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範晔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驿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作者率兵南征度梅嶺時,正值梅花開放,回首北望,想起了隴頭好友範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便折梅賦詩贈予友人。
小詩短短二十個字,卻包含無限的詩趣和感情。它帶給遠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濃濃氣息,是迎春吐豔的美好祝願,也是詩人與遠方摯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達。
《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閑适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詩作沒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風光,普通的農院,醇厚的友誼,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場景,呈現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說,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送客人離去,再簡單平常不過的事,但在李白的筆下,卻想象豐富奇特,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這一首短短的抒情小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好友被貶,詩人痛愁,以後人隔兩地,難以想從,但月照中天,千裡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随風飄去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谪者。
《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詩人在與友人即将分手之際,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别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
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作者“多胸臆語,兼有氣骨”,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遊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内心的郁積噴薄而出,則不能把臨别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樸素無華的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來。
《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這一首至情至性的紀事詩,表現出了詩人純樸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前兩聯寫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後兩聯寫待客,見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鷗”引興,篇尾以“鄰翁”陪結。整篇利用一些别緻詞彙,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
《問劉十九》
唐代: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此詩可謂語淺情深,言短味長,小詩通過對飲酒環境和外面天氣的描寫,反複渲染飲酒氣氛,自然引出最後一問,輕言細語,寒暖相間,貼近心窩,溢滿真情。
《送韋城李少府》
唐代:張九齡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别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春天送客,美麗的野花盡收眼底,林中的鳥鳴亦倍感清新,知己摯友不分遠近,即便身在萬裡之外的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鄰。
作者的這種胸襟以及與摯友肝膽相照的情誼,從樸實的詩句中表露出來,也正說明他是一個忠耿俠義、不趨炎附勢的剛毅之人。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林子方與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後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裡則不這麼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詩人的中心立意不在暢叙友誼,或者糾纏于離愁别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對朋友這樣的忠肝義膽,非一般情誼所不能為之。
《寄黃幾複》
宋代: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懷念故人,望而不見,山水相隔,海天茫茫。
此詩被推為作者學習杜甫的典範,做到了“無一字無來處”,但并不覺晦澀:如起聯突兀,并變陳熟為生新;颔聯将“陳言”化“奇語”等,都可謂“點鐵成金”之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