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不給保價了?黑貓投訴官方微博今日爆料,有消費者在平台投訴,稱其在順豐郵寄的顯示屏(已保價)在郵寄前完好無損,郵寄後卻花屏損壞;而順豐方面卻推诿不處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順豐不給保價了?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黑貓投訴官方微博今日爆料,有消費者在平台投訴,稱其在順豐郵寄的顯示屏(已保價)在郵寄前完好無損,郵寄後卻花屏損壞;而順豐方面卻推诿不處理。
無獨有偶,近日也有消費者向媒體反饋稱自己在順豐保價郵寄的5000元包包,收到包裹後發現包存在破損、染色等情況,而順豐在半個月之後給出的回應是“連運輸總共賠償50元”。
據了解,類似的情況并不罕見。經查詢,在黑貓平台中針對順豐速運的3800餘投訴中,與保價相關的投訴占了大多數,尤其是在“順豐保價5000僅獲賠50”事件被曝光之後,相關投訴尤為突出。
那麼,順豐所推出的保價服務真的是如爆料所言那般名不符實?對此,我們先來看看所謂的保價服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根據順豐官網顯示,保價屬于增值服務,官方對其介紹為“當貨物在運輸途中發生丢損,我司将按照聲明價值和損失比例進行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貨物實際損失。”這一官方定義就與一般消費者所理解的“保價”有所出入。
在大多數消費者看來,保價就應該是自己保多少,出現問題就應該賠付多少。而在順豐方面,保價金額并非等同于實際賠付金額。這一源頭上的理解分歧是造成諸多保價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這一棘手問題其實可以很輕易的防患于未然。隻要順豐的工作人員在消費者進行保價時,将這一服務詳盡的介紹清楚,并且這一行為是具有強制性的。
在我國首部針對快遞行業的《快遞暫行條例草案》中,快遞企業的保價業務正式取得了合法地位,同時寄件人的保價權利也得到确認。
《條例》要求,企業在用戶填寫快遞運單前,應當提醒其閱讀快遞服務合同條款,遵守禁止寄遞和限制寄遞有關規定,告知相關保價規則和保險服務項目。
但實際上,由于快遞員趕時間等多種原因,當用戶想要進行保價時,快遞員往往隻會簡短說明一下收費标準。而這一場景也極易導緻另外一個潛在問題。
按照順豐《電子運單契約條款》中規定“當托寄物品價值超過1000元時,您應當在寄件時向順豐如實聲明,如您未聲明并保價,視為價值不超過1000元”。這也許就是“保價5000僅獲賠50”的原因所在。
如此看來,今後大家想要自己購買的保價服務可以獲得成功理賠,不僅需要向快遞企業聲明保價價值,還要将自己郵寄物品相關的發票、單據以及報價單等都進行妥善保管。
根據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郵政業業務總量完成12345.2億元,已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這一數據的背後,說明快遞早就深入影響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國内衆多的快遞企業中,憑借行業最多的全貨飛機順豐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行業一哥”。
強大的業務實力也成為了消費者選擇快遞服務時優先考慮順豐的理由。不過,就目前順豐針對用戶使用保價服務之後的反饋來看,在做大做強之後,順豐終究也無法避免那個老生常談的店大欺客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