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舉重多少公斤級是怎麼說的

舉重多少公斤級是怎麼說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20 10:53:36

舉重多少公斤級是怎麼說的(舉重的公斤級566269)1

舉重的級别劃分,主要考慮到四個因素(考慮到篇幅限制,以下都以男子的級别設置為例):

一、全球人口的身高分布(決定體重級别的上下限)

舉重運動員的體重級别和身高高度相關,設置時要保證每個級别都有足夠的人數參賽。例如,如果全球絕大多數成人的身高都在 170 以上,那最低級别就不能設得太低(比如 52 公斤級),因為沒那麼多身高足夠矮的人可以選拔訓練參加最低級别的比賽。反之,如果全球絕大多數成人的身高都在 170 以下,那最高級别就不能設得太高(比如 110 公斤以上級),因為沒那麼多身高足夠高的人可以選拔訓練參加最高級别的比賽。由于男性平均身高高于女性,所以男子的最大(105 公斤以上級)和最小(56 公斤級)級别也都要高于女性的最大(75 公斤以上級)和最小(48 公斤級)級别。

二、比賽的公平性(決定體重級别的上限)

最大級别如果設置太低,會導緻體重相差很大的運動員被分到一起比賽,造成不公平。例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體重最大的級别是 90 公斤以上級,當時參加這個級别比賽的運動員大部分體重都在 130 公斤左右,那些體重隻有 100 公斤出頭的運動員就很尴尬:減下去參加 90 公斤級,減太多;體重不變留在 90 公斤以上級,太吃虧;增重到 130 公斤,太困難……所以最大級别不能設得太低。

(當然也不能太高,比如設個 200 公斤級,到時根本沒人來比賽)

三、運動員調控體重的便利(決定各級别的間隔不能太大)

兩個級别間的差距太大(比如 77 公斤級之後直接跳到 94 公斤級),那麼處在兩個體重級别中間的運動員(例如體重 85 公斤,夾在 77 公斤級和 94 公斤級之間)就會遭遇類似上面提到的 90 公斤以上級部分運動員的尴尬局面:減到下一個級别,要減的體重太多,減不下去,即使減下去了,體力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升到上一個級别,要增加的體重也太多,增不了那麼多,比賽中吃虧(比如 94 公斤級别人體重都是 93 點幾公斤,而你拼命增重也隻有 90 公斤)。所以在實際設置級别時,一般使相鄰兩個級别的平均體重減 5% 基本就是較輕級别的上限,增 5% 基本就是較重級别的上限,例如:

男子舉重最小的兩個級别是 56 和 62 公斤級,平均值為 59。59*(1 5%)=61.95 公斤,很接近較重級别 62 公斤級的上限;59*(1-5%)=56.05 公斤,很接近較輕級别 56 公斤級的上限。

男子舉重第三大和第二大的兩個級别是 94 和 105 公斤級,平均值為 99.5。99.5*(1 5%)=104.475 公斤,很接近較重級别 105 公斤級的上限;105*(1-5%)=94.525 公斤,很接近較輕級别 94 公斤級的上限。

各位可自行對其他相鄰的體重級别進行換算,這個關系值仍然成立。

四、奧運會控制比賽規模的要求(決定各級别的間隔不能太小)

由于奧運會有控制賽事規模的瘦身要求,導緻國際舉聯在第一次級别大改動後僅過了六年就又再次改變級别設置,将原來的男 10 女 8 共 18 個級别縮減為男 8 女 7 共 15 個級别。這個從本質上說是約束條件而非技術因素,就不多說了。

以上四個因素,在舉重運動最近五十年裡的四次改動裡看得很清楚(括号内表示這個級别設置的問題所在):

1966-1968 年,分 56、60、67.5、75、82.5、90 和 90 公斤以上級(最低級别的下限太高,那個年代大部分人的身高還較矮。最高級别的下限又太低,造成不公平)

1969-1976 年,分 52、56、60、67.5、75、82.5、90、110 和 110 公斤以上級(針對上一次分級的缺點,增設了 52 公斤級、110 公斤級,最高級别調整到 110 公斤以上級。但從 90 公斤級跨到 110 公斤級跨度太大,使得體重剛好在 100 公斤左右的運動員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1977-1992 年,分 52、56、60、67.5、75、82.5、90、100、110 和 110 公斤以上級(按照前面所說的“增 / 減 5%體重正好進入高 / 低一個級别”的原則,增設了 100 公斤級)

1993-1998 年第一次級别大改動,分 54、59、64、70、76、83、91、99、108 和 108 公斤以上級(這次級别改動主要是針對 80 年代興奮劑泛濫,留下的紀錄在嚴格藥檢後可能很久都無人能夠打破,故更改級别重新設定世界紀錄。另外,由于随生活條件改善,平均身高增加,故把最低級别從 52 公斤級上調到 54 公斤級)

1999 年第二次級别大改動,分 56、62、69、77、85、94、105 和 105 公斤以上級(如前所述,應對奧運瘦身要求,縮減級别數量。同時應對平均身高的增加,最低級别再次從 54 公斤級上調到 56 公斤級)

至于運動員如何決定自己将來參加哪個級别的比賽,則要考慮到以下四個因素:

一、身高(最重要的因素)。通常情況下,運動員的身高就決定了他所在的級别。以目前的級别設置為例,身高和體重級别大緻的對應關系如下(有部分重疊,原因見後續說明):

身高 1.55 米以下——56 公斤級

1.55~1.59 米——62 公斤級

1.61~1.65 米——69 公斤級

1.64~1.69 米——77 公斤級

1.68~1.73 米——85 公斤級

1.72~1.78 米——94 公斤級

1.77~1.83 米——105 公斤級

身高 1.85 米以上——105 公斤以上級

二、個人風格。一般來說,身高相同的運動員(假如都是 1.68 米),力量型選手身材粗壯,多選擇參加較重級别的比賽(例如身高 1.68 米的運動員參加 85 公斤級的比賽),一般挺舉成績較好;而技術型和速度型選手身材相對瘦高,多選擇參加較輕級别的比賽(例如身高 1.68 米的運動員參加 77 公斤級的比賽),一般抓舉成績較好。

昨天剛剛獲得女子 63 公斤級奧運冠軍的鄧薇是這方面的典型,她 2014 年前參加的是 58 公斤級的比賽,但她幾乎和 75 公斤級的康月一樣高,導緻成績不佳。所以她從 2014 年起增重參加 63 公斤級的比賽,不僅連續兩年奪得世錦賽冠軍,更在去年世錦賽和今年奧運會上接連打破世界紀錄。

三、個人身體狀況。有傷的運動員通常會選擇增加體重,以強壯肌肉,保護身體不再受傷。例如呂小軍 04 年時參加 69 公斤級的比賽,曾經獲得世青賽冠軍。後來因傷病困擾沉寂數年,便開始增重,于 2009 年體重達到 76 公斤,當年參加世錦賽便打破 77 公斤級抓舉和總成績世界紀錄,此後再未發生過大的傷病,又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并獲 2012 年奧運會冠軍。又如田濤原來參加 77 公斤級的比賽,在 2012 年全國賽上肘關節受傷後便增重參加 85 公斤級的比賽,此後再未發生過大的傷病,在 2016 年全國賽上超過了挺舉和總成績世界紀錄。

四、對手狀況。這個很容易理解:如果所在級别牛人太多,就升級或降級,以避開激烈競争獲得更好名次。反之,如果升或降一個級别會遇到天才輩出的局面,那就不要主動改變級别去送人頭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