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1 00:36:21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

足部專家反複強調“跟腱”的重要性。這次 HB 就“跟腱”到底起着怎樣的作用,和足部的年輕有什麼關系,進行了咨詢。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3

“我們向許多患有引起腳後跟疼痛的足底筋膜炎、拇外翻等因足部疼痛前來受診的人推薦‘跟腱拉伸’。” 專門治療足部的綜合醫院,下北澤醫院足病綜合中心主任菊池恭太先生說道。

“如果認真地做‘跟腱拉伸’,可以切身感受到一定的改善效果,比如足底筋膜炎患者中有半數以上患者的症狀痊愈等。對跟腱炎等也有益。它不僅對很多足部疼痛有效果,而且任何人都知道,所以也更方便推薦。”他說道。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4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5

肌腱和韌帶的作用完全不同。肌腱将肌肉的力量傳遞到骨骼,并與肌肉緊密相連。韌帶僅連接骨骼與骨骼,并穩定關節。

人體最大的肌腱

與足部健康密切相關

跟腱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最有名的“肌腱”。它是人體最大的肌腱,連接構成小腿肚隆起的小腿三頭肌和腳後跟的骨骼。雖然隻有約15厘米長,其強度卻能承受1噸的重量,“我在手術中見過,白色堅硬。雖然可以伸長,但沒有肌肉那 樣的伸縮性。”

“阿喀琉斯( Achilles )”原本是希臘神話中英雄的名字。出于某種原因,腳後跟成為其關鍵部位,被敵人用箭射到腳後跟死亡。這是其名稱的由來,但也用來表示緻命的弱點。跟腱的柔韌性,可以說是足部健康的“關鍵”。

菊池先生指出,如果跟腱僵硬,就會主要引發兩個問題。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6

跟腱的柔韌性影響足部健康。不僅引起足弓問題,而且由于小腿三頭肌不能充分地活動,還容易水腫。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7

第一,行走時,身體重力會對足弓造成負擔。看腳心就能明白,我們的腳掌不是平的,而是弓形的。足弓支撐全身的體重,緩沖走路時的震動。而且,如果足弓塌陷,會導緻足底筋膜炎或拇外翻等各種足部疼痛和疾病。詳細情況将在後面叙述,如果跟腱僵硬,每次行走時都會壓迫足弓。

第二,導緻足部和腿部的血流下降。小腿被稱為第二心髒,其伸縮運動形成泵作用,起到推動靜脈血液向上回流的作用。

“如果不正确使用與跟腱相連的小腿三頭肌,小腿的泵作用就會下降,容易導緻寒症或水腫。”菊池先生說道。也就是說,如果跟腱僵硬,有可能會威脅到足部或腿部的健康。

那麼,如何保持跟腱的柔韌性呢?

答案就是養成“跟腱拉伸”的習慣。“跟腱拉伸是保護足部最重要,最基本的自 我護理。下北澤醫院的醫生假設足部使用年限是50歲。實際上,50歲之後,經常 會出現足部疼痛和障礙。“跟腱拉伸”保護足部免受這些不适。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8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9

将小腿三頭肌的力量

傳遞到腳後跟

原本“肌腱”連接肌肉與骨骼,将肌肉的力量傳遞到骨骼。連接某某肌肉的肌腱多被稱為某某肌腱。連接跟腱的肌肉是“小腿三頭肌”,換言之,跟腱即小腿三頭肌腱。

小腿三頭肌由3塊肌肉組成。2塊腓腸肌(内側腓腸肌和外側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如剖面圖所示,這些肌肉占小腿的大部分。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0

從剖面圖來看,小腿三頭肌可以說是占據小腿一半的肌肉。将它與腳後跟相連的就是跟腱。可以說是連接腿部和足部的中樞。正常行走是必不可少的。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1

“足肌分為外在肌和内在肌兩部分。外在肌是穿過腳踝附着在足上的肌肉。内在肌是從足部開始,止于足部的肌肉。小腿三頭肌是代表性的外在肌,跟腱具有将小腿三頭肌的力量傳遞到腳後跟骨骼的作用。”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2

小腿三頭肌的作用是跖屈。胫骨前肌等具有背屈作用。跟腱僵硬,會妨礙背屈,導緻無法充分回勾腳趾。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3

小腿三頭肌具有伸直腳趾(跖屈)的作用。也就是說,伸直腳趾時會收縮。相反,腳趾回勾(背屈)時會伸展。但是,如果跟腱僵硬,就會變得像撐杆一樣,無法充分回勾腳趾。

也就是說,如果以腳在地面上的行走動作來考慮,小腿的骨頭就變得很難前傾。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4

如果跟腱僵硬,行走時小腿就不能充分前傾,因此,就通過擠壓足弓來便于行走。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5

“為了舒适地行走,小腿傾斜角度必須要達到10度以上。如果跟腱僵硬,在行走時小腿不能充分前傾,因此,就通過擠壓足弓來彌補這一點。也就是說,每次一步一步地行走,都會對足弓造成負荷,就會導緻足部發生變形。”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6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7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8

請一定要檢查小腿是否具有傾斜10度以上的柔韌性。

足弓塌陷,主要包括内側縱弓塌陷的扁平足,和連接腳趾趾根的橫弓塌陷的開張足兩者都會引起足部問題,但是“如果扁平足是在足部後側發生的塌陷,那麼開張足就可以理解為是在足部前側發生的足弓塌陷。考慮到想在更早期阻止足弓塌陷,增加跟腱的柔韌性就非常重要了。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19

内側縱弓塌陷導緻扁平足。連接 5 根腳趾趾跟的橫弓塌陷擴 張導緻開張足。如果跟腱僵硬,可能誘發其中任何一個。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0

當然,也有使用鞋墊來防止足弓塌陷的方法,并且在下北澤醫院也作為治療的一部分使用。但是,“如果放入鞋墊,反而會對跟腱造成負擔。因此,希望使用鞋墊的人也能進行‘跟腱拉伸’。”

不管怎麼說,“跟腱拉伸”非常重要。

此外,切斷跟腱的人也很多……,但是“進行‘跟腱拉伸’,也并非就能夠防止切斷。運動員也會切斷跟腱,那是無法防止的。雖然并非切斷後就不能行走,但是傳統的行走動作就會變得很困難。”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1

使用牆壁

進行1分鐘拉伸

“跟腱拉伸”,将體重壓在牆壁上,可以更充分地拉伸。“不要施加反作用,充分拉伸很重要。以這個姿勢保持1分鐘左右。标準是一隻腳5次。”

STEP1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2

站在牆壁前,雙手貼在牆上。将想拉伸的那隻腳向後撤1步。腳趾尖筆直向前,腳後跟不要擡起。

STEP2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3

将體重壓在牆上,前側腳慢慢彎曲。感受跟腱拉伸同時,保持1分鐘。之後,換腳同樣進行。各5次。

此外,在保護足弓方面,最關鍵的是“跟腱拉伸”,但是鍛煉支撐足弓的肌肉也很重要。例如,胫骨後肌。這是肌腱穿過腳踝内側的肌肉。因此,它具有向内彎曲(内翻)腳踝的作用,也與足弓維持相關。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4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5

内在肌是從足部開始并 止于足部的肌肉。通過 石頭剪刀布進行拉伸 & 鍛煉。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6

剪刀隻需豎起大拇指,剩下的腳趾向内彎曲。覺得剪刀難時,先試着做布的形狀。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7

胫骨後肌連接小腿和足部,使足部内翻(向内側彎曲)。它還關系足弓的形成。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8

坐在椅子上,腳掌貼于地闆,趾尖稍微朝向外側。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29

小趾和腳後跟貼于地闆,擡起大拇趾一側。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30

像使用足部外側摩擦地闆一樣,腳踝向内側轉動。

足部内在肌的訓練也很重要。進行活動腳趾的訓練。如果可能,這些也一起進行比較好。在檢查現場,似乎會告知适合各自足部問題的訓練方法。

為了長久地持續行走

必要的想法

那麼,“為了長久地繼續行走”隻需持續拉伸跟腱就可以了嗎?其實并非如此。

“當然,跟腱是為保護足部,防止引起足部問題的基礎自我護理。防止産生疼痛,有助于持續舒适地行走。但是,這和快速有力地行走是兩碼事。”菊池先生說道。如果想行走,維持健康,首先必須保證足部不易産生疼痛。為此,進行“跟腱拉伸”鍛煉,維持腳踝的柔韌性。

隻是,如果想長久地持續行走,不想降低行走速度,“小腿三頭肌的肌力也是必要的,股四頭肌等大腿肌肉,臀部肌肉等,鍛煉整個下肢肌肉很有必要。

即使隻考慮小腿三頭肌,在行走動作中,也有作為刹車作用的時機和作為油門作用的時機。“我一直在說柔韌性,但是行走時,小腿前傾的時候,為了不讓小腿傾斜太多,小腿三頭肌和跟腱會起到刹車作用。此外,另一方面,上提腳後跟,踢出時,會變為産生推動力的油門作用。為了更好的執行這些流程,需要肌肉力量。”

食物纖維能夠調理腸胃促進排洩,肯定有助于減肥。現在各家便利店很多添加了富含食物纖維的大麥、還有可以補充半天的蔬菜量的商品。買便利店的食材不僅能簡單攝入食物纖維,比如把蔬菜沙拉放在湯裡,隻要多下點功夫就能增加吃法的種類。”

如果想長久地持續行走,首先,重要的是不讓腳踝的柔韌性下降,讓足部不易産生疼痛。此外,如果想不降低行走速度,健康地持續行走,需要進行肌肉鍛煉。

改善腳趾靈活性和足底彈性(足部專家跟腱拉伸)3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