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趙貝
通訊員 吳莉
為了庫區孩子的教育,你默默堅守三尺講台。為師、為母,用愛,編織孩子們的夢想;用智,打開孩子們觀察世界的窗戶。你是辛勤的園丁,更是振興鄉村的靈魂工程師。
8月23日,我們一起來看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辦事處中心小學副校長蔡明鏡的故事。
2016年大學畢業後,她放棄城裡就業的機會,蔡明鏡來到南水北調庫區邊遠的半島教學點,開啟了她青春鑄夢的教師生涯。全校49名孩子中,33名是留守兒童。她陪伴孩子們同吃同住,給孩子們縫扣子,套被子,洗頭發、剪指甲,讓孩子們在學校也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她勤學善研,借力互聯網資源與技術,用五年的時光為大山的孩子開啟了一扇通往知識與未來的大門,一起追逐人生最美好的夢想。
庫區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城裡相比,艱苦許多。蔡明鏡想: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要讓這些庫區家庭有希望,有盼頭,就要通過知識改變孩子。經過思考,她決定先從改變孩子的閱讀開始。學校沒有圖書室,她用休息日,因陋就簡建起了圖書室。缺少繪本,她自己買一些,從網上下一些,帶着孩子們一本一本地讀。通過公益機構的支持,現在,學校有了智能書櫃,有持續更新的适合兒童閱讀的各種圖書2000多本,同時每個班級都建起了溫馨舒适的閱讀區。
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她組織開展了系列活動:課本劇表演、朗誦比賽、親子閱讀等活動。她和學生發起創立了晨曉詩社,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小詩。幕天公益還把孩子們的小詩出版制作成詩刊。
二年級段欣怡在詩歌《家》中寫道:土地是小花的家,橘子樹是知了的家,石闆是蜈蚣的家,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媽媽的心是我的家。老師問她為什麼石闆是蜈蚣的家,她說,每當放假,她會和爺爺一起翻開石闆抓蜈蚣,賣了換一些生活費。四年級黃開娟在《你希望超級大風刮來什麼》裡寫到:大風就要來了,我突然希望,它把我也刮走,刮到爸爸媽媽那裡,這樣,我們就不用靠手機團聚了。
蔡明鏡說,孩子們用詩歌講述出自己的故事,我們不僅要認識每一個孩子,還要記下他們背後的故事。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蔡老師和5個孩子一起聯合支付寶公益,在淘寶直播平台發起了“大山裡的讀書會”直播活動,向全國觀衆展示鄉村學校孩子們通過閱讀帶來的變化。一個多小時的直播,點擊量達30多萬次,反響較大。
為了彌補師資短缺、課程不齊的問題,蔡明鏡自己引入和開發全新課程:繪本閱讀、快樂美術、巧妙手工、韻律舞蹈、石頭拼畫、手工香皂……這些有趣的課程讓孩子們有了全新的感受。孩子們的美術作品還在上海教博會展出。中央電視台17頻道《遍地英雄》欄目以此為素材,深入學校拍攝,從“藝術來敲門”的視角制作專題片在央視播出。
為了讓鄉村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 2018年,蔡明鏡去三亞領獎時,她為孩子們直播大海;她積極争取社會資源,讓全校孩子坐着飛機去北京研學七天;通過牽線搭橋,讓原所在學校彭家溝小學和北京七一小學、江蘇揚中外國語小學成為手拉手學校。
學校年輕教師多,怎樣抱團成長?蔡明鏡思考着、實踐着。她成立了教師成長營;建立起了教育故事小打卡;學校每月還組織茶吧會交流。她為老師們做網課培訓,将線上資源分享給他們。随着教師們教育理念的更新,課程越開越好,且每一位老師都有一門特色課程:編程的、做PBL項目式學習的、做閱讀的、做詩歌創作的……就連50多歲的老教師也能利用平闆去上課。
除了崗位上盡職盡責,蔡明鏡還不忘履行社會責任。疫情期間,她堅守社區,積極參與封控值守工作。通過入戶得知,小區裡楊孟潔、李邵楠的爸媽都是一線抗疫醫護人員,孩子無人看管。蔡明鏡便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輔導孩子的責任。為了兼顧社區值守和學生的網課,她經常把上課時間調在晚上,白天在社區值守。這樣一來,很多工作都擠在了晚上,收集上網課資料、制作PPT、批改作業,往往一忙就是午夜時分。
她和孩子們的故事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被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聚光燈下,她并沒有迷失自我,反而更加堅定了她青春鑄夢的信念。2019年9月她在北師大、華中師大等6所高校做宣講,将自己四年來紮根鄉村教育的故事分享給大學生們,深深感動了衆多師生。
六年來,蔡明鏡用自己的愛心、知識、情懷,把鄉村小學變成了師生們追逐夢想的熱土和守護留守兒童夢想的家園。鄉村振興,教育先行。蔡明鏡堅守在鄉村振興的一線,用行動編織着振興鄉村教育的夢想。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