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痔瘡形成和發作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長期愛吃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辣椒元,據研究,辣椒素可以刺激整個消化道粘膜産生神經源性炎症反應,充血水腫,血管通透性顯著增加甚至可以表現為出血。辣椒素受體在直腸的分布密度是結腸的很多倍,因而對辣椒素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刺激出現出血。這就是吃辣椒引發痔瘡出血的原因。
二、便秘,排便時過度用力。排便時玩手機或者看書,注意力分散,排便時間過長,用力怒掙排便,緻使肛墊長時間充血,肛墊部位纖維-肌性組織長期負重,變得扭曲、松弛、自然斷裂,出現肛墊下移,痔的發生率随之增加。
三、懷孕,随着胎兒的增長,孕婦活動減少,腹壓增大,容易出現排便困難,肛管直腸靜脈回流阻力增大,引起肛墊部位的動靜脈吻合調節障礙,肛墊内的血供量增加,體積增大,形成痔瘡,或加重原有的痔瘡。
四、年齡因素,随着年齡增長,由于肌肉的退行性改變,以及長期的負重、久坐久站,便秘或者腹瀉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痔瘡的發生。
五、另外,家族遺傳因素,肛管直腸細菌感染,生活飲食起居不規律,等都是引起痔瘡的因素。
2、通常情況下,發現自己有痔瘡應該怎麼辦?
當你發現自己有痔瘡的時候,不必過于慌張,痔瘡不會發展成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如惡性腫瘤。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太不把痔瘡當做一回事,臨床上,經常碰到因為痔瘡出血出現重度貧血需要輸血治療的患者。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不要做劇烈運動如騎自行車,不要熬夜。飲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不要飲酒,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糧,多飲水。保持大便軟化通暢,積極治療便秘或者腹瀉。
其次,大便後和睡覺前40度左右的溫水坐浴10分鐘,外用痔瘡藥物如肛泰或者馬應龍等治療。若大便帶鮮血較多,可以口服槐角丸或痔速甯等藥物,若外痔水腫或者血栓形成,可以口服邁之靈或者地奧司明片等藥物。
經過以上治療,大多數情況下,痔瘡症狀都會逐漸好轉的。但若經過治療1周左右,症狀未見明顯好轉或者逐漸加重,建議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3、痔瘡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手術能夠根治痔瘡嗎?
多數人的痔瘡是無症狀的痔瘡,是不需要治療的痔瘡。隻有有症狀的痔瘡才需要治療,痔瘡的治療重在減輕或者消除其主要症狀,而非根治。因此,解除痔的症狀較消除痔體更有意義,并被視作治療效果的标準。
大部分的痔瘡通過調理飲食和排便習慣,以及藥物等保守治療,都能夠達到很好的療效,而不需要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症狀反複發作,影響生活質量,或者出現貧血等并發症的時候建議手術治療。
4、如何科學預防痔瘡?
1. 專心上廁所 每天定時排便1~2次,晨起和進食後1小時内因胃結腸反射,是排便最佳時期,建立良好的排便生物鐘,有了便意要及時去排,不能有憋便的習慣;排便時要放松肛門,集中注意力,切忌在排便時玩手機或者讀書看報,排便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内;蹲位比坐位更有利于排便,在坐便器上排便時,腳底可以墊一個小凳子;排便困難時,切勿用力怒掙排便,可以用手按壓左下腹部,或者使用開塞露輔助排便。
2. 好好吃三餐 要有良好的生活規律,按時按量吃飯,避免饑一頓飽一頓的,多飲水,可以在晨起空腹喝一杯溫開水,每天飲水量不應低于2000ml。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菠菜、菌菇類、蘋果、柚子、火龍果等),多吃粗糧(如玉米、燕麥、全麥食品等),少吃或者不吃辛辣、油膩、油炸刺激食物,忌嗜煙酒。輕度排便功能障礙者,可以使用益生菌調節腸道微環境。
3. 平時多鍛煉 平時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進行有規律的健身運動。另外,還要有意識地進行提肛運動,像忍大便一樣,将肛門向上提,然後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複進行。也可以呼吸節奏進行提肛運動,吸氣時,肛門用力内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松。在站立、坐位、行走時均可進行。每次持續5-10分鐘,早晚各一次。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适當增加運動次數。提肛運動可以促進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增強括約肌強度,改善括約肌功能,預防肛門松弛和痔瘡等肛周疾病。
4. 便後講衛生 保持肛門周圍透氣、清潔衛生,能夠很好的預防肛周疾病的發生。日常生活中,要勤換内衣褲,便後用手紙擦拭時,最好從前往後擦,用力要得當,避免用力過重,擦破肛周皮膚。尤其患有外痔、肛周濕疹等肛周疾病時,更應該溫柔以對,擦拭不淨時,可以使用濕廁紙擦拭,或者溫水沖洗,手紙蘸幹。随着科技的發展,智能馬桶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體型偏胖、容易出汗的人,可以在肛門周圍塗抹爽身粉,保持肛門清潔幹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