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1:04:18

探訪皇家“一畝三分地”,身臨帝王勸課農耕、實踐重農安邦理念的曆史現場,“北京銀行杯”2021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傳承與創新大賽踏勘之旅,赴約先農壇。11月6日上午,60餘人在霧雨蒙蒙的天氣中來到先農壇,參加了大賽組委會為文物活化利用方案征集賽道組織的踏勘活動。他們當中包括了文化研究者、空間開發、設計專家、策劃展覽展示、文化交流活動的從業者,以及北京多所高校建築設計等專業的學生。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1

第一批踏勘參與者如約到達先農壇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2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副館長張敏

先農壇,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農以及舉行親耕耤田典禮的地方,是北京皇家祭祀建築體系中保存完好的一處,是北京中軸線不可或缺的重要遺産地。活動當天,由于報名踴躍、人數衆多,根據防疫要求,大賽組委會将參與者分成兩組,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副館長張敏的帶領下,先後探訪了先農壇現有文物遺迹的本體和空間,進一步了解先農壇文化曆史、文物空間點位現狀與活化要求。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3

第二組踏勘參與者聆聽張館長的介紹

601歲的先農壇與天壇一樣,分為内外兩壇,都是“北圓南方”的形制。從始建到擴建,先農壇經曆了幾次大規模的改建工程,名字也幾經更替,從山川壇、神祇壇最後到我們熟悉的先農壇。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4

張館長為大家詳解講解先農壇曆史遺存建築

曆史變遷,雖然外壇如今不複存在,但好在内壇以及曆史遺存建築都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張館長為踏勘參與者詳細講解了這些具有悠久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物遺迹。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5

先農神壇

先農神壇,建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壇台坐北朝南,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明清時期,仲春時節皇帝親臨或遣官來此祭拜先農。先農就是上古傳說中的炎帝,是他教民稼樯、勇嘗百草,讓原始先民脫離了漁獵和采摘的生活,過上了農耕定居生活。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6

觀耕台

觀耕台,清乾隆十九(1754年)年将原先木制的觀耕台改建為精美的磚石觀耕台,須彌座以黃綠色琉璃磚砌築,這種形式的觀耕台全國僅此一座。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7

一畝三分地

一畝三分地,皇帝親耕的耤田。為何是“一畝三分地”?一種普遍認可的說法是,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親耕又不能太勞累,所以定個最小土地面積作為耤田,權作意思意思地“示範性耕耘”。在中國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視為陽數,一和三為陽數中最小的兩個數,故為一畝三分。2019年先農壇恢複了“一畝三分地”,自此先農壇每年都會迎來耕耘和收獲的場景。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8

太歲殿院落

先農壇的拜殿與太歲殿,現為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館内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築形式的演變,從中可以感受到精妙的古代建築技藝。其中,鎮館之寶隆福寺藻井最為引人矚目。它是現存藻井形式中比較獨特的一種,四層圓型,上方為一層方井,反應的内容是天宮樓閣,每一層井圈上都能看到精美的建築。頂端的蓋闆層為星宿圖,仿唐代繪制,在不大的空間内繪制了1400多顆星星,并标注了精準的位置,反映了古時非常高超的天文觀測水平。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9

隆福寺藻井

坐落在中軸線南端西側的先農壇,與天壇相望601年,雖然是皇帝“禮為天下先”的敬農之所,卻也是最容易被人淡忘的壇廟古建築群。很多參加踏勘者都表示,這趟先農壇之旅很精彩,對于文物“活”起來又有了很多新靈感。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10

先農壇鳥瞰圖

從事文化活動策劃工作的範先生表示:“先農壇可以在活動組織形式上更加豐富,做一些互動性強可以深入體驗的活動,圍繞悠久的農耕文化,結合農民豐收節做一些農事活動。另外也可以考慮3D戶外燈光秀。”

踏勘過程中,看上先農壇這塊寶地的人不止一位,陳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看法:“農耕文化、祭祀文化固然是先農壇的标簽,但這裡還有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圍繞古代建築展覽真正做出特色和差異化,然後結合先農壇的場地與空間優勢多舉辦一些體驗性的活動。”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11

踏勘參與者在館内參觀

談到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的傳承,必然缺少不了親子主題活動,擅長做親子活動的劉女士表達了自己對先農壇的感受:“親子活動一定要重視文化的傳承,對于孩子來講,先農壇的意義不止是祭祀,而在于通過先農壇了解過去北京的城市規劃、傳統的皇家文化,以及我們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家所獨特的農耕文化。”提起北京中軸線,最先被人想起的就是軸線上那些重要的曆史建築,但同樣重要的還有生活在這裡的人。趙先生對此就有深刻的感觸:“解讀中軸線不能隻講這條‘路’,附着在它兩側的民間民俗文化,尤其是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同樣重要,解讀北京中軸線文化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幾百年來與之相伴而生的人。”

古建攝影都拍些什麼(踏勘記赴約先農壇)12

先農壇拜殿(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銀行杯”2021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傳承與創新大賽現已全面啟動,共設有六大賽道,文物活化利用方案征集賽道較為特殊,選擇先農壇作為文物活化利用主體,一方面可以繼續挖掘并宣傳先農壇的文化遺産價值,另一方面通過大賽形式,引發全社會關注,号召更多文博專家、相關領域專業人才參與到文物活化利用項目中,開拓思路、促進交流,發現更多有創造力、想象力的優秀方案,打造中軸線文物活化利用的樣闆,營造北京中軸線申遺良好氛圍。

來源: 北京市文物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