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聽了一遍《尼爾斯騎鵝曆險記》的解讀。
這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
主人公尼爾斯不愛學習,一看到書本就會犯困。不愛牧鵝放鴨,會經常捉弄家裡飼養的小動物。
尼爾斯非常調皮,要麼追得鵝滿地跑,要麼就拔鵝翅膀上的毛。
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會咬他。
可是同住一個小村莊裡的還有一群小妖精,尼爾斯有一天戲弄了一隻小妖精,受到懲罰變成一個拇指大的小人。
還沒等他弄明自是怎麼回事,他已經騎在家鵝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鵝飛上了天空。
馬丁決定和野鵝飛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己久的拉普蘭。
途中尼爾斯發揮人的聰明機智和狡猾的狐狸做鬥争,不畏艱險和困難智取烏鴉山的盜賊。
尼爾斯和野鵝群一起主持正義,扶危濟困,在去往拉普蘭的路上,結交了很多好朋友。
其實他在途中有機會變成人的。
小精靈的條件是, 把雄鵝帶回家,并讓他媽媽把他殺掉,你才能重新變成人。
尼爾斯暗下決心: 就算自己一輩子不變回人,也不能出賣朋友。
在鵝被父母抓住準備宰掉的時刻,尼爾斯終于忍不住了,不顧一切想拯救鵝,結果自己反而因此回到了正常。
正是這些經曆使尼爾斯從一個頑皮搗蛋的孩子變成一名有具有正義感、真誠、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尼爾斯最終變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變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邊,從此也變成一名熱愛學習的好學生。
雖然這是一個童話故事,但是能啟示我們變得更成熟,更善良。
就像張愛玲說的那樣,“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因為懂得了,所以了會多一份理解。
在成長的路上,多一份理解和包容,便是成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