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陶淵明像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後私谥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浔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辭賦以《歸去來兮辭》最有名,有《陶淵明集》傳世。其詩文語言質樸、自然又頗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約寫于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戰亂頻繁,生靈塗炭。其時陶淵明已歸隐多年,對于戰亂造成的苦難,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無法改變現狀,隻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産生的。
三、文體知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叙事、描寫、狀物,也可抒情、議論、說明,通常的寫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寫景、狀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識積累
(一)通假字
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二)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義:隐隐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 古義:整齊的樣子。今義: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原是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統稱,現僅指運輸事業。
5.率妻子邑人 古義:妻子和兒女。
今義:男女兩人結婚後,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 來此絕境 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7.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7.無論魏晉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果都不會改變。
8.不足為外人道也
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
9.遂與外人間隔
古義:隔絕不通音信。
今義: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
(三)一詞多義
1.出 不複出焉(動詞,出去)
皆出酒食(動詞,拿出)
2.尋 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尋病終(副詞,随即,不久)
3.之 忘路之遠近(助詞,的)
漁人甚異之(代詞,這種景況)
具答之(代詞,代指對方的問題)
處處志之(助詞,不譯)
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4.舍 便舍船(離開,動詞)
屋舍俨然(房屋,名詞)
5.為 捕魚為業(作為,動詞)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介詞)
(四)詞類活用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複前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欲窮其林(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此中人語雲(名詞作動詞,告訴)
處處志之(名詞作動詞,做标記)
(五)文言句式
1.判斷句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省略主語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分别省略主語“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後省略主語“人們”)
③(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語“村中人”“漁人”)
(2)省略賓語
①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問”“要”後省略賓語“漁人”)
②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為”後面省略賓語“之”)
③餘人各複延至其家。(“延”後省略賓語“漁人”)
(3)省略介詞
林盡水源。(“盡”後面省略介詞“于”)
(六)成語積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開朗:比喻對某一問題長期思索不解而後突然明白。
3.怡然自樂:形容和悅而得意的樣子。
4.無人問津:比喻無人過問而十分冷落。
(七)名句積累
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
2.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五、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①):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②、③):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漁人再訪桃花源“不複得路”和劉子骥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課文翻譯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為:作為。
緣:沿着,順着。
芳草:香草。
鮮美:鮮豔美麗。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缤紛:繁多而錯雜的樣子。
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一個以捕魚為業的人。(有一天)他劃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數百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這裡的)香草鮮豔美麗,飄落的花瓣繁多。漁人(對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原文: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仿佛:隐隐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極:非常。
才:僅。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俨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
譯文: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着)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隐隐約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于是離船上岸,從洞口進入。起初,洞非常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數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這裡)土地平坦寬闊,屋舍都很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
原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阡陌:田間小路。
相:互相,指雙方。
悉:都。
黃發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
并:都。
怡然:快樂的樣子。
譯文:田間小路交錯相通,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個個都安閑快樂。
原文: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乃:竟然。
具:詳細。
要:通“邀”,邀請。
鹹:都。
譯文:(桃花源人)見了漁人,竟十分驚訝,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有人)便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中聽說來了這麼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
原文: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雲:說。
先世:先代,祖先。
妻子:妻子和兒女。
邑人:同鄉。
複:再,又。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譯文: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聽了)都感歎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飯食(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就告别離開了。桃花源人告訴(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說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既:已經。
扶:沿、順着。
志:名詞作動詞,做标記。
及:到。
所志:所做的标記。
遂:終于。
譯文:南陽的劉子骥,是個清高的隐士,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去(探訪桃花源)。計劃還未實現,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七、問題歸納
1. 開篇對桃花源的自然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這裡的自然環境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圖景作鋪墊。
2. 作者是怎樣描繪桃花源的?有怎樣的用意?
為了突出主旨,作者從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兩方面描繪了美麗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作者所描繪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圖景,寄托着作者的社會理想。
3. 桃花源人來到此地的原因是什麼?交代這個原因有何作用?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交代了桃花源人來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表現了桃花源人對戰亂的厭惡、痛恨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寫了作者對秦漢以來,特别是對東晉黑暗腐朽社會的否定。
4. 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歎惋”?
漁人講完秦末以來的曆史及當前社會狀況,桃花源人為外面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歎惋,為桃花源外人一直過着痛苦的生活而歎惋。
5. “處處志之”與“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
不矛盾。作者這樣寫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桃花源隻不過是作者一個美好的社會理想罷了。
6.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結尾寫劉子骥是否多餘?
這樣寫并不多餘。結尾寫劉子骥這位真實的曆史人物探訪桃花源沒有成行,是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尋覓,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樣的社會理想是無法實現的。
【課後思考探究】
一、桃花林屬于自然環境美: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這些鮮豔的桃花,在溪流的兩岸格外惹眼,它們在春風中搖曳生姿。桃花源中重點是人文美景: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這裡是一派祥和的景象。百姓善良、好客,他們在享受着桃花源中幸福、和睦的生活的同時,擔心受到外界的打擾。這些都讓我們在羨慕桃花源人生活的同時,也在替現實生活中的百姓擔憂。
三、1.第一問:漁人“具言”,主要是回答桃花源中人的問題“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如:今是晉,秦之後尚有漢、魏,魏之後方為晉。點撥:作者不正面詳細叙述這一對話過程,卻用總述的方式把它濃縮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很好地反映了陶淵明文章的語言風格。
第二問:桃花源中人感慨時光流逝之快,政權變更之頻繁,百姓們會遭受無窮的苦難。因為桃花源中人就是“避秦時亂”來此的,表明了桃花源中人“歎惋”的原因。
2.第一問:“如此”包括自己(漁人)發現桃花源的過程,進入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整個桃花源中和諧、甯靜、幸福、太平的生活氛圍。
第二問:如果把這些内容一一寫出來,就顯得有些啰唆與重複了,因為這些内容前面已經交代過了;同時這樣安排也增強了桃花源的神秘感,也為後來“遂迷,不複得路”埋下伏筆。
點撥:結合原文不難弄明白漁人所說的内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即可。表達效果可以從表現主題,與下文的關系等方面來考慮。
四、1.作為;向。2.離開;房屋。3.于是,就;竟然。
五、1.鮮美:古義,新鮮美好;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指運輸事業。
3.妻子:古義,妻子兒女;今義,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指沒有出路的境地。
4.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果都不會改變。
六、“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①桃花源中的美景,(自然美景和人文美景);②桃花源中人幸福、和諧的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人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到處是
一派幸福、快樂的景象;③沒有戰亂、剝削和壓迫,人人平等。作者借桃花源表達了希望能生活在一個沒有剝削壓迫、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桃花源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會。
【同步練習】
一、積累與運用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
邑人( ) 詣太守( ) 垂髫( )
1、huò、yǎn、qiān mò、yì、tiáo
2、按拼音填漢字并解釋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 )來問訊 B、便yāo( )還家
C、yuán( )溪行 D、xún( )病終
E、欣然guī( )往 F、後suì( )無問津者
A.鹹 全、都 B.要 同“邀”邀請 C.緣 沿着 D.尋 不久 E.規 計劃 F.遂 于是,就
3、給下列各句中的古今異義詞加點并寫出其古義及今義。
A、阡陌交通 古義 今義
B、率妻子邑人 古義 今義
C、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D、詣太守,說如此 古義 今義
E、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
F、芳草鮮美 古義 今義
A.交通 交錯相通 “交通運輸”
B.妻子 妻子和兒女 專指男子的配偶
C.絕境 與人世隔絕的境地 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出路的境地
D.如此 像這樣 這樣
E.無論 不要說,更不必說 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不管”F.鮮美 (指色彩)鮮豔美麗 指食物味道好、濃
4、填空。
①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詩人 ,名 ,字 ,生活在戰亂頻繁的 朝。文章虛構了一個 的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幅 的生活圖景,反映了廣大人民 的願望。
②《桃花源記》以 為線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順序來叙述了漁人的所見所聞,層次清晰。
③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會生活平靜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句是: 。
①陶淵明 潛 元亮 東晉 安樂甯靜的,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 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 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亂②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 發現 訪問 離開③土地平曠,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5、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A、問所從來
B、後遂無問津者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A.問/所從來B.後遂/無/問津者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列各文段,完成6---12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 )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數日,( )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俨然: 屬: 阡陌: 垂髫: 要: 絕境: 遂: 惋:
俨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阡陌:田間小路 垂髫:指小孩要:同“邀”邀請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遂:于是、就 惋:驚訝、驚奇
8、将“漁人”、“村人”兩詞語準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9、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并解釋其古義和今義。(至少三個)
答: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交通運輸”。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語,“不管”。
10、用語段中的原句回答。
①表現“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②村人見漁人後,“大驚”“問所從來”是因為他們
③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④“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⑤“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是:
(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來此絕境,不複出焉(3)鹹來問訊(4)先世避秦時亂(5)與外人間隔
11、從上面語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用簡潔的文字填入方框中。發現桃源 訪問桃源 離開桃源
12、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回答其歎惋的原因是( )
A.為漁人費了這麼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歎惋。
B、為自己住在這裡消息閉塞,竟不知道外界有這麼大的變化而歎惋。
C、為外界社會的動亂、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歎惋。
D、沒有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都已經是晉朝了。
13、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為什麼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樣評價?寫一段話表明你的看法。
桃花源是一個作者虛構的、和當時生活現實相對立的理想社會,這裡的生活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中的社會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壓迫、反對戰争的願望,同時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社會,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隻是一種幻想,在階級社會裡是不可能實現的。
閱讀題
1.本文的行文線索是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
2.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句子是: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
3.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是: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文中描寫桃源人精神狀态的語句是: ;描寫桃花源生活環境的語句是: ;描寫桃源人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是: 。
甚異之;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5.表現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 , ;說明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的句子是: 。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與外人間隔。
6.文中寫桃源人“見漁人,乃大驚”,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答:為了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之久遠
7.桃花源人“皆歎惋”的原因?
答:為陶淵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歎惋。為桃源外的人痛苦生活而歎惋。
8分别概括文章二,三段的段意,并給第二段分層。
答:(二)漁人進入桃花源及見到的景象豁然開朗。//土地平曠
1)繼續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
2)繼續桃源人的幸福美好生活
(三)漁人在桃花源的生活經曆
9.文中“不足為外人道也”表達了桃園人怎樣的意願?
答:不希望受到外人的騷擾或侵襲,繼續在桃花源中生活。
10、作者描繪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美好的社會,意圖是什麼?
答:一是表達自己對黑暗社會的不滿,二世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生活在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和樂富足、甯靜純樸的理想社會,三同時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
11、聯系全文思考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
答:生活在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和樂富足、甯靜純樸的理想社會
12文章結尾寫“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後來卻又為何“遂迷,不複得路”?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
答: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13、文章既然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最後又交待了“南陽劉子骥”,是否多于?為什麼?
答:不多餘,這樣寫是為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尋覓作渲染,增強表達效果
14、翻譯下列語句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2)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3)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