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嘉興城市宣言

嘉興城市宣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00:56:0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世琪 鄭亞麗 王雨紅 拜喆喆

嘉興城市宣言(城勢而上嘉興)1

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一個頗具分量的身份。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上,嘉興被賦予這一使命。

長三角群星璀璨,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個個身懷“絕技”。身處其中,“何為重要”“何為中心”“何為重要中心”,成為嘉興人讨論的熱門話題。

雖然這些問題至今還在讨論中,但有一個共識很清晰:要成為“重要中心城市”,嘉興必須能夠“獨當一面”。

01

走出“大樹下”的宿命

嘉興,吳根越角之地,與上海、杭州、蘇州都不過是隔了幾條淺淺的小河。強鄰環伺,有人說它是“大樹底下不長草”。

嘉興的幹部和湧金君一樣,急切想要搞清楚,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如何稱得起“重要”、怎樣體現“中心”?

嘉興城市宣言(城勢而上嘉興)2

嘉興市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傅祺,抛出一個參照系——東莞。

在珠三角城市群,東莞以先進制造業為根基,在強城之間謀得一席之地。

幾個數據看東莞:

2021年,東莞GDP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第24個GDP萬億城市;“七普”數據顯示,東莞常住人口達1047萬人,成為廣東第三個人口超千萬的城市;明星企業衆多,華為子公司聚信科技、大疆、藍思科技、順豐等雲集……

“東莞毗鄰深圳、廣州,與嘉興毗鄰上海、杭州的情況非常相似。”傅祺分析,區位上,同在重要城市群,前者身居廣深其中,後者處于滬杭之間;産業結構上,2021年東莞第二産業占比58.21%,嘉興為54.34%,兩者都在制造業領域有優勢。

但相較之下,差距同樣明顯。

一方面是體量:2021年,東莞經濟總量達到10855.35億元,嘉興為6355.28億元;另一方面是能量:嘉興的城市首位度不高,标志性産業不突出,現代化交通體系不夠完善。

走出“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宿命,東莞的手段是南融北拓,一邊布局深莞城際半小時通勤圈,積極承接深圳高新企業外溢,一邊加強與廣州公共服務的互聯互通。

“我們正努力從東莞身上找到‘重要中心城市’之道。”

當地一位幹部表示,相比周邊萬億級大城市,經濟體量、人口總量并不突出,但是GDP增速、人口增量等重要數據均處于長三角前列,嘉興有條件、有實力、有潛力打造成為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02

從通道到樞紐

今年3月的疫情,讓嘉興相關部門負責人有了新思考。

受上海疫情影響,嘉興企業生産“停擺”,經濟數據觸底,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為長三角緊密的産業鍊。但他卻認為,嘉興供應鍊不夠獨立的問題更為棘手。

“中心城市要有功能支撐,嘉興的交通樞紐功能不夠強,更像是個通道城市。”該負責人分析,嘉興的交通對外依賴性太強,直接導緻疫情期間處處受困。

一座重要的城市,首先應是一座交通四通八達的樞紐城市。嘉興具備先天條件,卻又後天不足。

嘉興城市宣言(城勢而上嘉興)3

翻看地圖,嘉興處于滬杭之間,又北接蘇州、南望甯波,但在市域軌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網建設上,起步較晚,與上海城際軌道交通對接上,也有待加強。

交流中,當地幹部也對滬蘇湖鐵路沒有經過嘉興扼腕。毫無疑問,交通線,是塊短闆。

反觀東莞,在和鄰居互動中,既大膽,又遠視,大力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特别是地鐵、城軌以及高速路網等,全面跟廣州、深圳對接,硬是把中間位置變成中心位置,打開高端産業要素的流通通道。

根據《嘉興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這五年,嘉興對交通提出“近”和“遠”兩個目标。

就近,嘉興要基本建成城際、市域、市内3個“半小時交通圈”,實現嘉興市區至滬杭等毗鄰城市半小時通達。向遠,基本建成鐵路樞紐、航空樞紐、海河聯運樞紐三大樞紐。

嘉興城市宣言(城勢而上嘉興)4

“一方面,我們要加強與周邊城市的通勤交通,另一方面又要提升獨立性,形成以嘉興為中心的多式聯運樞紐。”

傅祺表示,不久前,滬蘇嘉城際鐵路正式開工無疑是個好兆頭,“嘉興機場同樣關鍵,我們正努力将其打造成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一旦成功,嘉興将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物流體系中的重要節點,供應鍊問題也能得到有效緩解。”

當“海陸空鐵”立體化交通體系完成,嘉興不光能夠承載起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的希望,更有望成為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的基礎建設支撐。

03“人無我有”

幾年前,一個物聯網研發團隊來到嘉興,在這個風口産業面前,嘉興猶豫了,後來,這個團隊選擇了無錫。

後面的故事耳熟能詳,研發團隊成為無錫物聯網産業的核心,在當地促成一個已達四五千億元産值的物聯網産業集群。在一次交流中,無錫的幹部直言:“感謝嘉興給我們送來了物聯網集群。”

這話,多少有點刺痛,但也反映了嘉興的形勢——缺少能夠讓這座城市“獨當一面”的産業。

與東莞相比,嘉興制造業缺少萬億級支柱性行業。在嘉興的産業版圖中,紡織服裝、化學化纖等傳統制造業占主導,高技術制造業相對較弱,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僅為16.1%。

“重要,就是要在長三角産業鍊上有不可忽缺的部分,或者是人無我有的集群。”浙江紅船幹部學院經濟學教研室(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瑩瑩說。

如何布局,也是一門藝術。觸手可及的是,做好上海中高端産業配套。

榜樣在前。東莞利用區位優勢,積極對接深圳,聚焦“卡脖子”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重大裝備,主動布局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開展産業穩鍊補鍊強鍊拓鍊。

當下,嘉興提出要提升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鍊現代化水平,打響“嘉興智造”品牌。

在産業規劃上,圍繞上海全球汽車行業核心等優勢,嘉興超前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興産業,引入“鍊主”型龍頭企業,打造能級更高的新平台。

嘉興城市宣言(城勢而上嘉興)5

成效已經初顯。長城汽車落子嘉興平湖,在“超級鍊主”帶動下,今年,日本電産機床平湖項目等新能源汽車支鍊先後“加持”,加速了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産業鍊橫向拓展、縱向延伸。

氫能産業則是嘉興眼中的第二個“物聯網”,是嘉興正在追求的“人無我有”。

這些年,嘉興先後引進世界500強、全球氫能産業龍頭企業美國空氣産品(AP)公司和法液空等國際氣體産品巨頭的液氫項目,基本實現氫氣制備、儲運、加注,氫能裝備核心部件,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集成的全産業鍊布局。

“不能再錯過新的風口,這次我們要迎風向前,不再猶豫。”嘉興多位幹部表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