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感覺公司裡的人都不行

為什麼感覺公司裡的人都不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2 04:11:16

編輯導語:來自不同地方的職場人,彙集到一起會是怎樣的場面?本文從接觸員工角度,探讨從大公司出來的人,可能會存在的幾個問題,并詳細分析了問題的源頭,并站在創業公司視角,探讨用大廠員工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一起來看看。

為什麼感覺公司裡的人都不行(大公司出來的人)1

這篇文章分享出來,一定會有一些争議,但我還是把它分享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

必須要強調一個前提,我說的僅以我個人身邊真實接觸到的為例,不是絕對、也不是全部。

隻有在這個背景下,看這篇文章,你才會更加理性一點思考。

  • 不要把平台當成你的能力
  • 别把平台實力當成你的能力
  • 别錯把平台當成你的本事

類似這幾句話,大家多少應該有聽過,在某種程度和場景下,這句話的确是對的。

以我這幾年接觸到的一些員工角度來說,許多從大廠出來的人,都有以下幾個問題。

當然,我這裡說的所有問題,都不是對大企業用人說的 ,而是針對創業企業用人來說的。

所以創業企業,在用大廠人員的時候,就要提前考慮好這些問題。

一、四個問題

1. 理論大于實踐

一些從大廠出來的人,嘴上分析的頭頭是道,什麼東西都能和你扯上幾句。

但是讓他去做事情的時候,就有點支支吾吾了,就會找各種理由說這個不充分、那個不具備。

也許他能把PPT花個三五天給你做得很好看,似乎立馬升華了項目的檔次和意義,但這種東西在具體實操的使用中并沒用。

2. 宏觀大于微觀

不得不說,從大廠出來的一些員工宏觀視角是可以的,不管是對行業還是産業亦或是整個社會上的一些政策等情況。

但核心的問題還是不聚焦、所有分析的問題或者看到的東西,對于具體産品的執行、改進沒有實際的意義。

比如村長最近在做付費社群的變現工具,某個大廠的員工能和你把知識付費這個賽道行業分析一遍,但具體這個産品要改哪些,因何而改,何謂重要、改了如何等等,還是有一些差距。

3. 流程大于實幹

首先得肯定,一些大廠出來的員工流程意識比較強的,或者叫項目的規範意識、标準做的很到位。

以前有個員工來了以後,就搞了個産品疊代流程。

但是站在創業團隊實際的角度出發,這樣的流程本質上意義不大。

比如在我的團隊中,講究的是小步快跑、每周疊代、每日協同。

我就更希望看到這周做什麼,今天做什麼,這周能不能百分百完成,以及下周做什麼,有沒有在本周準備好。

4. 開會大于結果

喜歡組織會議,也是一大特色。

其實在我的角度,創業公司,核心就是執行、執行!

喜歡開會,看起來是讨論,其實某種程度上浪費時間。

因為一個簡單的問題,喜歡反複來讨論,多數的讨論50%的時間是無效的。

如果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對産品的改造、市場的推廣、客戶的溝通上,反而對業務增長更有效果。

二、問題的源頭

不是說,大廠的員工不優秀,而是對于部分崗位的人來說,大廠的實力的确優于個人。

1. 大廠的品牌、資源大于個人

對于銷售、運營、産品這個三個崗位來說,大廠的品牌、資源是大于個人的。

比如同樣賣一個協同辦公的軟件,釘釘的銷售和一個小産品的銷售,對于客戶來說,信任感也好、機會也好都不同。

再比如我面試的時候,經常有大廠員工說自己做了幾千萬、幾個億的流水、幾千萬的日活。

但這些數據都是有前提的,比如你在微信、淘寶上首頁上放個小入口,或者二級頁面放個投票、打卡的入口,自然流量都有幾百萬。

可在一個創業公司的平台上,你做了一模一樣的活動,甚至更好的活動,可能上線之後就無人問津。

2. 大廠的陳條舊式産生了思維定式

一個人一旦在一個大廠待久了,就很容易受到這樣的氛圍、方式的影響。

但最怕的就是,認為這就是全部或者這種方式在所有的公司裡都能行得通。

從大廠出來的員工,想要更好的适應社會上各種公司的節奏,場景,就得打破一些陳條舊式。

比如有些事情去做了,比分析來分析去很重要。

再如創業小團隊裡本來就三五個人,公司總共也就是一二十個人,優化一個功能、開發一個新功能,直接去做就行,而不是要走各種亂七八糟無效的流程。

創業公司裡面,每一個人都是銷售,都是産品、都是測試,也都是客服。

三、創業公司 在用大廠員工的時候

許多創業公司,喜歡招募大廠員工,如果從設計、技術的角度來說,在人力成本可接受的範圍,這是不錯的。

很大一部分的大廠技術、設計人員在這方面的能力都很高,能幫助創業公司提升很大一個層級。

但還是要注意兩個陷阱:

1. 招募高級人才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招募大廠的高級人員需要注意,要看自己到底是做什麼業務的。

你要招募的是實幹家,是自帶資源的,是有豐富問題經驗的,不是招募管理者。

我見過許多創業團隊,花了三五萬招募了一些高級經理或總監到團隊,但是實際上發揮的作用很弱。

最終的落地執行還是普通員工去做,但普通員工又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小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不需要那麼多的管理者,老闆 一個主管就足夠了。

但事實上,許多創業公司就十幾個人,總監就有三四個了。

2. 招募有資源的人

對創業公司來說,核心是快速從0-1的階段。

所以要招募的人,要招募有資源的人,來了就能帶來客戶、方案等等。

否則你花錢兩萬招的人和花1萬招的人,本質上沒啥區别,因為對于項目本身沒有任何幫助。

一定要謹慎那些在面試中,把各種數據說得很漂亮的人,因為這些數據在某種程度上都要打5折,甚至更多。

因為這些不是他本人真正的核心能力,就好比在淘寶某類目做商家運營的,他要做個活動,和商家至少在溝通上很順暢,可能發布就有幾十上百個商家報名。

但是如果是在一個創業公司,可能你需要你自己挨個去找商家。

四、大廠員工離開大廠之後

這裡并不是說大廠員工不好,而是水土不服。

在大廠有大廠的工作方式,有各種資源、有技術大牛、有明确的分工等等。

但在創業小公司,凡是都需要親曆親為。

所以對于從大廠離開的員工來說,有四個建議:

1. 還是選擇大廠

比如你從小米離開,那去網易、抖音、搜狐、阿裡、騰訊、百度等等,這樣都比較合适。

很多工作的氛圍、流程、待遇、工作的方法都能符合,同樣你還可以繼續利用大廠的品牌、資源。

2. 去成熟性的企業

如果對大廠不感興趣了,但還想獲得同樣的機會或資源,那可以去潛在的獨角獸企業,比如已經融資到D輪、E輪了,或者公司規模已經超過二三百号人了。

這樣你去了,也能當個高級經理、總監甚至更高的職位,你之前的一些方法論等等,也許還能用得上。

3. 選擇去創業公司

如果你真的厭倦了大廠,或者對某個公司的創業項目極其感興趣,或許受到朋友号召。

那麼首先自己要降低預期,其次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主動獲取足夠多的資源。

因為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除了能給你發工資,許多東西都是要靠自己打出來的。

4. 選擇自己去創業

還是剛才那句話,不是說大廠出來的員工不優秀。

因為目前市面上多數新興的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以前都是從大廠出來的,這些人的确很優秀。

所以,如果你想選擇自己創業,也要思考清楚。

4.1 你自己是否有足夠多的資金

不管是自己之前上班、公司股票賺到了幾百萬幾千萬,還是你拿到了幾千萬融資,因為多數創業都是失敗的。

4.2 你自己是否足夠有資源

比如技術、人脈、市場、客戶,之前在大廠是否有儲備,或者哪怕你是大廠出來的,也注定失敗。

4.3 你想走的創業路線是什麼

或者你可以走什麼創業路線。比如有些大廠出來的牛人,事業部總經理等等。

除了自己有錢,出來就能有其他大牛跟着,就有機構主動送錢。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你當然還可以招募大廠員工。

但你不是的話,隻是心中有夢想,略微有點資源或者懂某個行業,那還是建議你招普通公司的員工,從小辦公室開始。

所以在這裡我還是想善意的提醒一些大廠的普通員工,你不可能永遠在大廠,但一直有年輕人會進入大廠。

對于你來說,要更加清醒的看待自己的能力,要思考自己的退路。

如果有一天你不在大廠了,你擁有什麼?

是見識?是思考能力?是客戶資源?是技術?還是資金等等?

哪些是你自己真正可以随時用的,且能帶來實際收益的。

同樣的也告誡所有不在大廠的普通員工,也要反思自己,你到底具備了什麼?

你有什麼優勢、資源是不可替代的?

你又有什麼,能讓你持續變現、賺到錢的。

#專欄作家#

十裡村,十裡村(shilipxl),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偶爾分享生活,關注電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