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統老式蘇式月餅

傳統老式蘇式月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23:36:38

蘇式月餅,是我國的傳統食品,更受到江南地區人民的喜愛。蘇州是蘇式月餅的發源之地,蘇式月餅這名字就傳下來了。蘇式月餅用小麥粉、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水等制皮,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經制酥皮、包餡、成型、焙烤工藝加工而成。

中秋文化對華人影響巨大,“團圓、幸福、甜美、統一、和諧”已經成為中秋文化的内涵和主旨,而月餅也就成為了這一文化内涵和主旨的載體,蘇式月餅作為中國月餅的兩大幫式之一,對中國飲食和民俗文化影響深遠。

蘇式月餅制作技藝實際上是古代蘇州人乃至全國人民的集體智慧結晶,它的具體出現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直至清乾隆三十八年稻香村的出現,這項技藝才開始真正被收集、整理、改良、創新、傳播。曆經兩個多世紀,在稻香村和其它老字号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全面發展。 至今可以有文字記載的,确切的傳承藝人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吳金堂一代,在此之前的藝人确切史料已經丢失,至今有六代傳承。

目前蘇式月餅制作區域為江浙滬三地,傳統的正宗技藝保留在蘇州稻香村。此項技藝基本内容包括:選料、初加工、擦餡、制皮、制酥、包酥、包餡、成型、蓋章、烘烤、包裝等等過程。制作過程中沒有任何模具,使用器具也比較簡單,有刮刀、油光紙、烤盤、木炭基杉木盒等。

蘇式月餅制作技藝的主要特征是:感官判斷的準确性,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影響的靈活性,技術和工藝流程的嚴謹性,長期積累的技巧性等。 近年來由于這項傳統手工技藝學習掌握非常困難,全手工操作導緻生産率低下,市場萎縮,已經面臨失傳境地,急需得到保護。

蘇州稻香村的蘇式月餅制作技藝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傳統老式蘇式月餅(傳統月餅蘇式月餅)1

蘇式月餅用小麥粉、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水等制皮,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經制酥皮、包餡、成型、焙烤工藝加工而成。經百年積澱形成了蘇州稻香村、葉受和等知名品牌。

皮層酥松,色澤美觀,餡料肥而不膩,口感松酥,是蘇式月餅的精華。蘇式月餅的花色品種分甜、鹹或烤、烙兩類。甜月餅的制作工藝以烤為主,有玫瑰、百果、椒鹽、豆沙等品種,鹹月餅以烙為主,品種有火腿豬油、香蔥豬油、鮮肉、蝦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鹽、夾沙豬油是蘇式月餅中的精品。 蘇式月餅選用原輔材料講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餅餡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鹹月餅餡料主要以火腿、豬腿肉、蝦仁、 豬油、青蔥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麥粉、綿白糖、饴糖、油脂調制而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