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之十三:道、道法、道家與道教
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其主要思想《易經》為伏羲、文王、老子三聖創立,伏羲創造了八卦,周文王創造了六十四卦,老子則為易經作《易傳》,由此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因此,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華文化中,道與儒學和佛教一起占據着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毫不誇張地說,道教的曆史與中國曆史緊密相連。
一、道教,起于何時?何為“道”?
道教,顧名思義,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其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
道教,起于何時?史學家都說起于張道陵之創教。教内人士則多說起自黃帝,既為我中華民族固有之文化、亦為固有之信仰。也有些人說其來曆更在黃帝之前,如抱樸子《枕中書》便謂道教起于二儀未分時之元始天王,《隋書.經籍志》則說始于元始天尊。
上述種種說法,皆甚為荒邈,難以質憑。蓋元始天尊的信仰本系南北朝時期之産物;而黃帝等古先聖王所講的“道”,也與道教之所謂“道”頗不相同。
所謂“道”,就是路。這些路,隻要合理、走得通,就會有人走;所以人人各道其所道。且人也總是循着道路在走的,因此,道又有條理之意。在這種意義下,道皆泛稱,人人都可稱自己的理論或理想為道。若叙說講述之,也稱為道,成為動詞,如《莊子.天下篇》:“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倘若以某種道理教育後生,便可稱為道教,如《牟子理惑論》雲:“孔子以五經為道教,可拱而誦、履而行”。
其次,“道”之古義也,泛指道理,本不專指某家某氏。但為什麼後來隻有道家被稱為道家,獨專此道字,猶如古代“朕”為我之通稱,後來卻成了帝王專用的稱謂那樣,使“道”由達名變成了私名呢?
據莊子說:“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日:無乎不在!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術是無所不在的,聖王神明皆有道術,本是一原,後來分裂了,人各以其才性之所需與所近,采撷道之一端,成為自己的道,故形成百家争鳴之現象,各道其所道。此處,莊子把道分成兩類,一為本原之道、一為各家之道。各家之道均是割裂不完整的,但因其本出于一原,故内部又有可以相通之處。隻有統合會通這些割裂不完整的道,才能重新恢複原初大道的完整性。
二、何為“道家“?
所以,莊子的看法是,先秦各家,都陷在“道術為天下裂”的境地,各道其道;隻有老聃和他,最能博攝諸家、會通為一,故能符合或重返原初道的整全狀态。因此,在各家都各道其道之際,這一家因自認其所講之道才是根本的、整合的、原初的,與其他各家之道不在同一層次,才使後人特稱此一家為“道家”。
“道家”之名,在《司馬談 - 論六家要恉》裡有詳細論述,全文如下:
太史公學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楊何,習道論于黃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旨曰:
易大傳:“天下一緻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衆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則主勞而臣逸。
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羨,绌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别,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别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
法家不别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
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複反無名。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複生,離者不可複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司馬談(西漢建元、元封年間任太史令、太史公。司馬遷之父)的這篇文章,開頭第一句:“天下一緻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有不省耳”,就與莊子的思想甚為肖似。他認為儒墨諸家皆自走其道路,這些道路各有利弊,但總歸是要合一的,能合之者厥惟道家:“道家,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故能會通合一,達到最完美的境界。這就是因道家對其道有特殊的解釋與強調,故特稱為道家。
但别家可不見得信采道家這種特殊的講法,故天下仍是個各道其道的局面。且除了先秦原有的儒道墨道等等之外,方仙道等各種道亦漸崛起。
三、何為“道士“與“道法“?
莊子時代,就已有許多講養生術的人。《莊子·外篇·刻意》批評道:“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這些講養生鍛煉之術,或找不死藥的方士之道,則或稱為方仙道。
不論拜天神或求藥方,這些方士術士們都是各道其道的,故又皆可稱為道士。
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六考證道士之名,自周已有之。漢代稱道士者,則如葷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言:“古之道士有言”;《漢書.王莽傳》亦雲;“王涉素養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為天文識記”;“張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貴為天子”。這些道士,即指各種方術士,并不特屬于某一種宗教。
修各種道的人,均可稱為道士,亦不僅指講神仙方術之人,如《後漢書.第五倫傳》謂倫“自以為久宦不達,遂将家屬客河東,變姓名,自稱王伯齊,載鹽來往太原上黨,陌上号為道士”,彼乃儒者而為鹽賈,乃亦名為道士,則其不專指言神仙者可知矣。這時道字的用法,正如《禮記.王制》批評某些人挾“左道”雲雲。蓋道有各式各樣的道,如神農雜子技道、盤庚陰道、天一陰道、必戲雜子道、堯舜陰道、劍道、上聖雜子道等等,其中不免有不軌于正義且語涉虛妄者,故以左道名之。
漢代流行的這些道法,彼此既未必同源亦未必同時,其間各有法門,差異更是極大。例如有些術法“或飲小便,或自倒懸”,其他道便不以為然。又如方仙道,是“形解銷化,依于鬼神之事”,太平道卻根本不談鬼神,“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五鬥米道,以星鬥信仰為核心,也不講什麼海上三山。據說三張曾傳男女合氣的黃赤之術,則亦為栾大李少君等所弗道。少翁、栾大等人拜緻天神,又跟中黃太乙之道“毀壞神壇”的作風迥異……。諸如此類,皆可見其術法殊為不同。
至于它們祟奉的對象,也很不一樣,文廷式《純常子枝語》卷十八說得好:“李少君之前,言神仙者不特不托之老子,并未嘗托之黃帝”。因為以上這些道,顯然都跟老莊沒什麼關系,而且早期的方術,通常隻借儀式術法來達到求長生等目的,未必有精神崇拜的教主及自我精神修養之内容。如李少君告訴漢武帝祭竈就能招來精怪,得精怪則能與神通。這類儀式,根本不需教主,隻以竈、星、日、月等為崇拜對象即可。其他人則或以拜鬥、封禅,甚或以熊經鳥申、呼吸吐納等儀式術法行事,甚至連崇拜對象都不需要。
它們之間的差異如此之大,自無怪乎有些道法要自稱真道、正道而批評其他的道法為邪道、左道、僞技了。《老子想爾注》不是說:“今世間僞技因緣真文設詐巧”“今間僞技,詐稱『道』,托黃帝、玄女、龔子、容成之文相教”嗎?葛洪《抱樸子.道意》更指責當時的各種道法是“妖道百餘種”。它們彼此間之競争狀況顯然是十分激烈的。
這些道法之來源與内涵,有的迄今仍不盡能明了,如被斥為“僞技”的某種存思法,是存想藏在身中的神明,謂五髒諸神都有姓名服色,而且指明了它們的高矮長短。這應當即是類似《黃庭經》的講法,為後世上清道所采行者。但它起于何時、淵源為何,殊不能曉,唯知此與老莊實無淵源耳。它跟《太平經》所講的存思法也并不一樣。
當時另有傳黃帝之道者,然不僅是黃老虛靜那一套,例如兵家中的陰陽家,便有《黃帝》十六篇,五行家有《黃帝陰陽》廿五卷,天文占驗家也有《黃帝雜子氣》三十三篇,雜占十八家中則有(黃帝長柳占夢)十一卷。
此外,尚有講房中術者。所謂“優遊俯仰,極素女之經文;升降盈虛,盡軒皇之圖藝”(見徐陵《答周處士書》),絕非導引吐納存神練養之技。《漢書.藝文志》方伎類房中家便收有(黃帝三王養陽方)一類書籍;後世道教備受甄鸾、寇謙之批評的黃赤之道、男女合氣之術,其所依據的《黃書》,殆即此類黃帝圖方之遺傳。可是房中術也并不全法黃帝,另有效法彭租及容成氏等人的,各有巧妙,非出一源。容成術,乃禦婦人法。别有一種采補之技,則為女施于男者,見《漢武故事》,謂女神君欲以太乙精補霍光之精氣。其複雜可知。
至于幻化之術,主要是得自某派别墨。梁阮孝緒《七錄》中有《墨子五行要記》一卷、《五行變化》五卷。這幾卷書,據說至隋唐間仍存,故陳子昂雲其高祖陳方慶“好道,得《墨子五行秘書白虎七變法》,遂隐于郡武東山”。而其來源則甚早,葛洪《抱樸子.遐寬》說:“變化之術,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記》。本有五卷,昔劉君安未仙去時,抄撮其要,以為一卷。其法甩藥用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隐淪無方。含笑即為婦人,瑾面即為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杖即成林木,種物即生瓜果可食,畫地為河,撮壤成山,坐緻行廚,興雲起人,無所不為也”。這些變化方術,既不依鬼神也不重養生,恃其術法,自成 一道,與太平道等之淵源及内涵都不相同。
漢代尚有一種甚為流行的道法,就是煉丹。丹,本謂丹砂,指煉丹砂為黃金,再以此黃金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以後才能見着蓬萊仙人。後乃逐漸轉變為“金丹”之說,雲煉得金丹,吃了就能不死。據稱淮南王所編《鴻寶》即講此神仙爐火黃白之術的書。此類書當時必甚多,《參同契》的作者曾說他所見過的便有“火記六百篇”,此丹鼎一脈也,乃是早期的化學家。從事此道者,當時恐怕也很複雜,如曹植(辯道論)言後漢方士甘始說他曾與其師韓雅“于南海作金,前後數四,投數萬斤金于海”,這就不是煉金丹而是造黃金了,其分歧應甚大。
綜合地看,我們隻能說秦漢社會通行各種道,道術之士各道其道,道隻是達名,與老莊太半無關。
所以,道教研究,首先即應着眼于這個事實,放棄早期那種單線地、從黃老講下來的方式。反之,把各種方術士看成一家人,認為道教即出于此神仙家或陰陽家,也是不對的。
四、道家與“黃老之說”
正因上述諸道,多與老莊無太大關系,故耶律楚材詩謂:“玄宮聖祖五幹言,不說飛升不說仙,燒藥煉丹全是妄,吞霞服氣苟延年”(《湛然居士集》卷十)。
其中丹鼎一脈,至《參同契》才會合黃老、易、爐火為一。但後世煉丹者,如葛洪就仍對老莊頗不以為然。上清道講存神降真,奉《大洞真經》《黃庭經》,并不諷誦老莊,亦罕言黃帝。靈寶道、三皇文道,與黃老的關系尤其疏隔。至于講究術法的谷道、天道、陰道、方仙道、墨子五行術等等,更與黃帝老莊毫無關聯。漢魏南北朝諸道,隻有天師道采用《老子五千文》教習,并奉太上老君。可是太上老君與老聃,直到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仍是分列的,不認為是同一個人。又,北魏崔浩是信天師道的,但他“性不好莊老之書,每讀不過十行,辄棄之”(《魏書》卷三五本傳)。似乎也顯示了天師道與老莊的關系仍是頗為松散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諸道士之道多半不是由黃老或老莊之學流衍而成的,它們隻是流行于秦漢之間的各種道,這些道彼此并無統一的世界觀或相同的修煉方式,思想來源更是複雜。它們稱為某某道,就和儒者墨者自稱其道為“儒道”“墨道”一樣。我們不能因此就把它們和老莊混為一談。
當然,其中也有一部份是崇奉黃老之言的。如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樂瑕公、樂巨公之傳承,嚴遵等人之釋解,桓帝之崇奉,均屬于漢代黃老學的發展。講此種學問者,固多神仙隐遁之士,但黃老的基本格局仍是十分清楚的。
至于莊子,被注意而且被廣泛研究,本在漢代以後;南北朝人講莊子,甚至尚未發展出與道教有關的講法;以道教觀點解莊,事在唐朝。故漢代諸道可說均與莊子無甚淵源。
總之,各種道以及據其道而成的各個教,如太平道、帛和道、李家道、天師道等,其實等于許多不同的教,這些教彼此是相互競争的,未必有共識的基礎和血緣親近關系。佛教興起後,這些教才因皆自稱為某某道,故總稱為“道教”,以與“佛教”對舉。
(甄正論)下載:“吳赤烏年,術人葛玄,上書孫權,雲佛法是西域之典,中國先有道教,請宏其法。始置一館,此今『觀』之濫觞也”,正指此事。
但奉道者仍舊是各信其道。各種道雖被歸隸于“道教”這個總教名之下,卻仍然自稱為某某法某某道,而不以教中之“派别”來形容并予以區分。以派來分别“道教”内部各個道的辦法,興起甚晚。至于劉宋時期編集的《三洞經書目錄》《正一法文經圖科戒品》等,把道教典籍依“三洞四輔”的架構編到一塊兒。事實上也是為了總集各道教(現在姑且稱為道派)之書而不得不然。洞真部收上清、洞玄部收靈寶、洞神部收三皇文,四輔則為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之圖籍。煉丹、服食、行氣、房中等神仙家之書,集中在太清部,老子《道德經》系統列入太玄部,正一、太平則是正一道太平道的東西。這種安排,可謂煞費周章,才能讓各教仍各行其是而又能在一個大框架中各就各位。
同理,其他宗教之主神(教主),多隻有一位,如佛教之佛陀、基督教之上帝、伊斯蘭教之阿拉,道教卻是“三清”。此實因各道鹹有主神,既要統歸為一大教,隻好想出這麼個一氣化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的架構,來容納三個主要教派(上清、靈寶、正一)的教主。
在這樣的巧妙安排中,我們即可以看見道派勢力競争的現象。例如三洞四輔之分,顯示南北朝期間道派要以上清、靈寶、三皇文為盛,太平、正一雖曆史較久遠,但未必能與争鋒,隻好居廁輔佐地位。而三洞四輔之中,太清部講金丹服食之道,本不奉事教主神靈;太玄部收《五千文》等經籍,勉強說應與正一同奉老君;洞玄部則講天皇地皇人皇,不好實指,且三皇文系後漸沒落,亦可不談。故七部之中,論教主,隻能談四位;上清的元始天尊、靈寶的靈寶天尊(或太上大道君)、正一的太上老君、太平道的太平帝君。四位教主中,太平道的金阙帝君恰好又有壬辰降生的預言,所以便安排他做個未來太平世的教主,隻講“三清”。這個基本架構,始見于陶弘景之(真靈位業圖)。而三清之所以以元始天尊居首,正緣陶弘景為上清道之故。他站在自己道派的立場上講話,總仍不能擺脫門戶之見。
有時也未必總稱諸道為道教,仍稱道或道家,《晉書.王獻之傳》雲:“獻之遇疾,家人為上章。道家法,應首過”,此道家一詞,也許專指天師道。但《全晉文》卷一四六所收伕名(道學論)就是泛指諸道了。《禦覽》道部八(道士門)引《道學傳》載叙鮑靓陶弘景等各派道士亦然。其中如“宋文同,字文明,吳郡人也。梁簡文時,文明以道家諸經莫不敷釋,撰《靈寶經義疏題目》,謂之通門”,明以“道家”總括諸道。大抵相對于佛教一詞,諸道可并稱為道教;相對于佛家一詞,則稱道家。這時,“道家”一詞與先秦九流十家之一的道家,所指又不相同啦。
道教在後世,基本上一直維持着這種教中有教的型态,如元代全真教、玄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等,都是在“道教”這個大總名之下,仍保持其各自一教之教名的例子。
五、道、道家與道教
從名義與指涉的演變中觀察,“道”、“道家”、“道教”,
,實在是幾個很能搞亂人思維的字辭。過去的道教研究或有關道教的一些基本觀念,率皆為此等字辭所擾,以緻講得煙籠霧罩、糊裡糊塗。
現今學界通行的道教史觀是:道教成立于東漢桓靈之間太平道天師道創立之時。在此之前,社會上已流行各種民俗信仰及巫術等等,道教即據此加以吸收消化而成;其後乃逐漸進入土大夫貴族階層,并出現分化現象。
故在太平道天師道出現以前,可稱為道教前史,或早期道教。其内容是神仙家陰陽家學說及民俗信仰、巫術。所謂魏晉南北朝的分化,是說那原本吸收了許多民間信仰而形成的道教,進入士大夫階層後,逐漸醇化,淘汰了一些過于荒誕怪異不雅馴的部份,在理論上日益醇化,以符合土大夫趣味。但也有些人不強調這一點,而着眼于士大夫之煉丹求仙,故謂此時道教可分為“民間道教”及流行于貴族間的“神仙道教”。因為早期的道教活動并不以神仙長生為主。這個架構,隻具有表面的秩序化與合理性,其實大錯特錯。
其次,把道教史劃分為教前史(或早期道教史)與道教成立以後之史兩段,乃是以一個單一教系傳承的觀點來看待它。
但事實上,如前文所述,“道教”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宗教。秦漢間實為諸道并立的時代,這些道,彼此間競争、融合、或各行其是,直到南北朝中晚期,才逐漸在“佛/道”對舉的架構下,被籠統地稱為道家或道教。在這個大共名底下,因諸道來源與内涵殊不相同,所以才在經書編秩及神仙品級等形式結構上運用巧思,勉強拼合成一個大系統。可是這隻是形式性的統合,并非實質性的,諸道在思想與術法上的差異仍然具存。且即是在這種諸道并立、彼此違異的情況下,才形成了道法間競争以及激蕩融彙的關系。
因此,我們不能以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型态來看待道教。
道教非一源衆流,以一個教主而下衍諸派的方式相傳流,亦非雜然彙收各種術數方技于一爐,以形成“一個”(大雜脍、大拼盤式的)宗教。而是多元分立、互相推蕩,形成一幅交光互攝之圖象的。
新的道教史描述架構,應當由此開始。對于“道”的名義演變及其指涉,更應先予了解,否則道來道去,胡道亂道一通,殊非學術研究所當為。
最後,開一段道教的《祈福開光咒語》: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内有霹靂,雷神隐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急急如律令。
(花生餘,04/03/2019,南山)
【參考文獻】
天問-道是什麼(繁體中文)
道教文化/Taoist(繁體中文)
^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
道教教理和教義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8-28.(繁體中文)
金丹妙訣·濟陽子(簡體中文)
道教簡介 (中文(香港)).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傳
漢魏兩晉的道教.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中文(台灣)).
蕭登福. 道教產生研究. 道教全球資訊網. [2010-12-31] (中文(台灣)).
由敦煌寫卷s 6825號《老子想爾注》此注
見《魏書·釋老志》
《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教的神仙系譜. 道教全球資訊網.
蕭天石. 道教與得救問題. 神學論集. 1975, 24: 237-246.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張竹銘. 《心印妙經》與養生之道. 台灣仙道學術資訊網. 2006-03-05.
道教文化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999-05-02.
《道門十規》:住持之上,必德高年耆,剛方正直,言行端莊,學問明博,足為叢林之師表,福地之皈依者任之。
曹本冶. 道教音樂. 大人物公司 (中文(台灣)).
道教天地-宮觀
唐朝的道教. 歷史文化學習網. [2010-09-13] (中文(台灣)).
據《台灣通史》記載
香港道教概覽. 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 [2010-08-16] (中文(香港)).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黎志添、遊子安、吳真:《香港道教——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中華書局出版,2010年7月15日。
遊子安主編,李宏之、梁德華副主編,《道風百年:香港道教與道觀》,蓬瀛仙館道教文化資料庫和利文出版社聯合出版,2002年,ISBN 9629880954
福永光司,《日本古代史與中國道教》,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
見福井文雅:《道教研究在日本》,《文史知識))1996年5期
千田稔:《中國道教在日本》,《文史知識》1997年第2期
參見駒澤大學教授中村璋八於1983年為《道教》第三卷《道教的傳播》撰寫了《日本的道教》一文
《日本文化通史》王勇著
道通天地-日本的道教(繁體中文)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卷下. 明倫海會全球資訊網. 2006-04-30 (中文(台灣)).[失效連結]
《舊唐書·高句麗傳》
《三國史記》卷二十《高麗本紀》第八
《道教史》第302—303頁
道教在朝鮮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7-06.(簡體中文)
道通天地-越南的道教(繁體中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