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業績增加1021%的公司怎麼估值?
跟誰學(NYSE:GSX)2月18日發布财報,Q4收入同增413%至9.35億元,淨利潤同增659%至1.75億元,現金收入同增396%至15.79億元。業績表現非常的好,财報當天股價漲了9.7%,隔天又漲了18.8%。
論市值,106億美元的跟誰學稱得上“在線教育龍頭”(港股的新東方在線市值306億港币),這樣一家公司沒有收獲掌聲,而是很多的争議:
有股價/估值層面的,1年5倍(上市暴跌兩天之後,股價從9.4漲到45)都快漲成了妖股,35倍市銷率;有業績層面的,K12在線教育行業全場虧損送人頭,隻有跟誰學一人超神(連續7個季度盈利);也有團隊層面的。7個創始人走了4個還有1個媒體報道年後走——這無疑給投資者很大的想象空間,這公司是不是有問題。
業績發布當天晚上,在群裡聽業内人士講這家公司,學到不少東西,但感覺對他的了解還有些朦胧,所以這兩天研究它的模式和估值。
01、講師年薪百萬拉高上限
K12線上培訓有3種授課模式:1對1,小班(30-50人),大班(千人)。好未來和新東方這樣的,往往既做線上的小班和大班,又做線下的小班。跟誰學就頭鐵的認準大班,好處是占盡規模效應的便宜。
大班最核心的價值在于人數和單價,跟誰學用不菲的價錢招募頭部名師,驅動着這兩個參數的提升。
據國盛證券信息,2018年,2019年Q1,跟誰學主講名師工資中位數達到90萬。Q4電話會裡管理層表示講師待遇一直在提升,所以說講師百萬年薪。他們的招募标準嚴格,2018年講師面試通過率1.87%,僅招聘線上線下頭部5%名師,受聘主講平均11年教學經驗。
來看看名師長什麼樣子。
安徽重點高中挖來的語文老師。
新東方挖來的數學老師。
由于待遇非常好,績效工資之外還在談股權激勵,所以高管披露2017年以來,上課人數超過1000人的講師沒有跳槽的,留任率100%。
這個水平的講師,整體水平要高于好未來、新東方,因為本來就是從它們那(以及衡水中學、人大附中等學校)挖的最好的一撥。
具體運營數值表現在:
課時費高,跟誰學大班70-95元/小時,行業平均30-45元/小時;
班級人數不斷提升,2018q1的680人,2019q1的980人,2019q4的1700人,看這趨勢今年就要超2000人~
每個學生收的錢更多,以及每個班聽課的學生更多,名師的杠杆被放到最大。基于此毛利率提升的很快,從2018年同期68%增長到80%(不包含股權激勵)。
02、在線教育界淘寶的“殘值”回收
殘值通常指某項資産使用期之後,預計能收回的殘餘價值。這裡用殘值這個詞想表達的是一個模式失敗後,還殘留的資源,跟誰學全憑它們才區分開與同行的差距。
2014年陳向東(跟誰學創始人)從新東方離職創業,那時候互聯網 、O2O概念正火,他當時想做“在線教育界的淘寶”,連接教育機構(老師)和學生,用融資拿來的錢一頓操作猛如虎——2015年平台入駐上萬家機構,15萬 老師。
但由于最終沒找到赢利點,2017年“在線教育界的淘寶”這個夢碎了。當年從服務B端的S2B2C模式,轉型為服務C端的B2C模式。
以上失敗經驗為跟誰學帶來三項“殘值”:
微信媒體矩陣的流量。跟誰學在O2O階段就開始探索微信流量變現,為内部上百個公号提供拉新、互動等技術支持。這塊儲備了大量的C端用戶。
簽約老師的自來水。公司的主講老師中,大概有一半左右是轉型前平台上的優秀教師,它們之前是做O2O來的,自身就有大量的學生資源可做變現。
IT能力。此前是服務B端的商業模式,有很強IT能力,這讓跟誰學大班學生容納量從680人到1700人過程中,無需借助外力進行技術升級,其同時在線10萬個學生聽課平均遲延300毫秒。像新東方在線就要找翼歐、騰訊提供技術服務;好未來就要找勝友、騰訊提供技術服務。
前兩項讓跟誰學的銷售費用(主要是獲客成本)要優于對手,2019年全年,跟誰學的獲客成本為470元左右。其他公司普遍在700-800元,部分高達1500-2000元的都死了或艱難求生。最後一項IT能力,讓專注于大班模式的跟誰學沒有技術瓶頸。
收入提升的快,而且大班的規模效應不斷提升,毛利高。主要的成本獲客費用,又因為此前失敗的經曆留下的資源,遠比同行低。得益于此,跟誰學連續7個季度盈利。增速高了,老人跟不上,張懷亭早就務虛,兩個負責B端業務的聯創實際是因為轉型走人,至于上市前換CFO都懂。
跟誰學現在的問題,不是那幾個争議的問題,不是能不能活下來的問題(現金流很強)。而是它的優勢是否有持續性,怎麼估值。
03、跟誰學怎麼估值
之前在群裡說過簡單的估值方法,就是評估未來三年的業績,然後算出對應的估值,看符不符合自己的投資收益率。
現在的跟誰學明顯是非常高估,即使參數全部按最大的來算都是很高估:
今年肺炎這麼嚴重很有可能實現管理層預估2020年收入25-60億,我們就200%增速63.3億算,到2022年逐漸下滑到40%的高增速(2021年增速直線内插140%)就是195億收入。
假如還能夠保持住2019年13.6%的淨利率(大概率保不住),利潤就是26.5億,按增速乘以40倍市盈率,三年後跟誰學值1061億元,而現在它的市值已經到了742億元,折算年化收益率是12.6%。
買這種公司,要留足安全邊際及收益空間,每年預期至少是30%吧,現在這個估值買入了肯定是無利可圖的。
上面說“大概率保不住13.6%淨利率”的原因:
首先,名師的影響力會逐漸被湧入的學生,以及逐漸升高的收入稀釋。Top10名師貢獻收入比例從2019q1的46.6%下降到q3的34.6%。這方面的收入增速和毛利會降低。
其次,微信紅利和簽約教師的紅利也會被時間稀釋,獲客成本會在競争中被逐漸提升。實際上2019年暑期/三季度的搶人大戰,已經提升了銷售費用——2018年銷售費用是31%,2019年是49%。這個行業就微信和頭條兩個主要獲客渠道,同質化産品,而且短期分不出勝負的情況下,占據關鍵生産要素的公司吃大肉。
一句話總結,現在買入跟誰學,有點鐵鍋炖自己的意思。
————分隔符————
往期文章精選:
,
- 現在,阿裡把優酷等文娛業務,賣給今日頭條的最佳時機
- 老妖芒格2020年Daily Journal股東會問答:多數人再努力也仍是底層(萬字長文)
- 小米的高端化很難成功,就像二戰時德軍的“導彈笑話”
- 年報季|平安好醫生嬗變:不再是“洗流量”的邏輯
- 阿裡巴巴,21世紀的蒙古帝國
- 科大訊飛:11年16倍的“最慘”人工智能公司
- 現在,美團收購滴滴的最佳時機
- 緻海康威視22萬股東:智者務其實,愚者争虛名
- 董監高“十級大地震”的中國平安:像一隻沒有腳的鳥
- 碧桂園、萬科、恒大和融創,今後五年誰最具投資價值?
- 今天的騰訊就像3年前的百度:“一代宗師”也會老去
- B站,逃得過被“收編”的宿命嗎?
- “網文大佬”閱文的本質:業績高度不确定的影視公司
- 留給“中國雲計算第一股”優刻得的時間不多了
- 市值管理技術哪家行?福建廈門找瑞幸
- 傳音控股的“國際下沉”走到了終點?
- 從人類學角度看拼多多
- 掃地機器人龍頭科沃斯:被小米系壓的“自斷一臂”
- 小米和格力的“戰争”全面升級
- A股、港股、中概股企業的《慶餘年》
- 你在嘲笑巴菲特,巴菲特在等你破産!
- 緻A股投資者:比小聰明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底層操作系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