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的前世今生
徐立奇
學生日複一日地做作業,緣于教師日複一日地布置和批改作業,教師布置作業又緣于家長一複一日的關注、輔導甚至監控孩子的作業。一個不布置作業的老師,家長估計不會買你的賬。于是,就形成這樣一個作業鍊,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時間太久了,我們會習慣地認為寫作業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手段,做作業和不做作業,做得好和不好成了評價孩子學習好壞的重要标準。
孩子放學了,家長說:“寫作業去”“作業寫完了再玩”。寫完了、寫好了還罷,沒寫完或寫得慢、寫得不好就自然是這個孩子的學習出問題了,孩子的問題自然就會影響到家長和老師的情緒,一切的不悅之情頓生。
這就是作業之殇。
生活在作業這個鍊條中的老師、學生、家長誰都難逃此劫。
那麼,今生的作業又有怎樣的前世?
資料考證:據說是意大利教師羅怕特.納維利斯發明的作業。資料如是:1905年,意大利教師羅伯特-鈉維科斯( Roberto Nevilis )發現學校裡的孩子太不聽話了,無論怎樣苦ロ婆心,都搞不定愛鬧騰的他們,他不清楚這些學生每天都待在一起,怎麼還有那麼多話要說?于是他發明出了家庭作業來對付這些熊孩子,在家庭作業的懲罰下,學生果然變得聽語了。
所以說家庭作業一開始是種罰手段,後來在全球流傳開來。世界各地老師都紛紛效仿他,開始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老師也驚訝地發現家庭作業不僅讓學生們變得聽話了,學習成績也逐漸提高了。
看來從誕生之日起,作業是主要服務于老師的,讓孩子聽話,提高學習成績。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老師們覺得作業的初衷變味了,學生不舒服;布置得少,家長不滿意,空出來的時間怎麼辦?那就是父母用來塞滿“課外輔導”比賽誰家娃“彎道超車”。既然家長喜歡作業,也對應試教育有益,教師也慢慢地“類卷”起來,相互之間比賽看誰的班級考試成績比誰高零點幾分,就說明說教得好,學校也用這樣的成績評價教師之間的差距,評優推先就靠這個。長此以往與素質教育、全面發展越來越遠,惡性循環,充斥在校園内外。
除了量的多少,作業的問題還在于“沒意思”,大部分的作業就是抄抄寫寫,“僅動筆不動腦”。所以最後,作業在學生的心裡變成這樣一個存在:
“舉頭望明月,低頭寫作業。”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寫作業。”
上課寫、課後寫、放學寫、周末寫、假期寫……寫作業時間占據了和上課差不多的時間。
但在老師的認識裡,學生完成作業是天經地義。這不是學習的最終結果,,而是學習的反饋。所以身處角色的不同,對作業的态度也會有分别。
那麼如何用方法論解決作業的矛盾呢?
“雙減”應運而生,且鐵爪留痕,落地生根——堅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作業負擔,堅決減輕學生課外輔導負擔!換教育于本原,給生命以尊重。
近一學期來的作業問題,成為熱點。課堂提質增效,如何增?課外減輕過重負擔,如何減?在各地政府、學校成了研究的熱點、重點課題!
其實關鍵點就是要認識到“作業也是科學”:從系統性和邏輯性的任務流程。作業一定會獲得學生與教師都希望得到的效果。
所以,我們今天真的需要一種新的思維去理解作業,新的方式來設計作業,新的視角來對待作業。
“懲罰”是作業之殇,進化的方向指在非應試的路口:一種輕盈、有趣、科學、多元、跨界的光亮向我們照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