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01:06:37

手中的塑料瓶是廢物還是寶物,很多時候隻在一念之差。當你願意給它一次機會,或許就能改寫它的“塑”途,讓它迎來第二“瓶”生。

當環保變得觸手可及,公益變成舉手之勞,你是否願意加入其中?

文|陸小明

“小嘛小二郎,背着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容易讓人想起童年。

除了熱鬧的捉迷藏、有趣的卡通片、代表快樂的小賣部,歌詞裡 “背着上學堂”的書包,同樣是孩童歲月裡的特别存在。背上書包那刻,便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成長,書包裡裝滿文具和書本、知識和未來、關愛與期盼。

在讀四年級的小浩(化名)有過4個書包,它們各有不同,現在用着的一個更是特别——特别大、特别喜歡、特别貼心。現在的書包特别大,可以裝得下所有的課本,還能把冬天的厚衣裳放進去。小浩也特别喜歡,提起書包時,他如數家珍:“這個書包是我喜歡的藍色,有亮亮的反光條,還有響亮的哨子……”

其實,反光條、哨子等特别的元素,不僅是為了讓書包變好看,還帶有一個貼心的隐藏屬性——保護孩子的安全。

書包上的反光條會在暗處閃耀,讓孩子能時刻被關注到;背部的高密度漂浮闆,可以幫助不慎落水的孩子脫險。而關于腰間的哨子,小浩知道:“路上遇到車輛過來的時候,可以吹響哨子,告訴它這裡有人要過去,就像汽車按喇叭一樣。”

11歲的小夏(化名)比小浩高一個年級,也在用着這個“同款”書包。“書包很藍,有車的圖案,有反光條,還有一個能裝很多很多東西的袋子。”小夏知道,反光條是自己的“小保镖”,車輛在很遠的地方就能注意到反光條,看到有人背着書包在行走。

小浩和小夏的書包,裝着一個“小保镖”,還裝着許多來自遠方的溫暖。

“去年,廣汽豐田的哥哥姐姐來了學校,給我們送了書包和棉衣,還送了繪本,裡面介紹了很多安全知識。”通過廣汽豐田的安全繪本,小夏還知道,行人過馬路不要橫沖直撞、要左右觀察;不能在馬路中間嬉戲打鬧;有行人道要走行人道,沒有也要靠邊走……

2021年冬天,廣汽豐田“改寫‘塑’途·安冬行動”走進了湖南省衡東縣三樟鎮柴山洲完全小學,将兒童安全書包、安全棉衣等暖心禮物交到小浩、小夏和其他同學的手中。盡管到校活動隻是一天,志願者與孩子隻有一面之緣,但這些禮物仍陪伴着孩子們成長,并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守護者。

公益的“由一變二”

廣汽豐田項目成員黃玥(化名)還記得,項目第一次走進鄉村小學,是在2019年。“當時項目剛起步,還隻是叫‘安冬行動’,棉服、書包材質還是普通材質,棉服也不像現在一樣可以拆卸。”回顧這些年的點滴變化,黃玥字裡行間滿是感慨。

她提到,棉服的“由一變二”,是來自一位家長的啟發。2019年時,廣汽豐田送出的第一批棉服是淺色的,且不易脫洗。家長無意中提到的一句話,黃玥記了整整三年——“孩子很愛踢球,容易把衣服弄髒。”

從第二年起,廣汽豐田送出的安全棉服做成了藏藍色,并且設計了兩層,外面是防水防風的夾克,裡面是厚厚的棉衣,弄髒了也隻需拆洗外面的夾克,更适合孩子們在校園裡的生活。“也算是對家長的一個回應吧。”黃玥如是說。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一隻兒童安全書包的前世今生)1

廣汽豐田“改寫‘塑’途·安冬行動”走進湖南省衡東縣三樟鎮柴山洲完全小學

是一次次傾聽,讓校園的冬日變得更加溫暖;也是一次次創新,讓公益迸發出更大的能量。

2020年,廣汽豐田“安冬行動”做了一點更大的拓展:延伸公益鍊條前端,在“安冬行動”基礎上加入了“環保”元素,攜手公益組織共同發起跨界公益——改寫“塑”途·安冬行動。一個愛心之舉,同時助力鄉村未來與綠色明天。

“機緣巧合之下,我們知道了原來塑料瓶和兒童安全書包有着同樣的基因——PET,就嘗試通過塑料瓶回收再利用。”黃玥提到。PET 塑料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縮寫,這種可回收的材料純淨且堅韌,被廣泛用來制作塑料瓶。而實際上,紡織服裝行業裡最常用的聚酯纖維就是PET。

傳統紡織業的聚酯纖維大多都是通過石油提煉而成,如果能夠把聚酯纖維的來源從石油改成回收的塑料瓶,以回收的PET塑料為原材料,通過專業的設計與制造,生産出實用的兒童安全書包,既可以鼓勵大家回收塑料瓶助力環保,也更能讓大家感受到品牌對于可持續發展的堅持與踐行。

由此,項目在暖心之餘,多了一層環保的意義。孩子的書包裡,裝着一個綠色的未來。而要制作環保的安全書包,第一步則是獲取原材料——塑料瓶。為了測試“塑料瓶回收”的可行性,2020年改寫“塑”途主要面向員工進行開展,并在全國銷售店進行了幾處試點運營。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一隻兒童安全書包的前世今生)2

車展現場工作人員講解如何掃碼參與投瓶互動

讓黃玥等項目成員驚喜的是,這種方式吸引了許多廣汽豐田員工參與其中。有一天,廣汽豐田質量管理部成員韓卓玮和往常一樣,把垃圾拿到公司指定的回收點,卻發現了改寫“塑”途的設備,便将手中的塑料瓶投入其中。沒過幾天,他身邊的同事都知道了這台“扭蛋機”,紛紛一起去收集、回收塑料瓶。

周雪(化名)也是在那個時候第一次得知改寫“塑”途項目,并出于好玩的心态進行了首次投瓶,“覺得很新穎、很有趣”。

時隔三年,周雪仍會在每年活動期間把塑料瓶投入“扭蛋機”。不過,她已不止是一位“投瓶者”,也成為了項目的負責人之一,與黃玥等項目成員一同集思廣益,讓更多人願意投出手中的瓶子,願意了解瓶子的“塑”途轉機。

“希望更多人能夠真正體會到投瓶的多層意義,了解環保是一層,與遠方的學校形成連接,也是一層。”周雪如是說。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一隻兒童安全書包的前世今生)3

廣汽豐田捐贈的兒童安全書包

把“善”變成舉手之勞

實際上,不少塑料瓶都有開啟“第二‘瓶’生”的機會,隻是當被人們錯誤地對待時,希望又能如何生根發芽。

如果塑料瓶被随意丢棄,會成為污染環境的“難回收垃圾”。鮮為人知的數據是,自然狀态中分解1個塑料瓶要500年時間,而地球上有大約700種海洋生物曾誤食塑料或被塑料纏繞。

手中的它是廢物還是寶物,很多時候隻在一念之差。

當被問到“如何回收利用塑料瓶”時,有人說“會給小孩做手工”;有人說“會放進可回收垃圾箱”;還有人說“會收集起來賣廢品賺錢”。

不難看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選擇給塑料瓶一次重生的機會,“獎勵”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這樣的獎勵,并非一定是物質化的報酬,或是助力環保帶來的自我認同感、動手改造塑料瓶帶來的成就感等;不管是哪種方式,他們都需要一個便利的途徑。

讓環保變得觸手可及,讓公益變成舉手之勞,才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加入其中。

為了讓更多人願意給塑料瓶一次機會,改寫“塑”途的載體選擇了近幾年火熱的扭蛋機模式,用有趣打開局面,而且設計了相應小禮物。明确的獎勵機制有了,那麼便利的途徑呢?

試行一段時間後,黃玥便發現了改善點——要一次性投9個瓶才能換取禮物,門檻太高會影響到人們的積極性。此外,因為扭蛋機體積和重量都很大,如果要在全國範圍内收集塑料瓶,運營和投入都是難題,影響項目進一步擴大。2021年,這些問題開始得以解決。

周雪提到,2021年起,改寫“塑”途正式面向廣汽豐田超過600家門店發起活動招募,也根據合作方的想法,用PET塑料瓶專用回收袋替代部分扭蛋機,通過在店内設置回收點鼓勵大家投瓶。扭蛋機也從“一次投9個”變成了積分制,每次成功投瓶都會獲得相應積分,等到一定積分後便可獲得相應禮品。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一隻兒童安全書包的前世今生)4

小朋友在銷售店内通過PET塑料瓶專用回收袋投瓶

而在2022年活動開展中,項目成員還将線上和線下兩套系統連接起來,以加強理念的植入。讓參與者更清晰地知道投瓶是“一個舉動、兩份力量(公益、環保)”,一方面能提升參與者的“心靈獎勵”,更重要的是,真正了解改寫“塑”途·安冬行動的意義,從而讓越來越多有心人參與進來。

以前,活動參與者不能及時了解塑料瓶的動向,要等活動結束才能得知具體結果。在今年的活動中,改寫“塑”途更注重了“同步”,會給活動參與者及時分享動态,比如塑料瓶已回收、書包已制作、即将派送到學校等,讓其更有參與感。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一隻兒童安全書包的前世今生)5

廣汽豐田2022改寫“塑”途·安冬行動塑料瓶回收點

輕輕滑動指尖,參與者便能具象化地感受着自己的一念一舉如何影響着遠方。除了投瓶外,今年在銷售店投瓶的參與者還可以投出無形的“漂流瓶”——同步手寫一些心意卡片,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後續也會将這些卡片送到鄉村學校的孩子手中。

項目最新數據顯示,自2020年發起以來,已累計吸引42000餘人次參與,并成功回收了超過119000個塑料瓶。成千上萬人的舉手之勞,為鄉村孩子送上一縷縷冬日暖陽,也在無形中為地球減負。

當環保成為一種“本能”

在廣汽豐田十餘年時間,從參與者到策劃者,周雪覺得,廣汽豐田做社會責任項目,是從受助者角度出發,并響應社會的基本訴求,比如環保、安全等重點領域。“我們的活動不貴在多,而貴在持之以恒。”

“活動走出了廠區,也跳出了傳統公益項目、環保項目的定義。”黃玥相信,改寫“塑”途·安冬行動載體的多樣化,走出了一條新路徑,也能為以後其他項目帶來借鑒。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一隻兒童安全書包的前世今生)6

就“環保”二字,對于周雪、黃玥等廣汽豐田員工來說,在公司的綠色發展道路上,改寫“塑”途等活動更像是錦上添花,綠色發展的理念早已滲透在他們的生活與工作中來。“從節約一張紙、一度電做起,感覺環保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周雪提到。

自2004年在廣州南沙成立伊始,環保便是廣汽豐田“血液”裡的一部分。如今,持續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重要戰略目标,廣汽豐田不僅在公益活動中加入環保元素,産品研發、生産等環節也做出積極響應。

兒童正品書包有哪些(一隻兒童安全書包的前世今生)7

廣汽豐田新能源汽車産能擴建項目二期俯瞰圖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汽車低碳行動計劃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乘用車全産業鍊碳排放總量約6.7億噸二氧化碳,其中74%來自使用環節,26%來自上遊産業鍊制造環節。

在“廣汽豐田環境中期規劃(2021-2025)”中,明确了到2025年,新車平均CO2排放較2010年降低48%以上,工廠CO2排放總量較2012年降低13%。當下,廣汽豐田正摸索打造成熟車企的低碳化樣本,探索全鍊條低碳閉環。

在生産環節,廣汽豐田從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水資源管理等多方面打造綠色工廠,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截至2021年,廣汽豐田累計環保總投入達10.8億元。在上下遊多方合力下,一條100%全渠道綠色産業鍊正在成型,助力大灣區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面向消費端,廣汽豐田鼓勵廣大用戶減碳環保,讓低碳生活成為新風尚。廣汽豐田不僅率先開啟“車主碳賬戶”探索,建立用戶減碳方法學,還以豐雲行APP等創新模式為着力點,促進數字化和綠色化融合,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數字化綠色生活方式。

“不管是生産管理還是員工指引,環保是公司意識灌輸比較注重的部分。”周雪提到,大到持續打造行業實現綠色創新發展的新樣本,小到每個工位上的關燈拉繩提醒大家及時關燈,都是為了綠色未來這一大主題。

哪怕隻是做出了微小的努力,但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和黃玥、周雪一樣,數以萬計的廣汽豐田員工正在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充滿微笑的未來。當環保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本能”,一個綠色的明天便不隻是夢,而是觸手可及的未來。

(專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