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的甲骨文到楷書“美”字,我們都可以看到,美字裡面有一隻羊,一直到今天,為什麼美字與“羊”總要聯系在一起呢?隻要我們認真考察一下甲骨文的“美”,這個問題就很清楚了。
甲骨文的“美”寫法較多,它是一個象形字,下半部分是一個“大”,就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形,字的上半部分有點像“羊”,但不是羊,而是一種用毛做的像羊角形的裝飾物,即羊形冠或羊形頭飾。全字的含義是戴羊形冠或羊形頭飾的大人。
也有的學者認為,“美”像是一個“大人”頭上戴着羊頭或羊角。“大”就是“大人”,指原始社會裡有權力、有地位的酋長或巫師,他們執掌着種種巫術儀式。在儀式上,他們常把羊頭或羊角戴在頭上,以顯示其神聖和權威。在他們看來,那些牧羊部落的牧羊人所扮演的圖騰羊,跳的圖騰舞,就是最美的事物。
小篆的“美”寫作“”。許慎《說文解字•羊部》:“美,甘也。從羊,從大。”段玉裁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在他們看來“美”是會意字,由“羊”和“大”兩字構成,其意義為美味。古人認為羊越大,其肉的味道越可口。也有人認為大羊體肥毛密,豐滿高大,生命力旺盛,這樣的羊有着可愛的姿态。前者是從味覺的角度會意的,後者是從視覺的角度會意的。
由此看來,“美”從甲骨文到楷書,無論從形體還是從意義上觀察,它都與“羊”有着密切的關系。在我們的先民眼裡,羊除了形體美,味道也很美之外,還是吉祥物。《說文解字•羊部》中就說:“羊,祥也。”其意思就是說“羊”是吉祥物。從上述介紹可知,先民關于“美”的觀念源于“羊”的說法,是毫無疑義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