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利他行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利他行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4 01:12:42

利他行為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從社會心理的層面來說,它具有良好的助人品質,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通過自我犧牲利益的方式來換取關系的穩定,能夠提升自我價值以及減輕焦慮。

這種行為并非人類所有,動物的話也會存在這種現象。例如在尼加拉瓜的基洛亞湖中,有一種自願為别人哺育孩子的雀魚,這種雀魚總是将其他種群内的小魚吸引到自己的魚群中。這種行為讓人難以理解,因為新加入的小魚增加了種群内部的資源競争。

然而雀魚卻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加入的小魚可以壯大自己的魚群,而一個湖中被捕食率是一定的,魚群越大,自己孩子被捕食的概率就越小。歸根結底是為了自己血緣系統的延續和壯大。

而從人類的角度來說,利他行為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最明顯的就是人際關系的凝聚力。利他行為頻繁的人,人緣關系良好,身邊總會有親密友好的狀态。幫助别人多了,能夠獲得他人好感,獲得别人的尊重與支持,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印象,讓别人内心充滿感激與敬佩。

利他行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利他行為的好處是什麼)1

而對利他行為的實施者來講,他們通過這樣的行為,也能間接獲得好處。比如“找熟人”,在生活裡你總會遇到各種麻煩事,要是遇到有些自己沒法解決的,那些你幫助過的對象就會成為你的熟人,你向他們提出請求,他們會顧及過往的恩惠而無法拒絕,會投桃報李,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給予幫助。

幫助别人等于幫助自己,說的就是這層意思,不是沒有回報,會在關鍵的時刻起作用。

除了人際關系良好的狀态以外,利他行為還有個好處,就是會增添人自我接納以及被人尊重的需求。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裡面,愛和歸屬、自我實現等需要屬于高級需要,相比生理方面的富足,精神層面的追求會極大提高人的充實感。

我幫助了别人,内心感到快樂,很幸福;看到别人開心的樣子,我就覺得人生充滿了意義。善良、溫柔、體貼的品質,讓人們的内心覺得豐腴。

在這裡,也許會有人提出一個有趣的疑問,那些壞人的做法,不也是獲得了需要嗎?我想要一部手機,搶了對方的手機自己能夠使用,也獲得了這個過程,為什麼他們内心不會感到快樂呢?

利他行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利他行為的好處是什麼)2

這是因為“做壞事”并不是利他行為,做壞事的過程是屬于“破壞”,傷害别人感受的做法。造成傷害以後,通常會見于報複、仇恨、敵視、内疚、自責等各種複雜的情緒之中,人的社會關系會變得支離破碎。

看似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實際上背後所帶來的代價遠比你獲得的需要要大很多。做壞事的成本過于昂貴,也會導緻人們在做事情的過程時産生猶豫,考慮這麼做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影響。

利他行為則與之相反,由于利他行為建立的是在親善的行為之上,帶來的沖突和影響并不會那麼巨大,人們在生活中也會感到舒适惬意。既能快樂,又能輕松,這樣的行為我為什麼不去選擇它呢?被人尊重之後,自然而然也會做出繼續幫助他人的行為。

當然,利他行為的背後,也會産生一定風險,邊界感模糊的困擾。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皆是如此,反映了利他行為會存在被人欺負以及反咬一口的情況。幫助别人雖然是件好事,但是我們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邊界感”。

在這個社會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一味地幫助他人也會導緻自己陷入窘境。救急不急窮,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尊重其命運,接納其合理的幫助範圍就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