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縣2022年統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報名及資格初審現場。
近年來,甕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大力實施“人才興縣”戰略,強化黨的領導、健全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優化創新平台,不斷強化人才工作“引、育、用、留”全鍊條,以人才引領發展,以發展集聚人才,奮力建設人才強縣、打造人才高地。
甕安縣城。
先後出台《甕安縣優才優待十條措施》《甕安縣“人才編制池”編制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甕安縣縣直機關幹部公開遴選暫行規定》》等,抓好黨政人才引進、培養、管理;完善《甕安縣縣管專家選拔管理實施辦法》《甕安縣“興甕鄉土人才”選拔培養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做好專家人才選拔、培育、管理;圍繞省委人才工作“四大工程”,制定《甕安縣“人才興縣”實施意見》及“五大工程”配套方案,形成覆蓋人才引進、培育、管理、使用、考核、評價、激勵的全鍊條“1 5 N”人才政策體系,确保人才工作真正落地見效。
甕安縣創業園科技孵化服務有限公司(國家級衆創空間)。
招才引智,注入人才工作新力量
甕安縣堅持把招才引智作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勝法寶,以各項引才渠道為支撐,以各類人才合作交流為平台,實現人才互引良好局面。
甕安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聚焦成熟型人才吸納,集聚精英人才賦能發展轉型。建立甕安籍在外優秀專家人才信息庫,開展領導專家“以才引才”精準薦才活動,制定“雁歸興甕”工程,多渠道“牽線搭橋”,當好引才“紅娘”“伯樂”,為甕安推薦更多“金鳳凰”“千裡馬”。成立貴陽市甕安商會、深圳市貴州甕安商會,入庫多名年營業收入或産值1000萬元以上甕安籍在外企業家。通過名泰錫化工産業園、芭田礦肥一體化、磷石膏綜合利用、刺梨飲品生産線等25個工業産業項目引才近百名。
甕安縣人才公寓。
優化柔性引才生态,破解人才供給“腸梗阻”。以項目引才、合作引才、兼職引才等方式“破陣出圈”,加大醫療、教育領域成熟型人才柔性引進力度,成功引進多名醫療、教育人才到甕開展醫療工作和挂職支教,邀請海珠區教師培訓專家開展教師研訓活動20餘場次。
精細培育,增強人才工作新活力
甕安縣着眼人才長遠發展,以“培養為主”,“精用為輔”,深耕人才土壤環境,使人才效能發揮進入良性循環,确保引進來就要發揮作用,避免“廣種薄收”現象。
專題培訓式育才,蹲苗助長一批青年型人才。結合“青年人才交流計劃”“中青年幹部培訓”等省、州人才培育工程和縣級專題培訓,多措并舉深化人才培養力度。近年來,“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組織主體班次培訓15萬餘人次,組織農業技術服務和培訓3.5萬餘人次。
交流合作式育才,協同培育一批專業型人才。強化與上級單位部門和發達地區的對接聯系,完善互派交流機制,推進優秀人才交流互動,促進人才交流協作。全縣先後選派百餘名幹部到省、州業務部門跟班學習;選派上百名幹部、人才到海珠區挂職學習;邀請多名海珠區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到我縣開展挂職幫扶和技術指導,從教育、衛生、文化、工信、林業、金融等領域覆蓋人才交流。
人盡其才,彙聚人才工作新動能
着力搭建好人才廣闊舞台,為人才施展才華、實現抱負創造良好環境,加快構建更具吸引力和競争力的人才環境,讓人才成長和城市發展相得益彰。
大力推動專家人才科技創新,實現高精尖産業全域全面發展。通過“公司 高校、科研院所”模式,鼓勵建立産學研技術聯盟,不斷強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推動人才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幫助甕安縣黃金芽茶業協會獲得貴州省地理标志産品産業化促進項目資助;金正大、成功磷化企業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盛世榮創公司獲2021年度第二批州級科技計劃項目,清香村獲批精品水果引種與種植科普示範基地項目。
大力推動人才服務基層,引導人才流向基層、服務基層,在基層大展身手。近年來,多次選派縣直部門幹部到村(社區)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派出衛生技術人員進行醫共體建設下沉對口幫扶工作;選派縣城優秀教師到農村支教,解決農村學校教師缺口和個别緊缺學科難題;組建農業專家和技術骨幹組成的技術服務隊匹配到村(社區)為群衆提供農業技術服務和培訓,實現各村産業技術培訓覆蓋100%;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組織民營企業對全縣多個村(社區)開展結對幫扶,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大力推動人才技術互通,加快形成全域人才共建共赢局面。人才互認共享、社會保障互聯互通、以中小企業志願服務站為平台,采取分批頻次、自由組合、特事特辦的方式,調動專業技能人才到企業交流學習。通過走訪服務企業,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籌建成立甕安縣新社會階層聯誼會、青年企業家協會,吸納各類非公經濟組織會員、青年企業家會員,通過行業協會促進各類非公經濟組織實現人才、資金、技術互通互助,提升非公經濟組織活力,助推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
政策留人,增添人才環境新溫度
甕安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始終踐行以真摯情感打動人才,以貼心服務留住人才,把兌現落實人才政策當做引育人才的“金招牌”,讓人才在甕安心、安居、樂業。
用心用情留才。建立領導聯系優秀專家人才制度,密切黨委政府與各類優秀人才的聯系,拓寬人才建言獻策渠道,幫助人才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人才日”開展系列活動禮敬人才,運用各級媒體平台,廣泛宣樹典型,講好人才故事,傳播好人才聲音,竭力營造尊才愛才求才惜才濃厚氛圍。
關心關愛禮才。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創優“人才之家”服務平台,落實“優才優待十條”措施,推出“人才公寓 安家補貼 購房補助”政策,切實緩解人才住房問題。
兌現待遇惠才。鼓勵引導各類專家人才參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工程立項、論證工作,嚴格落實各項津補貼政策,用待遇禮敬人才。發放“興甕英才卡”,從醫療、教育、配偶安置、政務服務等方面,為人才提供“管家式”“保姆式”服務,全面提升人才歸屬感。(宋雲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