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裡從哪來?在正式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和各位玩一個小測試:,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卡路裡從哪來?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正式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和各位玩一個小測試:
請問,當他人提起“卡路裡”時,Ta想表達的是?
A.他堵車了(卡.路裡)
B.食物所含熱量的單位(簡稱:卡)
C.不知道,沒聽過
答案解析
選A的朋友,想必你就是傳說中的語文小天才吧?斷句和文字理解能力簡直不要太好哦,可惜你走錯片場了!
下一位!
什麼?選B?我該······誇你什麼好呢?沒錯,正确答案就是B啦!但不要開心得太早,還是要認真閱讀全文,知識面方能更上一層樓哦。
至于選C的同學,我隻想說一句:
古娜拉黑暗之神!罰你閱讀全文并評論20字讀後感!
好啦,讓我們回到正題。
卡路裡一詞,其實是由英文calorie(縮寫:cal)音譯而來。
作為更常見的接地氣的食物熱量法定單位,它與國際标準能量單位“焦耳”(縮寫:J)的換算公式為:1 cal≈4.186J
(敲 黑 闆 啦!)
值得注意的是,當你在食品包裝上看到其熱量表上的單位為“Calorie”(首字母大寫)或 C 時,這裡通常指的是“大卡”,即:1C=1Kcal(KiloCalorie)=1大卡=1000 cal
現如今,要獲取食物熱量值已經易如反掌。
隻要進入相關的網站、APP進行搜索,或是翻閱書籍資料,就能查到大部分常見食物所對應的熱量(通常以100g為單位重量)。
然而,這些數據僅僅是該食物在實驗室條件下所測出的熱量平均值,而非絕對的精确值。
真實的食物熱量攝入計算,誤差往往就出現在以下兩種情況當中。
1烹饪方式複雜
先說最基本的,食材的生熟狀态本身就極大地影響着其自身熱量。
而作為以八大菜系,蒸、炸、炒、煮、焖花式烹饪法等聞名世界的美食大國,在我們這兒,估算食物熱量這種事的難度就可謂是空前地高了。
哪怕隻是某一調料比平時放多了一點,最後出來的成品的熱量都可能大不相同。
2重量估算誤差大
我們總不能在吃每一口食物之前都先拿小秤秤一下重量吧?
然而大部分食物熱量對照表都是以單位重量的食物來進行對照的。
就如下面某網站(數據僅供參考)所示:
因此,我們即使是對着表格按着計算器來算,得到的值所包含的誤差幅度還是非常大的。
更何況魯迅先生說過:隻吃一口的話,四舍五入就等于沒吃!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說,那我嚴格按照食物外包裝上的标簽所标注的熱量來計算,總該行了吧?
NO!
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GB28050-2011)中所示,食品中的能量以及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鈉,糖≤120%标示值。
也就是說,20%之内的誤差的存在是被允許的。
打個比方,一款标注着每100g僅含有熱量100大卡的食品,實際上可能含有120大卡哦。
說完了影響食物熱量及攝入估算的小知識,接下來我們再了解一下,自身因素對于熱量消耗方面的差異吧。
1、個體差異
就像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我們每個人的消化及吸收功能都有所差異。
同時,人的年齡、性别以及當下的身體狀态(例如熬夜通宵後影響内分泌)的變化,含有特定的遺傳基因,以及腸道菌群失衡等,都密切影響着身體的機能。
因此,對于兩個不同的人來說,即便同時吃下同一等量食物,他們各自所吸收的熱量都不盡相同。
2、食物熱效應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需要能量,由此所引起的額外能量消耗就是食物熱效應。
比方說,為了消化120Kcal的食物,你的一系列咀嚼、吞咽、腸道蠕動等動作的發生需要消耗20Kcal熱量。那麼你就可以認為,實際上,進食這些食物隻讓你吸收了100Kcal的能量。
3、運動消耗差異大
正如上面所提及的,由于人體差異的關系,我們不僅在攝入方面與他人有着差異,在消耗已吸收的熱量時,情況也是各有不同的。
在時下所流行的各大運動APP或健身設備等的顯示屏上,常常會顯示你這一次的運動消耗了多少卡路裡。
實際上,這隻是根據實驗室平均結果估算而來的。
誤差雖可大可小,但一定不會遲到。
但你最需要時刻謹記的是:
先天條件不好,增加的隻是我們變瘦的難度;
而自身的行為習慣,才真正塑造了我們的身材!
所以,盡管卡路裡的攝入與消耗都難以被準确計算,我們還是要努力控制飲食,遠離高碳水高糖等高熱量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地痩下去。
關注評論點贊轉發,帶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識[左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