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8 06:15:53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新能源車主再添車險焦慮)1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新能源車主再添車險焦慮)2

随着電池技術的升級,新能源車主的裡程焦慮似乎有所減輕,取而代之的卻是與日俱增的使用焦慮。最近,兩則消息再度挑戰了新能源車主、準車主的神經。一則是理想汽車針對理想ONE推出保險促銷活動,廠家直接給予消費者價值7000元的保險補貼,被指是為應對理想即将推出新車和車險普漲的促銷噱頭。另一則是一位Polestar極星汽車車主,車輛遭遇交通事故,修車費高達54萬元,遠高于該車售價,後經幾方協商,保險同意按照全損賠付。

去年12月,被寄予破解新能源汽車保險難題的《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以下簡稱《條款》)上線,但實施後非議不斷,甚至有消費者直言,裡程焦慮舊病未除,再添車險焦慮新症。

修車太貴 保險漲價

特斯拉車主陳女士向記者抱怨道:“我剛買車時上保險就比較費勁,并不是所有保險公司都願意給新能源汽車承保,尤其是給特斯拉承保,保險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因為電動車零配件普及率較低,隻能從原廠購買,所以價格比較高,不利于保險公司控制成本。”陳女士告訴記者,“去年上車險花了7000多元,因為出過幾次險,今年投保同樣險種,保費一下子升到了1.5萬元,吓了我一跳!”

特斯拉車主陳女士遭遇了保費翻倍,而極星2車主黃先生在修車時則遭遇了維修費是車價兩倍的稀罕事。黃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反映,他駕駛愛車撞到山體,4S店給出的維修報價高達54萬元,其中大筆開支包括更換電池包的價格40萬元左右,以及車頭部分定損9萬多元。對于天價修車費,黃先生着實難以接受,與保險公司協商後決定不對該車進行維修、換件,而是直接走全損保險。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新能源車主再添車險焦慮)3

對此,Polestar極星中國官方回應,關于涉事車主反映的情況,内部已經開展專項調查,并與保險公司協商,最後以保險公司為涉事車主定損、賠付結束此次事件。不過,更讓黃先生鬧心的是,在保險公司賠付時,發現發票上這輛極星2的售價為24.9萬元,但保險合同上載明全額為33.8萬元。保險公司要求按照24.9萬元賠付,因此理賠問題尚未達成一緻。《中國汽車報》記者就此聯系極星汽車,詢問具體的定損和賠付方案,但截至發稿極星汽車并未給予回複。

該事件在網絡上引起廣泛讨論,消費者直呼新能源汽車“零整比”太誇張,直言“傷不起”。另外有分析稱,新能源汽車購買階段有政策補貼,因此頗具吸引力,但使用過程中一旦需要更換電池,則要支付實打實的市場價格,着實難以承受。

缺配件、缺渠道、缺人才

2021年12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下發《條款》,中國精算師協會同步發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試行)》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障範圍、保費試算作出統一規定。而在《條款》實施後,車主普遍反映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即便前一年未出險,保費也與此前相比略有上漲。

《互聯網财産保險發展分析報告》顯示,承保量靠前的車價在25萬元以下國産車型中,宏光MINIEV和江淮iEV6E,無論是否承保車損險,漲價都比較明顯;承保量靠前的造車新勢力車型之中,特斯拉Model 3、蔚來ES6、理想ONE和小鵬P7等車型大部分都承保車損險,很少單保三者險,也顯示漲價明顯。

此前特斯拉方面曾公開表示,其車輛保費全國平均上漲幅度在10%左右;高性能版車型保費平均漲幅在20%以内。小鵬汽車也曾公開表示,其全線車型保費平均上漲幅度為2.9%~18.2%。

科波拉汽車咨詢服務(青島)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浩表示,雖然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保費相對較高有不少怨言,但大部分車主忌憚于一旦車輛遭遇事故,難以承受天價維修費,因此投保率并未減少。不過,短期内保費上調及保費居高不下會影響消費者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長期看,影響到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産品的認可度和口碑。維持較高的保費标準,甚至對投保車輛“挑三揀四”是目前各保險公司普遍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會挫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在王浩看來,新能源汽車維修價格高,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導緻。首先是配件成本高。不同于傳統燃油車有原廠件、副廠件、品牌件、再制造件等多個可選的配件類别和衆多的供應渠道,目前新能源汽車僅有一種配件——原廠件,且供應渠道壟斷于主機廠及其授權的服務網絡。

其次是維修渠道少。在主機廠5~8年乃至終身等長質保期政策的作用下,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維修,車主一般隻能到主機廠授權的服務網絡進行。綜合維修廠大多數沒有得到主機廠、零部件廠的授權,且大多缺乏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人才和服務能力,因而絕大多數無力承接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等核心部件的維修。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遇到較為嚴重的事故車維修,保險公司可選的維修渠道并不多。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新能源車主再添車險焦慮)4

第三是授權渠道“以換代修”。主機廠授權的服務網絡,同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是核心部件的維修缺乏專業技術、專業人才和專業經驗,再加上新能源配件訂購周期長、核心部件維修時效慢、技術複雜導緻的維修風險高等,因而,經常采用的做法是“以換代修”,當車輛部件出現問題時,首先都是以更換的形式解決。

萬億級市場卻是難啃的骨頭

作為行業差異化競争藍海的新能源車險,一度被險企寄予盈利希望,但上線不到一年,卻出現一邊是車主抱怨保費上調,一邊是險企抱怨全行業虧損的尴尬局面。數據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保險保費收入已超300億元,占商業車險總保費收入的3.8%。而今年2022年1~7月,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已達231億元,占比升至6.7%。中國人保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新能源汽車産銷兩旺,将是未來數年内車險市場的競争高地。去年,人保财險的新能源汽車承保量達292.6萬輛,同比增長88.2%。

根據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推算,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保費收入将突破2000億元大關,未來更将是萬億元級别的市場。然而保費收入增長并沒有給保險公司帶來利潤增長。有數據顯示,目前新能源車保單成本率還略高于100%,保險公司收入無法覆蓋成本。因此,新能源汽車保費現階段難以下調,甚至還出現了漲價。

王浩表示,新能源汽車保費較傳統燃油車更高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保險公司在新能源汽車保險業務上是“虧本賺吆喝”。

新能源汽車的“零整比”較高,維修費用也相對高一些。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約占整車價格的70%~75%,如果維修時需要更換總成,費用更加高昂,如特斯拉Model 3的電池總成,單獨購買價格約在18萬元,蔚來、理想等品牌所配裝的電池,動辄也是十幾萬元。另外,一些新勢力車型采用了全鋁車身、技術複雜的電子部件、智能硬件等,配件成本确實較高。

截至6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0萬輛大關,但總數還不算太高,保險基于大數法則,同一品牌車型的風險系數是接近的,但投保基數相對越大,對于保險公司而言賠付風險就相對較小。但目前,國内有幾十家保險公司為這10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承保,每家的投保規模、保費收入都很有限,但出險概率又是相對穩定的,因而保險産品必然面臨收入難以覆蓋成本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維修渠道、技術支持和配件渠道壟斷,保險公司變成“待宰的羔羊”。特斯拉、小鵬、蔚來、理想等品牌,以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目前紛紛建立直營的維修服務中心,且配件直供。這樣造成的結果是,這些品牌的直營和授權維修中心,成為了保險公司惟一可選的維修渠道、配件提供方,且動辄“以換代修”保險公司沒有任何議價能力,使得保險事故車維修成本大幅擡高。

另外,從用戶使用習慣上看,很多車主習慣了傳統燃油汽車的使用特性,如踩下油門後,延時穩步提速,而新能源汽車是電力驅動,猛踩油門加速快、加速猛,在市區、擁堵路段、轉彎路段等,容易因車輛失控造成事故,增加事故發生概率。

王浩表示,這些因素導緻保險公司在新能源車輛的理賠方面,成本大于收入,所以保險公司隻能把預期成本加入保費中,上調相關保費。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新能源車主再添車險焦慮)5

除了漲價更要修煉内功

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業務仍然虧損,卻是各家保險公司必須進入的一塊重要業務。王浩指出,首先,這是保險功能決定的。政府和相關政策,對保險機構的保障功能有相應的要求,銀保監會也多次要求保險機構承擔社會責任,如要求保險機構按照市場份額,必須承保與之對應的新能源車輛。也就是不能完全按照純商業的做法提供服務,必須得承擔風險和提供合理的賠付。

其次,新能源汽車在逐步蠶食燃油車市場,新車銷售和保有規模快速攀升,因此開展新能源汽車保險業務是市場需要。未來幾年,這一市場的保費規模将達到較大體量。保險公司如果不重視這塊業務,極易在未來的市場競争中處于不利地位。

第三,也是保險機構創新發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車技術特點、保障産品要求、用戶使用特點、售後服務模式,均與燃油車有較大的差異。如果保險公司不及早研究面向未來服務的産品、服務模式,那麼未來可能也面臨着“生存還是毀滅”的艱難選擇。

對于保險公司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承保,采用虧損就漲價的應對方法,顯然備受诟病。王浩認為,保險公司要改善這項業務的盈利能力需要提升專業度,擯棄承保燃油車的固有思維,從産品開發到理賠服務環節,提升人員和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特點、保障産品要求、用戶使用特點、售後服務模式的掌握和專業運營能力。

另外,保險企業需要搭建與新能源汽車産品、市場發展相适應的業務運營和風控體系。包括推動标準規範的建立、打造與市場現狀緊密吻合的風控機制、支持和推動新能源汽車售後技術和服務支持網絡的快速發展等。

除此之外,保險公司還要開辟新的服務渠道,有效控制成本。要在現有以主機廠授權網絡為主的維修服務網絡之外,尋求專業、經濟的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網絡進行合作。如可與電動工坊這樣,瞄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維修,有專業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擁有多品牌新能源零部件授權支持、網絡覆蓋全國多城市的創新型服務企業,進行專項合作,既不降低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又有效規避被“渠道綁架”的窘境。

王浩強調,在車險綜改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保險從産品開發上,需要修煉内功,推出與市場和用戶需求高度匹配的産品;從風控管理上,需要建立更為精細的管理模型,做到專業服務;從售後服務上,需要與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度協同,推動完善的服務體系的建立。

為什麼今年新能源汽車車險貴了(新能源車主再添車險焦慮)6

保費偏高會否打擊購車熱情

“我已經連續6年沒出過險,但是今年收到的保險報價比去年還貴了15%。”燃油車車主李先生抱怨道。與李先生有着相同疑問的車主不在少數。不少車主發現,今年不隻是新能源汽車的保費漲了,燃油車保費也有所上漲。記者就此咨詢了一位保險業務員,得到的答案是,2020年是車險費改首年,費率都是按最低折扣計算,經過一年多的運作,今年各家保險公司都上調了保費費率。

相關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實施以來,部分中高檔車型的車險費用上漲了,即便車主不出險,保費也比之前高。而2020年開始的費改降費針對的是行業整體,而非所有車型的保費都一定下降。而且,從精算角度看,保險費率其實是定期變化的。

北京卓思天成數據咨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數據官常樂貴指出,總體來看,車險業務是一個極具規模效應的業務。即便是燃油車保險業務,大多數保險公司也是連年虧損的。在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階段,保險公司的産品調整滞後和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成本居高不下帶動了賠付率的上升,是讓新能源車險虧損顯得“紮眼”的核心原因。

從本質上來講,新能源車險漲價是因為新能源車型普遍使用更先進的生産技術,在提升産品标準化程度、提高産品生産效率的同時,帶來了維修難度以及維修成本的增加。而更先進的生産技術,其實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産品更核心的需求。就像手機電池,過去是可拆卸的,如今基本都是一體化的。消費者在手機電池相關的維修保養上,付出的成本一定是增加的。但是這些成本的增加,換來了電池超薄、待機時間長等優點,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核心訴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保養價格偏高,隻是一時之痛,不會真正影響到消費者對産品的選擇、服務滿意度以及行業的整體發展。

常樂貴坦言,在當前階段,部分新能源車型的維修成本确實相對較高,但這對消費者的購買影響還是可控的。由于部分新能源汽車在生産工藝方面采取了一體化成型技術提高效率,或者大面積使用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改善産品性能,客觀上造成了後期維修的困難,帶來成本增加。不過,這些生産側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産品生産成本的下降,也能夠為産品的價格下降打開空間;更多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最終也會改善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因此不必過于擔心新能源汽車保費增加對消費者購車熱情的打擊。

常樂貴認為,從長遠來看,新能源車險是各家保險公司的必争之地。因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接近30%,而且處在替代燃油車市場的快速增長期,這意味着新能源車險是一個極具規模潛力的市場,也是保險公司不容有失的市場。

文:陳萌 編輯:焦玥 版式:劉曉烨

給小編加個雞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