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日更寫作有什麼好處?昨天去戳徒弟,問她最近的寫作近況,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堅持日更寫作有什麼好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昨天去戳徒弟,問她最近的寫作近況。
她給了我這樣的回複:
“寫了。
寫了一半,進度太慢了。
每天都在寫,早上一個小時,坐在那裡寫,寫了删,删了寫,都不滿意,然後1個小時就寫出200個字。寫着寫着發現之前寫得都不行,又推倒重來。
我這周給自己定個目标,每天必須寫出500字。”
看完這段話,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
之前為了督促自己日更,我也給自己設過各種各樣的目标,一天100字、一天300字、一天500字,然而基本上都不了了之了。
不是目标設定的有問題,而是當你把日更當作一個任務并且沒有外部的驅動或監督的時候,你是很難去持續下去的。
如何更好地實現日更?給出幾個小建議。
01“循序漸進”比“必須要”好得多
我們通常做計劃的時候是這樣的:
每天必須寫500字,每天必須讀半個小時的書……
說起來,500字、半個小時都不算是很大的目标,甚至會覺得很容易。
但這樣的計劃你能執行幾天呢?反正我是沒超過一周。這樣的計劃往往被我以各種理由無限拖延,500字在做計劃的時候會覺得很容易,但在執行的時候就會覺得“天呐,要寫500字呢”;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聽起來很短,但執行的時候卻連10分鐘都抽不出來。
那如何更好地去訂這個計劃?我覺得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
所謂的循序漸進就是:按照從易到難、從少到多的方式來。
比如日更這件事,可以這樣計劃:第一天寫100字,連續寫3天,觀察自己的狀态,如果ok,那就開始增量;第四天開始寫150/200字,再連續寫3天,如此漸進下去。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首先,你能看得到自己的進步。從100字到150字雖然隻有50字的差别,但對于寫作量來說,你卻已經增加了50%的創作量。
其次,起點低一些,能夠快速建立信心。100字,甚至你可以降低為50字、一句話都是可以的,起點低一點,先讓大腦覺得“日更”不是一件難事。
最後,循序漸進的計劃更容易堅持下去。培養習慣以及堅持計劃的困難不在于你的任務要有多難,而在于“每天”兩個字,低一點的起點和可見的成就感會讓你的“每天”堅持地相對更輕松。
02與其規定字數,不如以寫作單元為單位
我們在練習萬能寫作法的時候會将完整具有“觀點”、“案例”、“總結”的若幹段落稱為一個寫作單元。那對于寫作日更練習,其實我更建議以“輸出一個完整的寫作單元”作為目标。
為什麼這樣說?
首先,讓你設定字數的時候,你無法保證你在這100字、300字、500字内到底能寫出多少東西,有時候遇到不想寫的時候,可能就連50個字都寫不下來;而遇到狀态相對好一點的時候,甚至可能洋洋灑灑寫到1000字。
這個時候其實你的寫作狀态是不穩定的,也是不利于持續去做日更的。
其次,有些人給自己設定了字數的目标,到那個字數就直接停下來。要是你已經寫完整了想要表達的内容,那還好;如果你還有很多想要表達的内容,但這時候停下來了,思路就打斷了,第二天想要再接起來的時候就難了。而如果是以“寫作單元”為目标,那麼我就寫一個完整的小片段,有觀點、有案例、有總結,整體的寫作思路是完整的,這樣形成的内容也是完整的。
寫作也是講究一氣呵成的,思路一旦被打斷,就很難再恢複。
最後,當你以“寫作單元”為目标去做輸出的時候,也更利于你去調用自己已有的寫作素材。通常我們以“寫作單元”為目标的時候會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可能是一個詞、一句話、甚至是基于某個事情/新聞報道的主題思考,這就相當于有了靶子。我們常說“有的放矢”,當你有了明确的主題目标,那在寫作的過程中就會更集中地調動有關聯的素材,而不會大海撈針,盲目尋找。
甚至說,我們在做主題輸出的時候,可以同時伴随素材的搜索和積累。想寫這個主題,但是沒素材,沒關系,去搜索。搜索到的材料先用起來,再慢慢變成自己的。
所以,你看,以“寫作單元”為輸出目标做日更是不是又相對容易些了呢?
03日更是一件極平常的事
葉聖陶老先生在《給孩子的寫作課》中提到:寫作是極平常的事。寫作是源于“需要”,你不妨将日更也定義為生活中的“需要”。
我需要将一天中有趣的事記錄下來;我需要将今天有價值的事記錄下來;我需要将今天感動我的事記錄下來……有了這個想法,你的日更就會變得“極平常”。
很多人愛發朋友圈,是因為他們本身把“發圈”當作了一件極平常的事。生活中的美景發圈和朋友共賞;生活中的趣事發圈與朋友共樂;學習到的知識發圈與朋友共享,等等。
在“極平常”的驅動下,日更這件事才不會成為負擔。
所以看完這幾條,你要開始“日更”了嗎?
歡迎你随時與我來聊寫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