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被告提交證據滞後處罰

被告提交證據滞後處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9 18:34:38

被告提交證據滞後處罰(雷石普法起訴時原告就被告原則)1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民事訴訟、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中,都是存在着原告和被告的。那麼什麼是原告就被告原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原告就被告原則

《民事訴訟法》第22條第1款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裡被告的住所地,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民法典》規定其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地。因而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緻時,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幹問題的意見》第5條之規定,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是同一地方,而必須是住所地以外的另一個地方。住所地如果與經常居住地相重合,為同一地方,則稱為住所地,不能成為經常居住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幹問題的意見》對“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做了以下補充規定:第一,雙方均被注銷城鎮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第二,當事人的戶籍遷出後尚未落戶,有經常居住地的,又該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戶籍遷出不足1年的,尤其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超過1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三,雙方當事人都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被勞動教養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被告就原告的9種情形

第一,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非軍人對軍人提起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團級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五,在國内結婚并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内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六,在國外結婚并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内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七,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内,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受訴人民法院有管權轄。

第八,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九,對沒有辦事機構的公民合夥、合夥型聯營體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原告就被告是什麼意思

原告就被告是民法中選擇管轄法院時用到的一個原則。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外,原告就被告是國際的普遍慣例之一,這樣做有利于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節約訴訟成本、縮短訴訟周期,也有利于最終的執行。一般地域管轄又稱普通管轄或一般管轄,是指以當事人所在地與法院轄區的關系來确定管轄法院。即當事人在哪個法院轄區,案件就由哪個法院管轄。

當事人所在地,既包括當事人住所地,也包括當事人經常居住地。住所地,對于公民來說是指該公民的戶籍所在地;對于法人和其他組織來說是指該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民事訴訟中原告就被告是依據的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緻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END

被告提交證據滞後處罰(雷石普法起訴時原告就被告原則)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