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朝對人物的稱呼

清朝對人物的稱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17:18:17

很多清宮影視作品中,“格格”這個稱呼出現的頻率極高,一般情況下,人們都将誤認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兒,即公主。比如在《還珠格格》中,乾隆皇帝的女兒就一律被稱為格格。實際上,這種稱呼是不準确的。

清朝對人物的稱呼(清代最容易混淆的一種稱呼)1

早在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各種制度尚處草創,也沒有建立後妃制度,而且後妃的人數随意性也很強。她們的名稱也隻是沿襲滿族多年來的習俗,正妻稱為“福晉”,妾稱為“側福晉”,到了太祖後期,也稱福晉為“大妃”。

天聰初年,太宗皇太極為了區别諸多福晉的名号,用福晉居住的住所确定福晉的名号,如“中宮大福晉”、“西宮福晉”等。皇太極登基稱帝後,改國号為“大清”,并開始建立清初的後妃制度,冊立了大清曆史上第一位現任皇後——孝端文皇後。

清朝對人物的稱呼(清代最容易混淆的一種稱呼)2

此外,皇太極還冊封了東宮的宸妃、西宮的貴妃,次東宮的淑妃和次西宮的莊妃。對此《清史稿》中稱為“五宮并建,位号既明,等鹹漸辯”,即形成了清朝後妃制度的雛形。此時的清宮,後宮中的封号還存在着“福晉”“格格”等稱呼。

康熙朝後期,後宮制度随着封建專制制度的确定和發展逐步健全和完善。康熙規定:在同一時期,後宮有皇後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事實上,康熙朝的後妃制度并未真正完善,因為在後宮中依舊有“格格”等封号的存在,隻是沒有了“福晉”這個封号。

清朝對人物的稱呼(清代最容易混淆的一種稱呼)3

“格格”本是滿族的音譯,漢語的意思是“小姐”、“妹妹”、“姐姐”、“姑娘”之意。入關前,格格是滿族人對國君女、酋長女或一般婦女的稱呼。清朝人對“格格”是這樣解釋的:格格與宗室女郡主、縣主、郡君、鄉君、宗女同。

原來,皇太極即位後規定,皇後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嫔所生之女或中宮皇後撫養之女稱為“和碩公主”。皇家貴族小姐婚前一律統稱為“格格”。清制,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之女,未授予封号前均稱“格格”,若是加封則分為五個等級:即親王女稱“和碩格格”,封郡主;郡王女為“多羅格格”,封縣主;貝勒女為“多羅格格”,封郡君;貝子女為“固山格格”,封縣君;鎮國公、輔國公女為“格格”,封鄉君。如果以上五等皆為側室所生,又要降二等。

清朝對人物的稱呼(清代最容易混淆的一種稱呼)4

然而,在清朝後妃制度不健全的時期,的确有一些低級的皇帝侍妾被稱為“格格”,在制度健全的時期,王府中仍用此稱謂來稱呼王府中的沒名分的小妾。如乾隆帝生母孝聖憲皇後鈕钴祿氏在雍親王府邸時,名号即為“格格”。

格格在清初已被确定為宗室女,可是這些貴族小姐有的被選入宮中侍奉皇帝或皇子,成為最低等的小妾。這些小妾雖然有的也能得到晉升,但為數并不多,大部分宮中格格一直到死,隻存一個姓或封号。如果她們被皇帝臨幸過,那還能葬在妃園寝中,如果沒有臨幸過,隻能另葬他處。事實上,她們的命運有時還不如宮女,因為宮女到了規定的年齡還可以出宮另嫁他人,可這些格格們隻能老死宮廷。

清朝對人物的稱呼(清代最容易混淆的一種稱呼)5

後世很多習慣性将格格認為是公主,這也是事出有因。努爾哈赤就有4個女兒既稱“格格”,又稱“公主”,這讓人就誤認為格格就是公主。但是這卻是清初典制不完備的特殊曆史時期,不能一概而論。自皇太極以後清代皇帝女兒加封根本不用格格這個稱謂,而那些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的女兒才會使用這個稱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