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圖是一個國家行使主權和管轄權的疆域,包括領土和享有一定主權權利的國家管轄海域。有時,國家版圖也指反映國家疆域的地圖。
“版圖”這一概念的産生,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夏代。版圖原指戶籍和地圖。在紙張發明之前,中國古代戶籍和名冊是刻在木片上的,這就是《周禮·夏官·司土》中的“掌群臣之版”的“版”。周代實行分封制,有了“都”“鄙”“裡”等行政單位,有了對各行政單位範圍的記載,出現了相當于今天行政區劃圖的地圖。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都有屬國必須獻版圖的制度,“版圖”一詞逐漸成為“國家領土和疆域”的代名詞。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家版圖就好比是一個國家的“戶籍”,是這個國家在“地球村”中得以存在的基本憑證。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本國的版圖。
來源:國家版圖知識讀本
海報:張 浩
制作:林 潔
初審:王玉玲
審核:桂 梅
審簽:夏 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