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草隸篆行”五大字體,幫助大家對書法字體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篆書】
篆書分為大篆、小篆——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保留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大篆《石鼓文》
‖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李斯作品
【隸書】
‖隸書是從篆書發展而來的,隸書是篆書的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
隸書《曹全碑》
‖總體風格嚴整壯闊而又舒展靈動,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平畫寬結”,整個字的外形呈扁方形。
【草書】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始于篆書向隸書演化的過程,特點是字形扁方,趨橫勢,結構簡約。
章草《急就章》
‖今草由章草衍進而成,已經完全去掉隸書的“雁尾”筆法,結構趨于長方、縱勢。
今草《書譜》
‖狂草比今草更加飄逸奔放,用筆流暢跌宕、筆勢驟聚,筆斷意連、一氣呵成,其運動感與節奏感極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狂草《古詩四帖》
【行書】
行書是行楷和行草的統稱
‖ 端正平穩、接近于楷書的稱行楷,代表作包括王羲之的《蘭亭序》、黃庭堅的《松風閣詩》。
行楷《蘭亭序》
‖放縱流動、接近于草書的稱為行草,代表作有顔真卿的《祭侄文稿》。
行草《祭侄文稿》
【楷書】
‖ 《辭海》形容:“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是現在通行的手寫正體字。
楷書《九成宮醴泉銘》
書法作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承載着中華文化的深蘊内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