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8 17:33:14

中元節,俗稱“鬼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中元節作為傳統祭祀節日,不可避免地會與“鬼”扯上關系,帶上一點靈異色彩。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1

說到鬼,你會想到什麼?

今天中元節,

一起看看叫“鬼”又不是鬼的那些事兒

鬼壓床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從睡眠中醒過來,感覺自己的意識是清醒的,但整個身體卻無法動彈,喊也喊不出來,像是被“封印”在床上。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2

事實上,這是一種叫做睡眠障礙的疾病,在醫學上被稱為睡眠麻痹。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大腦已經醒過來了,但你的身體卻還在沉睡中。

為什麼會遇到“鬼壓床”?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熬夜,失眠焦慮。

2.睡覺不老實,喜歡趴着睡覺或者蒙頭大睡。

3.患有“發作性睡病”,比如嗜睡症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

如何緩解“鬼壓床”?

1.減少熬夜,盡可能保持規律作息。

2.睡前少看刺激性影像。

3.保持鎮定,“鬼壓床”症狀幾分鐘之後可以自行緩解,沒必要恐慌。

4.可以嘗試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小肌肉群,如手指或腳趾,或者動動眼睑。隻要有一處松動,整個肌肉大罷工就會很快終結。

若經常發生“鬼壓床”,并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記得盡快求助醫生。

鬼探頭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3

什麼是“鬼探頭”?通俗來講,就是前方有車輛或障礙物阻擋視線時候,從路邊蹿出一輛非機動車或行人,司機來不及避讓,往往造成車毀人亡的慘劇。

哪些地方容易出現“鬼探頭”?

>>>>公交車站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4

>>>>路口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5

>>>>變道超車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6

>>>>紅綠燈處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7

如何避免“鬼探頭”?

1.紅燈變綠燈起步時,切勿搶行:即便紅燈已亮起,也有不少行人和電動車基本不看紅綠燈,甚至不走斑馬線,所以切勿搶行。

2.路經公交站台,減速慢行:首先要減速慢行;其次,閃兩下大燈提示公交車後方有車輛經過;最後,當車身與公交車車身位置重合時按下喇叭,提示乘客小心車輛。

3.路側停滿車的地方,注意周邊:在路側停滿車的路段,多留心觀察周圍動向。

4.旁邊有并行車輛時,錯開距離:一旦旁邊車輛突然刹車,很可能是因為一側道路出現突發情況,而此時給你的反應時間極短,來不及做出應急反應。

5.養成“備刹車”的好習慣:當駕駛員松開油門時,腳不要放在油門上,而是放在刹車踏闆上,随時準備踩刹車。

6.保持車距,控制車速:保持一定的車距,同時看好周圍,嚴控車速。

酒鬼

這應該是生活中最常見,但殺傷力最大的一種“鬼”。

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大腦反應遲鈍,手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刹車及方向盤,同時無法正确判斷距離和速度,極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産安全。

  • 鬧劇!當醉駕孕婦撞上醉駕朋友…
  • 吓sker人!東莞一司機醉駕撞死人,逃逸途中再撞人…

這份酒駕“豪華套餐”請接好!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8

走鬼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9

在香港,“走鬼”幾乎家喻戶曉,幾十年前,它是流動小販違法擺賣時,逃避執法人員抓罰而相互招呼走脫的暗語,後來被人們當作無牌流動小販的代名詞。

事實上,香港的“走鬼”已成為一個特殊的零售市場,直接影響着部分市民的生活。

“走鬼”始于三四十年代,香港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走鬼”這一名詞呢?

油炸鬼

油炸鬼其實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油條,廣府人把油條叫作“油炸桧”,粵語發音和“油炸鬼”非常相似,慢慢就傳成了油炸鬼。所以不要以為廣東人個個比鐘馗還猛,能直接把鬼扔下鍋。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10

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其實油炸鬼跟嶽飛也有着相當大的關系!

相傳公元1142年,嶽飛受奸臣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的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百姓聽說後,人人義憤填膺,某油炸食品店的老闆抓起一塊面團捏成一男一女兩個小人,将它們粘在一起,丢進油鍋,連聲高呼:“都來吃油炸秦桧啦!”一時間,百姓紛紛效仿,大嚼“油炸秦桧”洩憤。而“油炸鬼”,便是從“油炸桧”的諧音而來的。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11

但是,油條不要吃多

畢竟在廣州容易熱氣(上火)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12

鬼畜

鬼畜鬼畜,又鬼又畜的,一聽就不是什麼好東西。那麼問題來了。鬼畜到底是什麼鬼?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13

鬼畜視頻來源于日本,原本的名字應該叫“音MAD”。但在中國,由最早出現的音MAD《最終鬼畜妹フランドール・S》中的“鬼畜”略稱而得名。

随着鬼畜的發展,含義再次發生改變,變成了“鬼畜=音MAD 鬼畜調教 人力VOCALOID”。

自此開始,B站的發展以及社交媒體的興起,最終形成了鬼畜文化這一亞文化類型。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14

太抽象了聽不懂?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創作形式。一個簡單的頻率,幾秒鐘的循環,就給人一種笑到停不下來的沖動。其畫面和聲音重複率極高,相當“洗腦”和“魔性”。看第一遍,這是什麼玩意兒?看第二遍,好像還挺魔性的。看第三遍,根本停不下來啊!

你聽說哪些“鬼”又不是鬼的詞呢?

歡迎留言讨論

七夕晚上看鬼片的文案(夏日納涼特輯叫)15

綜合整理

編輯 張紫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