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到門診詢問,說自己拉出來的大便前面幹後面軟,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現象,按道理說如果是便秘,大便整條應該都是幹的,如果是腹瀉,大便應該都是軟的,為啥會出現前後不一緻的情況呢?
大便“前頭幹硬,後面軟黏”,常見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情況:排便間隔久
打個比方,上次排便後過了兩天才拉,那麼先排出來的糞便兩天前的食物殘渣,因為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比較久,沒什麼水分,所以排出來後是幹燥的。而後頭的糞便是最近幾餐産生的食物殘渣,還有很多水分,所以排出來是軟的。
屬于這種情況,應縮短排便間隔時間,盡量每天都排,大便就不容易幹燥。
第二種情況:吃了很多寒涼的食物
影響了脾胃消化功能,部分營養和水分沒有完全吸收就被排出。如果經常冷飲食物,脾胃虛寒了,就容易排出這種大便。
一般排便規律沒有發生變化,但是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後形成的大便就是軟的。
吃進口中的食物被充分咀嚼,然後進入胃部,在脾胃的合作下完成第一道消化吸收工序,緊接着再進入第二道工序小腸,等到沒有可吸收的了就從大腸排出,而每道工序收集的養分會由脾進行運化,如果水谷運化不好,就說明脾胃功能降低了。
尤其是兒童和老人,在消化環節經常出問題,要及時調理脾胃,改變飲食結構。但是,大便也容易受疾病影響,如果不正常的大便經常出現,也有可能是3種疾病導緻的,建議排查。
經常排出“前硬後軟”的大便,要警惕3種疾病
①腸息肉
腸子裡長出了“小肉球”,每次食物殘渣通過的時候都會摩擦到它,如果息肉數量很多,腸子的吸收能力會降低,排出的大便就會軟黏。等到息肉進一步發展,從炎性轉變為增生性或腺瘤性,還有可能改變糞便的形狀,排出更加困難,大便就容易幹,最後就出現了前硬後軟的大便。
②腸易激綜合征
經常肚子疼,便意一來憋都憋不住,排便後還是會感覺肚子疼,讓患者非常痛苦。這種情況不會那麼容易緩解,飲食和情緒都可能會導緻腹瀉或便秘。要積極調理啊,糾正腸道功能紊亂,檢查腸道内是否有炎症或感染,是否因為菌群失去平衡。找到病因後及時治療,調整生活狀态,妥善控制疾病發展。
③上火嚴重
内火比較嚴重,腸道缺少水分,糞便缺少推動力,在腸子裡待久了,就容易幹燥,而且味道特别臭。發現自己上火了之後多喝水,多吃水果,調整飲食,新生成的糞便就是軟的,排出很順暢。
上火的問題可大可小,雖然不如另外兩種嚴重,但也要注意。養護腸道需要喝夠充足的水分,多吃通便潤腸的食物,這樣一來殘渣排出時才不會痛苦,體内的廢物才能及時排出。
總之,發現大便不對勁了,可以先補水、調整飲食改善一段時間,如果還是沒有變化,建議做腸鏡排查,發現問題盡快進行手術,比如說腸息肉,如果數量多,體積大,不能視若無睹,以後有可能往異常增生發展。
這樣的大便才是健康的,人見人愛!
表面光滑很輕松就能排出的便便是OK的,說明腸道内沒有贅生物,腸道吸收能力也比較好。有的人排出的便便很硬,一小塊一小塊排出,或者表面凹凸不平,還裂開了,說明糞便很幹燥,平時沒有注意喝水、吃水果。
拉出一段一段的軟塊,糞塊邊緣清晰,一天兩至三次,這種便便也算及格,但是軟趴趴、黏糊糊的糞便就不太合格了,有點拉稀了,尤其是水樣糞便,需警惕脫水。
另外,你還可以看糞便的顔色,黃褐色的便便可以打滿分,綠色和黃色的便便說明蔬菜和油脂吃多了,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不要太素或太葷。黑色的便便可能是内部出血氧化後改變了糞便的顔色,其他顔色的便便,例如紅色、陶土色,都屬于異常,要查一查腸道或膽管。
好幾天沒有排洩,一點便意都沒有,是怎麼回事?
有的人排便間隔時間長,不是不想拉,而是缺乏排便的關鍵動力——便意,有便意,身體才能順應把糞便排出,缺少了便意可能努力很久隻有一個屁。為啥沒有便意呢?
可能是平時吃得太少了,有的女性節食,每天隻吃些蔬菜、水果,像貓食一樣,腸道内沒有足夠的殘渣,沒有達到積攢量,自然就沒有便意。也有可能是腸道蠕動緩慢,殘渣還在半路上,沒有到達直腸,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老年人身上,要及時檢查,配合一些增強腸蠕動的藥來調理。
平時可以适當吃些谷物、粗糧,容易積攢大便,還有火龍果、蜂蜜、山藥、豬油等潤滑腸道的食物。
總之,從大便的狀态和顔色上可以看出很多問題,例如水樣便、球狀便、血便,但是首先你要把它排出來,很多人在排便這一關就已經很難了,建議大家除了在飲食上下功夫,還要經常去運動,揉一揉肚子,或許大便更容易排出。
參考資料:
[1]上完廁所别忙走,便便的形狀和顔色透露了你的身體問題!·健康時報客戶端.2016-03-02
[2]上廁所時,“大便前頭幹硬,後頭軟粘”,說明什麼?看完漲知識了·北青網.2021-11-30
[3]孩子大便前幹後軟怎麼辦?3招2方用起來·人民網科普.2021-05-0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