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84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
寫作前面
因為網絡的方便和快捷,人們現在打開手機,很容易搜索到五花八門的關于英語啟蒙的文章,其中不乏國内外知名專業人士的“權威”之作。
即使如此,苗爸并沒有畏懼“權威”而不敢發言,反倒是一路堅持寫了980多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目的不是為了挑戰權威,而是不斷吸收最新的前沿理論,并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為大家提供一種新的選擇,或者的打開英語啟蒙的思路。
之前苗爸分享了許多關于自然拼讀、分級閱讀和寫作啟蒙的文章,應該說,這些都是家庭英語啟蒙中級階段的孩子,或者說是大童訓練的内容。
今天,苗爸不揣淺陋,跟大夥談論一下幼兒英語啟蒙的一些自然規律,方法切實可行,拿來可用,幫助大家解決“如何做”的問題。
01
動作示範
在人類口頭語言誕生之前,毫無疑問,肢體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主要方式,這一點,從不同國家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也能找到手勢語的影子。
相信大家都看過無聲電影時代卓别林扮演的一些角色,也一定為卓别林的肢體語言的豐富表現力歎為觀止。是的,不需要聲音,卓式幽默也能使觀衆笑得前仰後合。由此說明,肢體語言也是人們交流的重要輔助手段。
父母在于幼兒進行交流的時候,不用擔心孩子聽不懂。借助肢體動作,給孩子做示範,就是一種聰明而有效的語言訓練方法。
(一)視覺刺激
父母做動作示範的第一個作用,是給孩子視覺刺激,這與孩子看動畫片的效果是類似的。孩子通過眼睛看到的一系列的動作,或是動畫片的片段,在大腦中建立了一個生活場景,也可以理解為與大腦中已有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連接,進而明白了父母肢體動作的意思。
在文字、圖片、視頻三種媒介中,孩子最喜歡的是視頻,尤其是動畫片。不僅僅是因為動畫人物的形象生動有趣,還有一個主要原因,相對來說,視頻更容易理解,孩子看得懂,自然會喜歡了。
所以,父母在做示範動作的時候,先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場景開始,而且要能夠讓孩子一看就懂。
(二)興趣導向
父母的示範動作,孩子覺得更像是舞蹈,是遊戲。每個孩子都喜歡做遊戲,以親子遊戲的形式與孩子進行互動,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興趣是英語啟蒙最好的老師。
父母做完示範動作之後,鼓勵孩子模仿父母做動作,并給與及時的鼓勵,讓孩子感覺是在做遊戲,而不是在學英語,這樣孩子就會積極參與。
(三)音形橋梁
當孩子會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将英語聲音和形體動作結合起來,幫助孩子建立英語指令和肢體動作的聯系。因為有了前面的動作示範,所以孩子能夠輕松地明白英語指令的意思。
從語言學理論角度來說,這種語言訓練方法叫TPR,即“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問世以來,已經獲得全球100多個國家的父母和英語培訓機構的認可和追捧。
“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就是根據這一理論制作的,至今已經幫助了數萬孩子邁出了英語啟蒙的第一步。
02
自言自語
(一)聲音刺激
孩子剛開始發聲器官發音不成熟,還不會說話,父母需要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不斷地給孩子介紹每一個行為動作,包括洗臉的過程、做飯的過程,手工活動等。
父母當着孩子的面,一邊說英語,一邊做動作,給孩子以聲音刺激。時間長了,孩子就明白意思了。雖然還不能說話,但是卻可以聽父母的英語指令做動作。我們群裡面有8個月左右的寶貝,就可以做到聽英語做動作了。
(二)母親聲音
之所以讓父母每天和孩子自言自語,一個主要原因,父母的聲音給孩子一種安全感,尤其是母親的聲音,讓孩子安心放心舒心。
(三)潛移默化
父母需要準備一些日常生活英語,特别是TPR英語動作短句,然後抓住一切機會,不停地和孩子說英語。這其實就是打造家庭英語啟蒙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最基本的英語聽說詞彙和短語。
幼兒學英語,就應該像學母語一樣,将學英語生活化,而不是刻意學英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母語的強勢影響比較小,父母說母語或是說英語,孩子都可以接受,不會有抵觸情緒。
03
不斷重複
(一)機械重複
在英語啟蒙理論界,最有名的理論應該是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理論了。克拉申認為,孩子接觸到大量的略高于他現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語言。這就是“i 1”公式。
雖然說“可理解性輸入”理論比較重要,但是,在幼兒英語啟蒙階段,機械重複也非常有必要。這與“鹦鹉學舌”類似,主要不斷地機械重複,孩子聽到英語指令,即使并不一定明白意思,也會産生條件反射,做出相應的動作。
(二)遺忘曲線
除了機械重複之外,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進行針對性重複,可以有效提高英語啟蒙的效率。TPR大白卡附贈的記憶表,就是借鑒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而設計的。
所謂的遺忘曲線,簡而言之,就是重複的次數先多後少。雖然說,随機地與孩子用英語聊天,孩子也能慢慢掌握簡單的日常英語口語,但是,如果能有效利用遺忘曲線,就能提高孩子掌握近200張TPR閃卡的效率。
(三)熟能生巧
機械重複的最高境界就是“熟能生巧”,英語叫:Practice makes perfect. 字面意思是“訓練成就完美”。其實,就是練得多了,孩子聽英語會産生條件反射,英語知識轉化為聽說的語言能力。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相關的原創文章和視頻。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