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感謝、團圓、期盼……關于春節,總有一個瞬間、一段記憶勾連着動人心弦的故事。央視新聞推出專欄《好好過年》,講述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春節故事。
因脊柱畸形身高不足1.3米的小夥伍才林,手術後身高變成1.78米。27歲女孩梁倩,因極重度脊柱畸形生命垂危,康複後身高由1.27米變成1.5米……
這背後離不開一個人。在“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頒獎詞中曾這樣寫道:“自謙小醫生,卻站上醫學的巅峰,四處奔走募集善良,打開那些被折疊的人生。你用兩根支架,矯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他就是四川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梁益建。
終于可以擡頭看到天
小夥決定改名紀念這一刻
1964年,梁益建出生在重慶。從小他就看到身為煤礦工人的父親時常受傷,“那會兒我就想成為一名醫生,為老百姓看病。”
1986年,梁益建本科畢業後成為一名骨科醫生。工作後,他考取碩士、博士學位,之後又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交流深造。
△大學時期的梁益建(左)
2008年,回國後的梁益建作為醫療支援,被醫院派到四川鹽源縣泸沽湖地區救治當地病人。在這裡,梁益建遇到一個胸口幾乎貼着大腿的小夥,走路時眼睛隻能看着地面,身高不足1.3米,他叫伍才林。
梁益建仔細檢查後告訴伍才林,“我可以做手術讓你站起來。”同年5月,梁益建和醫院幫伍才林籌足了手術費。
梁益建制定了細緻的治療方案,手術康複後,伍才林的身高達到1.78米,終于可以擡頭看天了。為了記住生命中的這個重大轉折,伍才林改名為“伍才立”。
△伍才立
伍才立是梁益建治療的第一位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這種疾病患者上半身與下半身疊合,無法直立行走,因而被稱為“折疊人”。當時,國内外權威專家都認為難以治愈。
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大多經濟情況不好,病又特别重,梁益建下定決心做這個領域的“拓荒者”:“不是我要選擇最難的,是最難的來了,我不能拒絕他們,我太了解他們了。”
截至目前,梁益建和團隊共治愈極重度患者一千五百多例,他被病人親切地稱為“梁爸爸”。“我們基本上打破了脊柱矯形的所有禁區。”梁益建說,“這個過程很艱難,我們走的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我要給你治
我想讓你知道世界是有愛的”
2020年4月,梁倩在病友推薦下,參加了“梁爸爸”的義診活動。她是先天性脊柱側彎,出生後被遺棄。越來越嚴重的脊柱畸形,讓她呼吸、心髒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梁益建接診梁倩後,對她說:“我要給你治,我想讓你知道世界是有愛的。”
經過一年多的治療,梁倩春節後就可以出院,她計劃繼續學習,考取會計證。梁倩從心裡感激“梁爸爸”:“這次手術是我收到的最好禮物。”
△梁益建和梁倩
住院治療期間,患者們頭戴梁益建發明的牽引設備“頭盆環”,經常一起交流鍛煉。這個設備對術後矯正有極大的幫助,患者笑稱自己是“天線寶寶”。梁倩就這樣遇見了愛情,一位病友成為她的男朋友,相似的經曆讓他們的心更靠近。
△梁倩與男友
看到這些康複中的病人,梁益建很開心,“他們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多好!”
“給更多的老百姓看病,
給貧窮的人看病”
一例又一例超高難度的脊柱畸形患者被治愈。僅2021年,梁益建就治療了400多例患者,做了600多台手術。“治療一個極重度患者平均需要5——6個月,要做4次以上的手術。”
△手術中的梁益建
即使經常忙碌,梁益建和團隊每年都會到農村進行走訪和義診。“我每天睡4個小時左右,已經習慣了。我想給更多的老百姓看病,給貧窮的人看病。”
△梁益建和團隊義診
還有不到3年,梁益建就要退休了。他表示,即使退了也要繼續治病救人,“我的目标是工作到80歲,讓那些因病而絕望的人能抓住一根稻草,讓這些人能活得更好。”
△梁益建與患者的新年合影
新的一年,梁益建說出了自己的“小目标”:“我希望繼續做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在病人中有名,在社會中隐姓埋名。”
梁益建:2016年感動中國獲獎人物
2002——2022,《感動中國》陪你走過了20年,感人的故事曆久彌新,感動的力量經久不息,請記住這些平凡卻閃亮的名字。春節之後,新一期《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将如約而至,敬請期待!
監制/徐冰
制片人/馬文佳 主編/孫雪
記者/武司宇 張強
編輯/武司宇
剪輯/王瑄 攝像/唐崇甦
視覺/黃緒甜 校對/高少卓
統籌/師紅 劉昊 林昕 賈澤輝
鳴謝/四川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掃描下圖二維碼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看更多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