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22:40:23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統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學習過關自查)1

人文主題

童年往事。本單元共編排四篇課文,包括《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雅子弄冰》《村晚》),皆描寫兒童生活。

語文要素

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此前教材中,已經安排過“抓住關鍵話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想想感”“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情感”等語文要素。學生已經學握一些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本單元意在讓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習作要求

把一件事的重點部分寫具體。習作話題“那一刻,我長大了”從單元主題“童年往事”延伸而來,讓學生在了解他人童年的同時,關注自己的成長曆程。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統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學習過關自查)2

《古詩詞三首》

一、會背、會默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知詩人

範成大(1126—1193),字緻能,号稱石湖居士。南宋詩人。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看注釋

①雜興:随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②耘田:除草。

③績麻:把麻搓成線。

④供:從事,參加。

明詩意

白天鋤草在田裡,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着種瓜。

詩情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是詩人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讀來意趣橫生。

二、會背《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

(宋)楊萬裡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钲。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知詩人

楊萬裡(1127-1206),字廷秀,号誠齋。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遊、尤袤、範成大并稱為“中興四大詩人”。楊萬裡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著有《誠齋集》等。

看注釋

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脫曉冰:在這裡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裡剜冰。

③钲:一種金屬打擊樂器,形狀像鐘,有長柄。

④磬(qìng):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

⑤玻璃:指古時候的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在的玻璃。

明詩意

清晨,兒童将銅盆裡凍的冰剜下來,用帶來的絲線穿起當铮。敲的響聲穿過樹林,突然聽見一聲清脆的水玉落地的響聲,原來是孩子們把它給敲碎了。

悟詩情

全詩突出一個“稚”字。稚氣和樂趣能使兒童忘卻嚴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樂。詩人發自内心地尊重兒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繪得如此真切酣暢。

三、會背《村晚》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知詩人

雷震,宋朝,籍貫,生平事迹不詳。其詩見《宋詩紀事》卷七十四

看注釋

①陂(bēi):池塘的岸。

②寒漪(yī):水上波紋。

③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

④信口:随口。

明詩意

池塘四周長滿了青草,池塘裡的水幾乎溢出了塘岸,山像是銜着落日似地倒映在波光蕩漾的水面上。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慢慢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調的曲子。

悟詩情

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詩人帶着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牧童、寫村晚,他十分滿足于這樣一種自然風光優美、人們生活自由自在的環境,給人一種恬靜悠遠的美好感覺。

四、課後習題

1.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體會其中的樂趣

①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參考答案:

盛夏,農忙時節,大人們都在幹活,小孩子們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他們也都不閑着。你看,在一個茂盛的桑樹下,幾個孩子正在學着大人的樣子:刨坑,插苗,掩土,澆水。别看他們年紀很小,卻學得有模有樣。雖然在樹陰下,但忙活的大半天,額頭上全是汗珠,有幾個孩子幹脆脫下上衣,光着膀子在忙活。再看他們的小臉和身上,全都是泥巴,就像一隻隻髒兮兮的小花貓一樣,讓人忍俊不禁。

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钲。

參考答案:

早晨起來,雖然天氣寒冷,但仍然阻擋不了孩子們玩耍的興緻。他們來到院子裡一看,銅盆裡的水早已結成厚厚的冰。他們把銅盆翻過來,扣在地上,再朝着盆地使勁敲擊,哈哈!一塊完整的冰塊出來了!這時,一個小男孩找來一根麥管,對着冰塊用力吹。你看,他的腮幫子鼓得高高的,就像一隻吹起的青蛙。其他的小孩子一起喊:“加油!加油!加油!”哈哈!冰上終于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孔穴。于是,他們又找來一束彩絲,從空穴中穿過,再打上活結,提在手上。一個晶瑩透亮的冰制打擊樂器就完成了!一個孩子提着,其他的孩子圍在四周,不時地用小手在冰上打擊着,就像立春時節大人們在迎春儀式上“打春牛”一樣。雖然他們的小手都凍得紅紅的,可是再冷的冬天也凍不住孩童們的快樂!

③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參考答案:

傍晚,夕陽西下。大人們都收工回家,家家戶戶都升起了炊煙。放牛的孩子們也都陸陸續續騎着牛兒往家趕。晚風輕輕地吹着,吹走了白天的炎熱。你看,走在最前面的這位小牧童,他側身坐在牛背上,身子随着老牛的步伐輕輕晃蕩,就連那一雙小腳也不安分,一前一後仿佛在打着節拍。他的手上拿着用脫空的樹皮做成的笛子,使勁地吹着。雖然聽不出他吹奏的曲調,但清亮的笛聲中,那份輕松和快樂也怎麼也掩飾不住。

2.根據故事内容,展開想象,選擇其中一首改寫成短文。

參考範例:

《村晚》改寫

在一個安靜的傍晚,夕陽映紅了天空。不時飛過幾隻小鳥啾啾地叫着,那是歸巢的鳥兒向大自然不舍的依戀。

一汪清澈的池水映入眼簾,綠茵茵的小草舒展着腰肢輕輕随晚風起舞。池塘裡溢滿了水,嘩啦啦,嘩啦啦,飛出了一連串美妙音符。太陽将要落山,落日的餘晖映照着天邊的雲彩,迷人豔麗。漸漸地,太陽帶着它那豔麗的色彩悄悄地走到了高山的身旁,一點一點地被山峰慢慢地吞沒,很快消失在微微蕩漾的池水波紋中。

柳蔭下,悠閑地走來了一頭黃牛,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贊歎傍晚那美麗景色。牛背上橫坐着一個牧童,他頭戴一頂歪斜的草帽,身披一件褪了色的小褂子,腰系一條草繩,下身着灰色小短褲,光着腳穿一小草鞋。

隻見他手握着小短笛,悠閑地吹着細細地笛曲。那稚嫩悅耳的笛聲,時而婉轉,時而悠揚,時而高亢,時而低沉。

小牧童漸走漸遠,身影漸漸消失在暮色裡,隻有那跳躍的笛音仍然隐隐約約地在淡淡的暮霭裡飄蕩。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統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學習過關自查)3

2.《祖父的園子》

一、重點字詞①螞蚱:蝗蟲的俗名。

②絨毛:物體表面上連成一片的纖細而柔軟的短毛。

③光芒:向四面發射的強烈光線。

④随意:随着自己的意願。

二、易錯音、易錯詞

1.字音

明晃晃(huǎng)蚌殼(bàng)倭瓜(wō)

2.字形

螞蚱 拔草 承認 拴着 水瓢

三、多音字

晃:huàn—晃動 huǎng—晃眼。

四、本文主題

本文用第一人稱講述了“我”和祖父在園子裡的生活,表達了“我”對祖父深沉的熱愛與依戀,對童年園子中生活的深深懷念。

五、課後習題

1.默讀課文,說說祖父的園子裡有些什麼?“我”和祖父在園子裡做了什麼。

參考答案:

祖父的園子裡有蜜蜂、蝴蝶等昆蟲,有櫻桃、榆樹等花草樹木。

在園子裡,“我”跟在祖父後面模仿着他幹活,比如栽花、拔草、種菜、鏟地、澆水等;“我”還熱衷于做各種有趣的事,比如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螞蚱等。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我”的内心感受,再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和同學交流。

參考答案:

①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樹都會發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似的。

感受:園子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愛園子中的一切。

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感受:因為“我”在園子裡感覺十分自由,所以覺得黃瓜也是自由的。“我”将自由的感受寄托在了黃瓜上。

3.讀下面的“閱讀鍊接”,說說你對課文有什麼新的體會,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參考答案:

“閱讀鍊接”是小說《呼蘭河傳》的結尾,原本依戀、熱愛的事物消失了,原本鮮活自由的事物蕭條了,表達了“我”對祖父、對園子、對已逝去事物的深切懷念之情。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統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學習過關自查)4

3.*《月是故鄉明》

一、重點字詞

①煙波浩渺:煙波,霧霭蒼茫的水面;浩渺,水面遼闊。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

②篝火:古指用竹籠罩的火,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③澄澈:清澈,水清見底。

④風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⑤巍峨雄奇:巍峨,高大壯觀,雄偉矗立的樣子。雄奇,雄偉奇特。形容山或建築物高大而雄偉,非常奇特。

二、易錯音

徘徊(pái huái)煙波浩渺(miǎo)

篝火(gōu)澄澈(chéng chè)

風光旖旎(yǐ nǐ)無邊無垠(yín)

碧波萬頃(qǐng)萊(lái)芒湖 點綴(zhuì)

三、多音字

燕:yān—燕園 yàn—燕子

四、本文主題

本文作者以“月”為線索,回憶了在故鄉的童年生活,抒發了作者離鄉後的思念之情。

五、閱讀理解

1.默讀課文,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發了哪些感受。

參考答案: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場院上數星星、古柳下點篝火、坑邊望月等童年往事,抒發了作者對童年、對故鄉深深懷念之情。

六、課文拓展

1.關于杜甫的“借月思鄉”詩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詩意】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統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學習過關自查)5

4.*《梅花魂》

一、重點字詞

①漂泊:比喻行蹤不定,居無定所或職業、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②玷污:弄髒;污損。

③鄭重: 嚴肅認真。

④秉性:性情;天性。

⑤眷戀:(對自己喜愛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戀。

二、易錯音

葬身(zàng)腮邊(sāi)老幹虬(qiú)枝

缭亂(liáo)涼飕飕(sōu)華僑(qiáo)

眷戀(juàn liàn)

三、本文主題

本文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的經曆,表現了外祖父思念家鄉、眷戀祖國的深情。

四、課後習題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外祖父的哪幾件事,表現了他怎樣的感情,再和同學交流你對題目的理解。

參考答案:

課文寫了5件事:①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讀到思鄉的句子會流淚。②“我”弄髒墨梅圖,外祖父罕見地發脾氣。③外祖父因年齡大不能回國,竟像小孩子一樣哭泣。④離别前一天,外祖父送“我”墨梅圖。⑤離别當天,外祖父到船上送“我”繡着梅花的手絹。

表現了外祖父思念家鄉、眷戀祖國的深情。

課文題目“梅花魂”不僅是梅花不畏冰雪、淩寒怒放精神的體現,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堅守愛國之情的寫照,更是中國人堅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統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學習過關自查)6

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問題清單

采訪對象

采訪内容

校園生活

課餘生活

愛吃的小零食

愛玩的小玩具

......

問題清單使用:

1.問題選擇。可以從不同方向提問,也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提出多個問題。

2.記錄基本技巧。一是記要點,用關鍵詞語的形式記錄主要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二是記亮點,對方說話中有意思或引發自己疑問的地方也可以記下來。

3.彙報要有條理。先彙報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再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然後說說自己的感受;或者先說說自己的感受,再借助記錄的内容具體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部編版(統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學習過關自查)7

《語文園地一》

一、詞句段運用

1.讀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寫的情景,再選擇一種情景,照樣子說一說。

參考答案:

第一個例句寫了“太陽光芒四射”的情景,通過人、蚯蚓、蝙蝠的感受和表現突出了“亮”的特點。

第二個例句寫了八月酷暑的情景,通過雞、狗、蟬的表現突出了“熱”的特點。它們都是先點明某個情景突出的特點,再描述體現這一特點的不同表現。

範句示例:

冷:剛一出門刺骨的寒風就從四面八方突襲而來,頭頂上幹枯的枝桠迎風搖擺,似乎下一秒就會斷裂。鸠鳥發出沙啞的嗚咽,和着冰冷的空氣回響在灰暗的天宇。我裹緊了厚重的長外套,像駝鳥般恨不得把頭全縮進圍巾裡,卻仍然得不到一絲暖意。

吵:下課了,教室裡跟炸開了鍋一樣,似乎車禍現場一般擁堵吵鬧,整棟教學樓都飄着我們班的吵鬧聲。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再照樣子寫一寫。

參考答案:

這三組句子在表達上的相似之處:都是通過對比進行了強調,表達了對某個事物強烈的感情。不同之處:使用了“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比不上”“也比不上”“遠比不上”等不同的表示對比的詞語;第一個例子中和“心愛的小月亮”對比的事物很多,第二個、第三個例子中和“家鄉園子裡的桂花”“姑爹的小漁船”對比的事物隻有一個。

範句示例: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有的人捐出自己多年的積蓄,為的隻是幫助那些素未謀面的求生者;而有的人卻對此嗤之以鼻,加以諷刺。這兩種人的道德行為孰優孰劣,差距又是何其大也!

二、日積月累

1.知詩人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2.看注釋

①吟:詩體名稱。

②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③臨:将要。

④意恐:擔心。

⑤歸:回來,回家。

⑥誰言:一作“難将”。言:說。

⑦寸草:小草。這裡比喻子女。

⑧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⑨報得:報答。

⑩三春晖: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

3.明詩意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着針線,為即将遠遊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晖普澤的慈母恩情?

4.悟詩情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着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着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

怎樣寫好成長類作文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成長,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成長,是一個美麗的過程。成長中有快樂,也會有煩惱;成長路上,會遇到成功,也會遇到失敗。成長,可以是思想方面的成長,也可以是身體方面的成長。總之,成長是一個蛻變的過程,由簡單到深刻,由幼稚到成熟。每蛻去一層軀殼,痛苦在所難免。正如葦岸在《白桦樹》中說的那樣:“在白桦樹的生長曆程中,為了利于生長,總是果斷地舍棄那些側枝和舊枝。”今天,老師就和你們聊聊成長類的作文怎麼寫。

一、“巧”命題

好的标題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隻有标題吸引讀者,他們才會願意繼續往下看。好的标題一般符合以下三個特征:

1.精煉。文題是對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提煉,用字上都盡可能得少,比如《悔》《我的第一本書》。

2.恰當。文與題相符,也就是說文章的題目要與文章的内容有着必然的聯系,它或概括文章的内容,或揭示文章的中心,或是文中多次出現的關鍵詞句,比如《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學會感恩》。

3.新穎。一個好的文題應該是一下子就抓住讀者的心理,讓人急欲讀文,欲罷不能。比如《爸爸,我錯了!》《掃煙筒的孩子》。

二、“精”選材

一個人的成長是方方面面的,同學們一定要打開思路,這樣材料的選擇面才會更加寬闊,列舉如下:

1.品德方面的成長:學會了尊老愛幼,關心弱者,恪守諾言,堅持原則。

2.學習方面的成長:能堅持不懈,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能主動探索,尋找問題的答案;能換位思考,體會到大人的良苦用心。

3.能力方面的成長:學會一項技能,會為父母做點事,會為班集體服務,會開展假日小隊活動,做實驗有耐心。

4.友情方面的成長:會解決同學矛盾,會真心對待朋友,學會了謙讓。

5.在失敗與沮喪中的成長:失敗中得到啟發,摩擦中懂得諒解,矛盾中得到教訓,後悔中得到成長。

6.人生道理的領悟:學會了堅強,懂得了豁達。

三、“妙”構思

1.從小事入手。每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曆的事情太多了,我們不可能寫出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隻能從有意義的小事切入主題,再現成長經曆,表達内心情感和成長思考,如果貪多求全,反而流于空泛,不如選取一個方面着力進行描寫。比如,自己什麼事情做的最漂亮了。和同學之間發生過哪些矛盾?最後又是處理的?和老師、家長有怎樣的對立情緒?最後又是怎樣相互溝通的?通過這些事情,你明白了什麼?感悟到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2.注重細節描寫。這篇作文要求寫過去的事,事情裡少不了人物,所以整個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束,以及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心理等,都要進行詳細的刻畫,事情和人物不要選的多。

3.叙事和抒情相結合。人的成長,就是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會有新的感悟,通過故事的描寫,一定要寫受到的啟發和感悟,不能隻說事情,而不講由此引發的道理,不然,文章就會流于形式,沒有深度。

4.新穎獨特的小标題。可以用一條或兩條線索将各個材料連綴成篇,可借用電影藝術中剪輯畫面、組接鏡頭的方法來謀篇布局,可運用日記或書信來展開情節,可用問答對話法來布局,還可通篇在段落結構上采用排比這一修辭手法來組織全文……這些方法應根據文體特點靈活選擇,從而亮出文章獨具一格的形體魅力。

5.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成長”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大緻都會呈現出一種“螺旋上升”的态勢。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在寫“成長類”作文時,就要盡可能地寫出自我“成長”的波折,使作文在情節上具有跌宕起伏、曲徑通幽、引人入勝的美感。

總之,成長需要勇氣,需要寬容,需要堅強,需要付出,需要壓力,需要友誼,需要激勵……成長不僅是身體的成長,更是思想上的成熟、心靈上的成長。因此,我們一定要從時代的高度,不斷提升自我思想認識,使得作文的立意具有一定的深度。

範文示例:

那一刻,我長大了

每當看到“六福紅雞寶”,便會想起2017年的那個寒假。

每年快到春節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事情莫過于為自己制作一件新年屬相的小作品,這年,也不例外。

那天晚上,我閑來無事,便拿出媽媽的針線盒,找來五顔六色的線,打算制作金雞。首先,從選面料開始,心想選什麼樣的面料好呢?記的老師說過,紅色代表喜慶,黃色代表吉祥。新年到了,紅紅火火,就選喜慶的面料吧。于是我找來一塊紅色的面料,開始動手忙活起來。我把選好的布剪成小雞寶寶的樣子,把邊兒用線縫起來,再拿來一些棉花,用棉花把小雞寶寶的肚子塞滿,小雞寶寶的身體外形就縫剪出來了。

接着,我找來記号筆,給小雞寶寶畫了一雙黑寶石般的大眼睛。然後,我又用黃色的布分别給雞寶寶做了嘴巴、爪子,最後,我用紅色的布給雞寶寶做了翅膀和冠子。這樣,一隻可愛又漂亮的小雞寶寶就完成了。

我仔細觀察這隻小雞寶寶,發現一隻小雞寶寶也太孤單了,于是,我又繼續給這隻小雞寶寶做了五個小夥伴,中間用五彩的小雞蛋将他們連接起來,一群快樂的小雞寶寶展現在我的眼前。看着自己親手制作的作品,感覺還真不錯!

正在我得意地欣賞自己創作的作品時,看到媽媽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在沙發上睡着了。看着媽媽熟睡的樣子,再看看媽媽結婚時候的照片,突然發現媽媽老了好多啊!

我想這件作品就叫“六福紅雞寶”吧,我要把它送我媽媽,希望這個作品能夠給媽媽帶來好福氣。

看着熟睡的媽媽,我在心裡默默地說:“媽媽,女兒已經長大了,以後可以為你分擔事情了,您就好好歇歇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