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聽一個招工的HR說:工廠員工的工資已普遍6000-8000,還是招不到人……。
現在工廠一線普工的工資,真的已經普遍6000-8000了嗎?
别做夢了,醒醒吧!一名年輕工人,在工業發達的東莞,硬是跑遍了兩個工業區,看了不下于20個工廠的招工牌,連一家月薪達到6000塊的工廠都沒有看到。
礦泉水都喝完三瓶了,竟然一個高薪的工廠都沒看到,真不知道那些高喊月薪6000-8000還招不到人的,是怎麼好意思說出口的?
某中介門店外的招工牌
大多數工廠的薪酬設計模式,是底薪 加班費,這是一線工人最主要的薪酬結構組成。
可能還會外加一兩百塊錢的全勤獎,三五百塊的崗位津貼,以及2塊、8塊每晚的夜班補助,這大抵上就是私營企業一線工人的全部薪資組成了。
而實際上往往是,工人有一半的工資是靠加班費加出來的。
各地上調後的最低薪資标準
在制造之都,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很多工廠的底薪都不超過2000元。無論東莞、深圳、上海還是工業重鎮昆山,一些工廠執行的仍然是當地最低的工資标準,而能超過3000塊的工廠,則是鳳毛麟角。
比如,深圳比亞迪的底薪是2200,深圳富士康的底薪是2650,上海昌碩的底薪是2550。
試問:一兩千塊的底薪,要加多少班,一個月才能拿到6k-8k?況且很多工廠吃住還扣錢。
難道高底薪的工廠,就沒有嗎?當然有,比如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底薪是5341,華為在松山湖的工廠,底薪4900,這應該屬于底薪略高的頭部企業了。
特斯拉薪酬結構
當然,這些工廠因為底薪高,招人條件和标準也高,不是随便就能進得去的。
華為松山湖普工薪資結構
所以,這些工廠沒有招人難,往往是一開始招工,門口的求職者就排成排,甚至馬路牙子上站的都是人。本來隻招100個人,來應聘的人數卻能達到300個。據說,進華為的工廠工作,是要“過五關斬六将”,要經過層層考核選拔的,從面試到通知報到,有時甚至要等兩三個月,面試難度可想而知。
沒有像華為、特斯拉這樣的高底薪,所以,大多數工廠的工人,注定就要靠辛苦的加班去彌補。
一個月的加班時數能達到多少?80個小時是常态,一百五六十個小時的,也不是沒見過。
一名工人每日的上班時長記錄
一個月100多個小時的加班時數,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滿勤,沒有休息。
長年累月的工作,沒有休息,這也是很多年輕人在工廠幹不長久的原因之一。
并不是說,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了,而是工廠的工人感覺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假如,一個月全部加班,不休息,月工資能拿到1萬出頭,相信很多人還是願意吃這個苦的。
随着就業機會的增多,年輕工人崇尚自由、個性,又重視休息休假的權利。随便找個工作,輕輕松松一個月四五千,他們也不樂意全年無休的,在工廠一年拿那個八九萬。
所以,真正讓工人對工廠望而卻步的,是底薪低的可憐,加班高的吓人的這種薪酬設計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