃,審美風格較為有視覺沖擊力,一眼望去,情緒張力極大。
種種原因組合,使得整個BJD圈子,在不明真相的路人看來,頗有幾分神神叨叨的氣質。
近年來,社交網絡越加發達,入坑娃圈的玩家也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小衆圈層的話語體系并不會輕易地被普羅大衆接受并理解。
反之,玩家投入的感情越逼真,在路人看來這就越畸形。
難以批量複制的新商業體
商業化,是每一種小衆文化不得不直面的現實拷問。BJD娃娃也不例外。
因為制作工藝的特殊性,BJD娃娃的生産鮮少采用流水線模式,大多依靠人形師的精心雕琢。對于愛好者們來說,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模式,往往意味着想要得到一隻心儀的娃娃,必須得有極快的手速,以及堪稱歐皇的運氣。
老牌如V社,因為曆久彌長不愁銷量,始終保持着佛系的售賣方式,要麼在指定的時間裡購買,要麼則抽簽購買。
而國牌的BJD娃社,成立時間最長的也不過十五年,在産業鍊上的打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消費者再喜歡一款BJD娃娃,也不一定等得了近半年的工期,
不過,近兩年,國産BJD頗受資本眷顧。由人形師黃山創立的禦座文化在2018年曾拿下三千萬投資,與動畫IP《魔道祖師》聯名推出BJD娃娃銷量很是破圈。
除了來自産業層面的壓力,BJD的商業化還有一個很難跨越的硬性門檻:玩家素質。
娃圈裡有一個公認的事實,養的娃越多,娃娘跑路的概率就越大。而且,如果這個娃娘不能進階為妝師,那這個可能則更大了。
進階為妝師,或是學會做娃衣,是保證一個普通玩家能夠長久留在娃圈的硬通貨。
對于娃娘們來說,下單配件和配飾,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拼手速和拼人品,眼睛盯着屏幕,腎上腺素為漂亮的娃衣飙升,沖動型消費也就随之而來。
圈内曆久彌深的玩家不是富婆,就是妝師,單線作戰的手殘黨們新鮮感一過便是永久退坑。
雖然核心玩家的粘性很高,但BJD娃娃比起潮玩、盲盒等可量産的亞文化商品來說,始終距離出圈還差那麼點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