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秋季養生食譜三餐

秋季養生食譜三餐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8 05:03:54

秋季養生食譜三餐(秋季養生怎麼吃)1

入秋後,晝夜溫差加大,更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此時飲食宜清淡甘潤為主,可多選擇蜂蜜、銀耳、蓮藕等養陰生津、潤燥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食物以及油膩食物,也不宜多食寒涼之物。同時秋分後天氣漸涼,是胃病的多發與複發季,要注意胃部養護。在此推薦幾道秋令美食。

【油焖茭白】

原料:茭白、醬油、蔥、料酒、鹽、糖。

制作方法:

茭白切塊備用;鍋中加适量油,放入茭白,小火翻炒,直到茭白表面起皺;再放生抽、糖、鹽炒勻,最後放料酒,加少許清水,蓋上鍋蓋,大火焖8-10秒;出鍋時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

茭白又名高瓜、菰筍、茭瓜,為禾本科菰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江南特有的水生蔬菜,屬“水八仙”之一,與莼菜、鲈魚并稱“江南三大名菜”。茭白是秋季當季蔬菜,味甘性寒,歸肝、脾、肺經,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渴、利二便等功效,适合此節氣食用。不過茭白性寒,脾虛洩瀉者慎食。

【木耳黃花菜炒肉絲】

原料:黃花菜、木耳、豬五花肉、鹽、醋、蔥姜蒜适量。

做法:

黃花菜和木耳洗淨泡發,五花肉切絲,蔥姜蒜切碎;熱鍋倒油,先放肉絲,小火煸炒出油,然後放蔥姜蒜炒出香味,接着放入黃花菜和木耳翻炒;鹽、醬油、醋調味即可。

功效: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古時稱療愁花、忘憂,如今被人們稱為“健腦菜”。黃花菜營養價值高,富含卵磷脂、維生素A、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等,具有提高記憶力、潤腸通便、滋潤皮膚等功效,很适合秋季食用。要注意的是,黃花菜鮮花中含有秋水仙堿,食用鮮黃花菜前,最好經60℃以上高溫處理,吃時再用沸水焯久些,以免中毒。

【蟹肉扒豆腐】

原料:蟹肉、豆腐、豬瘦肉丁、水發香菇丁、料酒、濕澱粉、精鹽、豬油、蔥段。

做法:

豆腐入鍋煮沸,撈出切塊;油鍋燒至六成熱,入蔥段煸香,推入蟹肉稍炒,烹入料酒,炒勻鏟出;油鍋燒熱,入肉丁煸炒,加入精鹽、清湯、香菇、豆腐燒沸,改為小火燒至入味;将豆腐撈出裝盤,鍋中加蟹黃燒沸,用濕澱粉勾芡,倒在豆腐上即成。

功效:

豆腐有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功效。同時豆腐屬優質蛋白,消化吸收率高,适合老年人食用。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9-10月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此時的螃蟹不僅味美,對身體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這道菜肴葷素搭配,清淡不膩,适用于秋天陰虛咳嗽、瘦弱乏力、消渴等病症。

【玫瑰枸杞沙參粥】

原料:粳米、北沙參、枸杞子、玫瑰花、冰糖适量。

做法:

分别把粳米、北沙參、枸杞子、玫瑰花洗淨;将北沙參放入砂鍋中倒入适量水,以沒過藥材兩厘米左右為宜,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20分鐘左右,将藥汁滗出并倒入幹淨碗中;将粳米、枸杞子及藥汁倒入另一口幹淨的砂鍋,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慢煮至粥成,快要出鍋時加冰糖調味,撒上玫瑰花即可。

功效:

秋燥緻病主要原因是耗傷津液,因此秋季飲食宜多為身體補充津液,可多食湯羹類等流食。北沙參、玫瑰花、枸杞子三者合用使得此粥具有生津潤肺、滋陰潤燥、祛風除濕的效果。

【玉合蘋果湯】

原料:豬瘦肉、蘋果、玉竹、百合、陳皮、蜜棗。

做法:

将蘋果、豬瘦肉、玉竹、百合、陳皮洗淨,蘋果去核切成小塊,豬瘦肉切小塊。鍋放火上加适量清水,放入玉竹、百合、陳皮,煮開時加豬瘦肉、蘋果、蜜棗,改用中火炖至肉爛熟即成。

功效:

秋天可适當吃些酸味水果,如桔子、山楂、蘋果等。豬肉具有補腎、滋陰潤燥功效,煮湯配以具有滋陰潤肺功效的百合和玉竹,使此湯調和五髒的功效顯著。玉合蘋果湯适宜口幹咽燥、便幹等人食用。正常人亦可以此防秋燥。

【杏仁潤肺湯】

原料:南杏仁、北杏仁、蜜棗、豬肺、精鹽、湯料适量。

做法:

将豬肺洗淨,去筋膜切塊,放入開水汆,撈出瀝幹水分,下熱鍋炒幹水分;南、北杏仁洗淨,蜜棗去核洗淨,鍋置火上加清水适量,放入湯料、豬肺、蜜棗,南、北杏仁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煲至熟放入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

杏仁有南北杏仁之分,北杏仁補肺燥,南杏仁降肺氣。同時,杏仁富含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豬肺具有補虛、止咳、止血功效。三者合用使得此湯具有補益肺氣、止咳化痰的作用,也可以用于肺炎恢複期調補身體。

作者:馬莉(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圖: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